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陈书记来了

2025-08-18 2345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二百二十二章 陈书记来了

“那边还有一间教室。”一个穿着正装的中年人压低声音说道,生怕打扰到里面的课程。

柳三江虽然注意到了外面的动静,但他并未停下讲课。此刻正是关键时刻,第一堂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能感受到学生们炙热的目光,那是对知识的渴望,是对改变命运的期待。

“这个字念"家",上面一个宝盖头,下面是个豕字。”柳三江一边写一边讲解,“家,就是我们住的地方,有爹娘兄弟的地方。”

台下的学生们认真地跟着默念,有人用粗糙的手指在桌面上比划,有人低头在本子上歪歪扭扭地临摹。

“识字不仅能让你们看懂报纸,写信给亲人。”柳三江放下粉笔,目光扫过每一张专注的面孔,“更重要的是能过上好日子。知识就是力量,学会了文化,才能吃饱饭,穿新衣。”

坐在前排的周婶龙抹了抹眼角,“可不是嘛,我家那口子去县里做工,写封信回来都得求人。”

“就是就是,”旁边的赵铁娘接话道,“上回我家小子进城,连路牌都认不全,差点迷了路。”

柳三江继续讲解着基础的汉字,他之前做过功课,知道现在民间繁简字都在用,干脆挑了些简单的字先教。门外的人群渐渐多了起来,但都保持着安静。

在另一间教室里,老火铳看了看时间,准备去敲锣下课。他刚出门就愣住了,除了邻近屯子的村民,还站着几个穿着正式的陌生人。

陈屯长胜一行人到达柳家寨时,正值午后。

山间的风裹挟着泥土的芬芳,吹散了教室里的闷热。简陋的木屋前,一群孩子正襟危坐,认真听着柳三江讲课。他们胸前的红领巾随风轻扬,虽然剪裁不够规整,却格外醒目。

“这些红领巾,都是用柳三江带回的大红花布裁的。”老火铳凑到陈屯长胜耳边,压低声音解释道。

陈屯长胜微微颔首,目光在柳三江身上停留片刻。这个年轻人站在讲台前,正用树枝在地上画着简单的算术题。虽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那份执着与认真,却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三江同志讲得真好。”陈屯长胜由衷感叹。

老火铳咧嘴一笑:“可不是嘛,这孩子虽然没进过学堂,但天生就是个教书的料。”

“从未进过学堂?”陈屯长胜有些诧异。

“都是跟着他爹娘和哥哥学的。”老火铳说到这,神色黯然,“要不是那些叛徒...”

陈屯长胜轻轻拍了拍老火铳的肩膀,没有说话。柳三江父母的事,他早有耳闻。

课间休息时,孩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刚学的内容。柳三江走到陈屯长胜面前,略显拘谨地说:“领导,去我家尝尝山里的野味?”

“听说你们给孩子们专门准备了饭食,我们就跟着一块吃。”陈屯长胜笑着摆手。

柳三江有些为难:“孩子们的饭菜都是定量的...”

“那就多添些,大家一起。”陈屯长胜态度坚决,“我们带了粮票来。”

今天的伙食由陈桃枝负责。这位嗓门洪亮的妇人,因为自家孩子也在这读书,主动请缨掌勺。趁着饭菜未好,柳三江和屯屯长带着陈屯长胜等人在柳家寨转悠。

穿过几排低矮的房屋,一声悠长的牛叫传来。

“你们村里养了牲口?”陈屯长胜脚步一顿。

屯屯长笑着解释:“是三江他们进山打猎挣的钱买的,想着以后种地用。咱们山里就一头老毛驴,这算是第一头能耕地的牲口。”

牛棚里,一头黄牛正悠闲地嚼着草料。陈屯长胜仔细打量着:“怎么买了母牛?干农活还得靠老黄牛给力。”

“这牛是在张末贾那买的,价钱便宜。”柳三江笑道,“当时想着能耕地就行,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陈屯长胜目光落在母牛微鼓的腹部:“这是怀崽了?”

“正是。”

“好啊!”陈屯长胜拍手笑道,“明年就是两头牛,在山里头可是稀罕物。”

柳三江又带着众人看了看棚子里的鸡鹅。十几只母鸡在草地上觅食,几只铁秦鹅昂着脖子,警惕地盯着陌生人。

“等这些下蛋孵化,每家都能分到。”柳三江说,“以后大伙也不用总进山打猎了。”

“三江啊,你这想得周到。”陈屯长胜感慨道。

陈桃枝的喊声传来,饭菜已经准备妥当。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依次打饭。陈屯长胜站在最后,看着盆里荤素搭配的菜肴,眉头微皱。

柳三江连忙解释:“这些肉是周围屯子送的,大家伙凑份子,让孩子们能吃顿好的。”

“天天都这么吃?”

“那倒不是,但每顿都能吃上肉。”

轮到陈屯长胜打饭时,他掏出几张票子放在桌上:“就当是我的饭钱了。”其他人也纷纷效仿。柳三江看了眼数额,明显超出饭钱不少。

陈桃枝为难地看向柳三江。

“收下吧,回头去镇上添置些东西,给孩子们改善伙食。”

三禄抱着碗,挪到柳三江身边:“三哥,我想挨着你吃。”

柳三江揉了揉他的脑袋:“好,坐这儿。”

饭后,陈屯长胜又去看了看教室。墙上贴着几张报纸,角落里摆着一个简陋的书架,上面零零散散放着些课本。

“这些书都是从哪来的?”陈屯长胜问道。

柳三江有些不好意思:“有些是我们自己抄的,有些是从镇上买的旧书。”

陈屯长胜走近书架,翻看着那些被翻得起毛的书页。有的地方还能看到孩子们歪歪扭扭的笔记。

“领导,您看这个。”柳三江从书架顶层取下一个本子,“这是孩子们自己编的故事。”

陈屯长胜接过来,只见封面上写着《柳家寨的故事》。翻开一看,里面记录着屯子里的各种趣事,虽然文字稚嫩,却透着真诚。

“让孩子们写自己身边的事,他们更有兴趣。”柳三江说。

陈屯长胜点点头,又问:“除了读书写字,还教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