莫斯科大学,一间戒备森严的会议室内。
这里是IMO的协调阅卷中心,气氛比考场还要凝重。
来自各国的领队、副领队、协调员围坐在长桌旁,面前堆满了小山般的试卷和草稿纸。
空气中烟味、咖啡味和纸张的味道混杂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亢奋。
对他们而言,战争才刚刚开始。
每一分的得失,都可能改变最终的国家排名。
“P3的批改结果出来了!”
负责难题阅卷的俄罗斯协调组组长,德米特里·伊万诺夫教授,一位体格魁梧如熊的数学家,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洪亮。
“华夏队的那个孩子,许燃,满分!7分!”
他挥舞着一份薄薄的只有三页纸的答卷,像是在炫耀一件绝世珍品。
“看看!都来看看!组合动力学!
我的天,他用一个全新的,我从未见过的理论体系,把这道题给……给屠杀了!”
伊万诺夫的吼声,让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那份答卷上。
美利坚队的教练克拉克教授皱着眉挤了过来,眼中带着浓浓的审视和不信。
“全新的理论体系?
伊万诺夫,你没开玩笑吧?
一个高中生自创的理论?”
克拉克的语气尖酸,“这在阅卷规则里是允许的吗?会不会是逻辑不完备的胡闹?”
“胡闹?”
伊万诺夫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吹胡子瞪眼,“克拉克,你可以侮辱我,但不能侮辱这份杰作!
我们整个俄罗斯阅卷组,五位顶尖的代数学家和分析学家,花了整整三个小时,反复推演!
这份解答,逻辑上完美无缺!
它甚至比我们给出的标准答案更简洁,更深刻!”
他将答卷影印本“啪”地一声摔在桌上。
“服不服?不服你也写一个出来!”
克拉克脸色一滞,拿起那份影印件。
当他看到开篇那句“Let's analyze th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natorial dynamics...”时,瞳孔猛地一缩。
后面的推导,他越看越心惊。
确实是一种他完全陌生的思维方式,但其中的逻辑链条却坚固得可怕。
他找不到任何可以攻击的漏洞。
“好吧,P3算他运气好,思路刁钻。”
克拉克悻悻地放下答卷,冷哼一声,“但P6呢?那才是真正的试金石,我不信他还能……”
他的话还没说完,负责P6阅卷的另一组,传来了更激烈的争吵声。
这一次,争论的中心,依然是许燃。
“不行!我绝不同意给满分!”
克拉克冲了过去,只见他队伍里的副领队正指着许燃的P6答卷,情绪激动地对命题组主席,一位来自法国的白发老教授杜邦说。
“主席先生,您看!他根本没有构造出哪怕一个‘坏数对’!
他通篇都在玩弄概率,这算什么证明?
这是投机取巧!这是对数学严谨性的亵渎!”
杜邦教授扶了扶老花镜,平静地看着这份答卷,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周围的协调员也议论纷纷。
“确实,这个思路太大胆了,绕开了问题的本质。”
“用概率论的方法来解决纯数论和组合的存在性问题?这……”
“按照规则,没有正面构造,最多只能给1分的思路分。”
克拉克听着众人的议论,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我早就说过,华夏队这次就是想靠一些歪门邪道取胜。
这种答卷绝对不能给高分,否则就是IMO历史上的丑闻!”
他咄咄逼人,声音越提越高。
华夏队的领队潘院士站在一旁,面色铁青,拳头紧紧握住,却一言不发。
此刻任何辩解都是苍白的,只能等待最权威的裁决。
如果判决不公,他会提出申诉并严正抗议
“安静!”
杜邦主席轻轻敲了敲桌子,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他抬起头,苍老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克拉克身上。
“克拉克先生,在你看来,数学是什么?”
“什么?”克拉克一愣。
“数学,是僵死的规则,还是活的思想?”杜邦主席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这……”
杜邦主席不再理他,缓缓拿起许燃的答卷。
“各位,在我看来,这份答卷展现的,不是投机取巧,而是一种……开创性的,属于二十一世纪的数学思想!”
“他没有去大海里捞一根针,而是向我们证明了,这片大海里必然有针!
这两种思路,在哲学层面上是等价的!
在技巧层面上,后者甚至更为高明!”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欣赏。
“当然,我知道这样的思路充满了争议。
为了保证公平,在昨天拿到这份答卷后,我隐去姓名,将它用加密邮件,发给了一位我的老朋友。
也是这个世界上在数论和组合领域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征求他的看法。”
全场的呼吸都停滞了。
能被杜邦主席称为“最有发言权的人”,那得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克拉克的额头渗出了冷汗。
只见杜邦教授打开了自己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封回信。
他清了清嗓子,用缓慢而清晰的英文,将邮件内容公之于众。
“The probabilistic method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tools of modern mathematics.”
(概率法是现代数学最强大的工具之一。)
“The student's application is not just correct; it is profound.”
(该生的应用不仅正确,而且深刻。)
“This is a 7-point solution, without a doubt.”
(这毫无疑问是一个7分的答案。)
当杜邦主席念完这几句话,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概率法!
这是数学领域的一座丰碑!
但这还不是结束。
杜邦主席顿了顿,念出了邮件的最后一句,那一句让克拉克瞬间面如死灰,让潘院士眼中精光爆发的“神之裁决”。
“He reminds me of the young Erd?s.”
(他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埃尔德什。)
埃尔德什!
保罗·埃尔德什!
那个一生发表了上千篇论文,开创了离散数学,将概率法引入数论的传奇巨匠!
这个匿名的评审者,竟然将一个十七岁的华夏少年,与年轻时的埃尔德什相提并论!
何等恐怖的评价!
“是谁?评审者是谁?”有人忍不住颤声问道。
杜邦教授关掉平板,平静地说道:“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一位菲尔兹奖得主。”
轰!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大脑都像是被重锤砸中。
菲尔兹奖得主的“圣旨”一出,所有的争议,都成了笑话。
克拉克的脸,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最后变成了毫无血色的灰败。
他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踉跄着后退一步,差点摔倒。
伊万诺夫教授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兴奋地再次一拍桌子,放声大笑。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7分!必须是7分!”
最终协调结果很快公布。
P6,满分7分!
至此,许燃的答卷尘埃落定。
P1到P6,六道题,总计42分!
一分未失!
完美满分!
消息传到华夏队下榻的酒店。
潘院士推开许燃的房门,看着那个正捧着一本英语语法书看得津津有味的少年,只说了一句话。
“许燃,你创造了历史。”
【叮!检测到宿主以无可争议的实力征服了IMO阅卷组,声望在世界顶尖学术圈内爆炸性增长!】
【支线任务【上帝的答卷】完成!】
【奖励结算:声望+30000点!】
【恭喜宿主获得限定称号:【IMO满分上帝】(佩戴后,在国际学术场合,你的观点将获得额外20%的信服力)】
【系统面板更新……】
【声望:35200 -> 65200(世界级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