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屋内,姜瑶悠悠转醒,温北霆的地铺已收,和往日一样他早就走了。
姜瑶莫名想起温北霆那句“我尽量。”
尽量是去还是不去?
她都不知道该不该给他和柳如烟安排独处的机会和浪漫的桥段。
姜瑶缓缓起身,唤来朝云暮雨来伺候梳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今日好歹是七夕,虽然她没有心仪之人,但也想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门去感受这节日的热闹氛围。
朝云手脚麻利地为姜瑶梳理着长发,暮雨在一旁挑选着合适的首饰和衣裳。
“小姐,这件月白色的罗裙如何?简约素雅,又不失温婉,配上这对珍珠耳环,还有这只羊脂玉的簪子,一准儿好看。”
暮雨边说边将衣物首饰一一展示。
姜瑶轻轻抚摸着那细腻的裙摆,微微点头,“好。”
朝云与暮雨手脚麻利地为姜瑶穿戴起来,不多时,镜中便映出一位温婉绝美佳人。
用过早膳后,姜瑶带着朝云暮雨,行去正厅。
柳如烟已经在正厅里,转头看到姜瑶带着婢女缓缓走来,恍惚间竟有些陌生,她妆容精致,罗裙飘飘,首饰点缀恰到好处,那通身的气质更是出众。
柳如烟今日也是刻意打扮过,一身罗裙,头上珠翠环绕,走起路来环佩叮当,格外引人注目。
可跟姜瑶站在一起,那就是云泥之别,柳如烟心中的妒火瞬间被点燃。
姜瑶那月白色的罗裙随风轻拂,宛如一朵盛开在月光下的青莲,高洁素雅,珍珠耳环与羊脂玉簪子相互映衬,更衬得她肤若凝脂、气质如兰,举手投足间都是温婉大方。
反观自已,虽一身罗裙尽显娇俏,珠翠满头尽显富贵,走起路来环佩叮当煞是好看,可此刻在姜瑶面前,却好似那艳俗的庸脂俗粉,失了韵味。
柳如烟暗自咬了咬牙,脸上却仍要强挤出笑容,娇声道:“表嫂,您今日这一身装扮可真是雅致极了,仿若仙子下凡,我都瞧得移不开眼。”
姜瑶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道:“表妹过奖了,不过是趁着七夕应个景儿,表妹今日也是光彩照人呢。”
柳如烟心里 “哼” 了一声,脸上却笑意更甚,娇嗔道:“表嫂就会哄我,我哪能及得上你分毫。”
心里却是暗暗想着:瞧你这副假惺惺的模样,装得这般大度,我定要让你当众出丑,看你还能不能如此淡定。
听闻姜瑶学业不精,到时候定要让她出丑,也好压一压她的风头。
二人寒暄几句,就准备出门了。
今日街上人山人海,不宜马车出行,于是她们带着丫鬟,徒步向西街走去。
街市上热闹非凡,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七夕佳节的浓郁氛围。
街边的铺子纷纷挂出了与七夕相关的装饰,五彩的丝线如灵动的彩带在微风中飘舞,绣着牛郎织女图案的锦缎鲜艳夺目,引得不少姑娘驻足挑选。
卖巧果的摊贩高声吆喝着,那精巧的巧果被摆成各种寓意美好的形状,散发着的甜香。
还有那一盏盏形态各异的荷花灯,烛光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浪漫的传说。
柳如烟心中暗喜,只觉人多嘈杂,正是让姜瑶出丑的好时机。
她一边走着,一边看似无意地与姜瑶闲聊:“表嫂,前面好像有猜诗谜的,听说极为有趣,过往的才子佳人都爱凑这热闹,咱们也去瞧瞧?”
姜瑶抬眸望去,果见不远处一群人围得水泄不通,她也想见识一下古人这七夕佳节的雅趣,便点头应道:“既如此,表妹,咱们且去凑凑热闹。”
二人带着丫鬟挤入人群,只见当中支着个小摊,摊主是个清瘦的书生模样之人,手执着一把折扇,扇面上绘着墨竹,颇有几分文雅之气。
桌上铺着几张宣纸,写满了诗谜,旁边还搁着几支毛笔,供人书写答案。
柳如烟抢先一步,拿过一支笔,娇声道:“表嫂,我先来试试,给您探探路。”
说罢,看向一则诗谜:“银汉迢迢隐鹊桥,繁星点点映云霄。仙风袅袅何人会,素手纤纤弄玉箫。”
柳如烟瞧着这诗谜,心中犯难,眼珠滴溜溜转了几圈,犹豫半晌,写下 “仙女” 二字,满怀期待地递给摊主。
摊主接过,轻轻摇头,浅笑道:“姑娘,答错了。”
柳如烟脸上一红,咬了咬唇,暗忖这诗谜看着文雅,怎地如此难猜,莫不是自已想得过于简单了。
这时姜瑶说道:“表妹,我来试试可好?”
自已都猜不出来,姜瑶肯定也猜不出来,柳如烟忙把笔递过去,嘴上还说着:“表嫂请,表嫂才情出众定能解出。”
姜瑶接过笔,凝视那诗谜片刻,略一思索,心中暗道:这诗前两句勾勒七夕夜空景致,后两句应是暗示牛郎织女相聚,仙女弄箫欢庆,谜底或许是 “织女”。
于是,她提笔写下 “织女” 二字。
摊主眼睛一亮,赞道:“姑娘聪慧,正是此谜底。”
周围人纷纷鼓掌,姜瑶浅笑着福了福身,算是谢过众人夸赞。
柳如烟站在一旁,脸上一阵白一阵红,怎么可能被她猜出来了?一定是她瞎猜的,侥幸猜对了,柳如烟满心不服,暗暗咬牙。
她目光扫向桌上剩余的诗谜,决定再试一次,好挽回颜面。
此时,周围的人也渐渐围拢过来,大家都想看看这两位姑娘谁能更胜一筹。
柳如烟深吸一口气,指着一道更为隐晦的诗谜,对姜瑶说道:“表嫂,既然您如此聪慧,这一题您可敢再试试?”
姜瑶扬眉道:“表妹既有兴致,我便陪你玩玩。”
反正今日她的目标就是不让柳如烟跟顾南弦相遇,陪她玩玩又何妨。
柳如烟抢先看向那诗谜:“玉露金风逢七夕,星桥鹊影隐天河。云间素手抛梭巧,织就仙裳映月波。
她心中暗忖,这次定要难倒姜瑶,可思来想去,却毫无头绪,额头上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
犹豫良久,柳如烟硬着头皮写下 “织女星” 三字,递给摊主。
摊主瞧了一眼,微微摇头,眼中透着遗憾:“姑娘,还是不对,您再斟酌斟酌。”
柳如烟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她紧攥衣角,眼中隐隐有泪花闪烁,只觉周围人的目光似芒在背,窘迫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