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遇险的牛

2025-08-18 2409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二百七十章 遇险的牛

“周婶,”柳三江打断道,“咱们改良土地的事得按计划来,您放心,轮到您家那块地时,我肯定第一个通知您。”

“好好好。”周婶连连点头,“我这不是着急嘛。自打你帮着改良了孙家的地,现在孙家的庄稼长得多好啊!”

正说着,老火铳踱步而来,嘴里叼着那个永远不离身的烟袋锅子。柳三江连忙迎上前去:“老铳生。”

“臭小子,”老火铳吐出一口烟圈,“上次说给娃们上课发奖励的事,别忘了。”

“记着呢,东西都准备好了。”柳三江笑道,“就等这两天凑齐了一块发。”

老火铳满意地点点头,忽然压低声音道:“明儿我打算进山采点野果,你要不要一块去?山里的山枣子该熟了。”

柳三江眼前一亮:“正好!我也想去找点山枣子。再说还能顺道看看我家旺哥他们。”

“那就说定了,明儿一早出发。”老火铳叮嘱道,“你这阵子可别太累着,白天教书,晚上又忙活这些。”

“放心吧老铳生,我有分寸。”

话音未落,三禄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小脸蛋红扑扑的:“三哥,麦芽糖啥时候做啊?你上次说要教我做的!”

柳三江蹲下身,揉了揉她的小脑袋:“等我从山里回来,给你带点野果,咱们一块做。到时候给你做糖葫芦,保准让你吃个够。”

“真的吗?”三禄眼睛亮晶晶的,小手紧张地揪着衣角。

“当然是真的,三哥什么时候骗过你?”柳三江笑道,“到时候山里红、山枣子,全给你串成冰糖葫芦。”

“那...那能不能多做一些?”三禄小声道,“我想给阿翠她们也尝尝。”

柳三江心头一暖,这丫头,总是想着别人。他正要说话,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喧哗。

“不好了!不好了!”孙铁娘气喘吁吁地跑来,“青岭...青岭塌方了!末赵家的牛掉进去了!”

柳三江脸色一变,立即站起身:“塌在哪个位置?”

“就在...就在青岭的弯道处。”孙铁娘上气不接下气,“末赵正在那找呢,可那地方太危险了...”

不等她说完,柳三江已经转身往青岭跑去。老火铳也丢下烟袋,紧跟其后。

“三江!”赵铁生在后面喊道,“小心点!”

青岭的土质本就松软,这段时间又连着下了几场雨。柳三江一边跑一边暗暗着急,生怕再出什么意外。

转过山弯,远远就看见末赵站在塌方的边缘,正手足无措地往下张望。柳三江快步上前,一把拉住他:“赵生,别站那么近!”

“我家的牛啊!”末赵急得直跺脚,“那可是我家的命根子啊!”

柳三江定睛往下看去,只见一头黄牛被困在塌方形成的凹坑里,正焦躁地转着圈。所幸坑不算太深,牛看起来也没受伤。

“别急,我这就下去。”柳三江说着,就要往下爬。

“使不得!”老火铳一把拉住他,“这地方太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新的塌方。”

柳三江停下脚步,仔细观察了一下地形。塌方处的土壤确实很不稳定,稍有动静就可能造成二次塌方。但眼下牛被困在下面,总不能不管。

“老铳生,您让村里人准备些绳子来。”柳三江沉声道,“我先下去看看情况。”

老火铳皱眉道:“你小子...”

“我心里有数。”柳三江打断道,“这牛要是在下面待久了,万一受了惊吓发狂,那就更麻烦了。”

见他主意已定,老火铳也不再劝,转身去叫人准备绳子。其他村民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去找绳子,有的去找木板。

柳三江仔细观察着下坡的路线,开始小心翼翼地往下移动。每一步都要试探好落脚点,确保不会引起新的塌方。

“哞——”黄牛看见有人下来,发出一声低沉的叫声。

“别怕别怕。”柳三江轻声安抚着,一边继续往下移动。他能感觉到脚下的土壤松软不稳,随时可能滑落。

终于到达了牛所在的位置,柳三江松了口气。近距离观察后发现,牛的后腿似乎有些擦伤,但并不严重。

“绳子来了!”上面传来喊声。柳三江抬头,看见老火铳正指挥着几个年轻人往下放绳子。

接过绳子,柳三江开始给牛系上。这时候可不能着急,要是牛受了惊吓挣扎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好了!”系好绳子后,柳三江朝上面喊道,“可以拉了!”

上面的人齐心协力开始拉绳子,柳三江则在旁边不断安抚着牛,防止它受惊。在众人的努力下,黄牛终于被拉上了坡。

看着末赵抱着牛脖子喜极而泣的样子,柳三江这才松了口气。但他知道,青岭塌方的事必须尽快解决,否则迟早会出大问题。

“老铳生,”柳三江转向老火铳,“明天进山的事可能要推迟了。这青岭得赶紧修整一下,不然下次再塌方就麻烦了。”

老火铳点点头:“你说得对。这事确实得抓紧办。”

回去的路上,柳三江的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青岭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填土就能解决的,得想办法加固。而且最重要的是,要让村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夜色渐深,柳三江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声,却怎么也睡不着。今天的塌方事件让他意识到,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每一个问题都不容忽视。

夜色渐深,柳三江将榨好的油分给几户帮工的人家。油光在昏暗的灯火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人情往来,帮工的事总要有个说法。这些年来,村里人都知道柳家的规矩——帮工必有酬,从不亏待人。

豆渣也不能浪费,柳三江将它们全部制成圆饼压实存放。他的动作很是娴熟,手指在豆渣上来回揉捏,力道恰到好处。这可都是牛羊过冬的口粮,要是没了这些,牲口掉膘,那可真是要了命了。

柳三江轻声念叨着两头牛的名字,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温柔,“可都指望着这些过冬呢。”

那些牛羊可都是他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眼看着要生小牛犊子了,还得给它们“坐月子”。想到这里,柳三江不由得摇头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