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孤儿院的初雪

2025-08-16 1730字 9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立冬刚过,第一场雪就悄无声地落了下来。杜雨欣早上推开门,看见院里的槐树挂满了白絮,像突然开了满树的梨花。孩子们的脚印在雪地上踩出一个个小坑,歪歪扭扭地通向煤炉房,里面传来小胖墩的吆喝:“我来添柴!我能烧得比小远旺!”

李婶正蹲在灶台前揉面,面团在她手里转着圈,渐渐变得光滑。“今天包酸菜饺子,”她抬头冲雨欣笑,鼻尖沾着点面粉,“张院长说养老院的白菜收了,送来两大筐,我腌了酸菜,就等这天儿吃呢。”

活动室里,丫丫正用红绳给布娃娃系围巾,念念坐在旁边,把雪花一片片粘在彩纸上,说是要做幅雪景画。“姐姐你看,”念念举着画纸给雨欣看,上面的雪花是用棉花贴的,软乎乎的,“这样雪就不会化了。”

小远和阿木在院里堆雪人,小远滚雪球的动作越来越熟练,阿木则往雪人身上插枯枝当胳膊,嘴里念叨着:“得让它举着红旗,像李爷爷说的哨兵。”他们把雨欣带来的红绸带系在雪人脖子上,风一吹,绸带飘起来,雪人顿时像活了似的。

“饺子馅好咯!”李婶端着个大盆从厨房出来,酸菜的酸香混着肉香漫了满屋。孩子们立刻围过来,丫丫伸手想抓馅,被李婶拍了下手背:“洗手去!刚玩了雪,手上都是凉的。”

包饺子时,长桌被占得满满当当。雨欣教孩子们捏褶子,小胖墩包的饺子总站不稳,歪歪扭扭地躺在盖帘上,他却得意地说:“这样的馅多!”丫丫包了个月牙形的,说像月亮,要送给周奶奶;小远包的饺子捏了花边,说是跟王奶奶学的,“这样煮的时候不会破”。

念念包得最慢,却在每个饺子上按了个小坑,里面放了颗红豆。“李婶说,吃到红豆的人会有好运,”她认真地说,把包好的饺子摆成一圈,像朵盛开的花。

雪下得更大了,院门外的路被盖住了大半。张院长推着自行车进来,车筐里放着瓶醋:“知道你们包饺子,特意从供销社买的,山西老陈醋,够味!”她拍掉身上的雪,看见院里的雪人笑了,“这雪人真精神,比去年的高半头呢。”

饺子下锅时,厨房里腾起白茫茫的蒸汽。李婶用漏勺搅着锅,饺子在沸水里翻滚,像一群白胖的小鱼。孩子们踮着脚在灶台边看,鼻子都快贴到锅沿上了,小胖墩咽着口水问:“能给雪人留一个吗?”引得大家笑。

第一锅饺子刚端上桌,就被抢得差不多了。小胖墩咬开一个,红豆从里面滚出来,他愣了一下,突然蹦起来:“我吃到好运啦!”念念也吃到了红豆,把红豆小心地包在纸里,说要送给周奶奶,“让奶奶也有好运”。

午后雪停了,阳光照在雪地上,亮得让人睁不开眼。孩子们捧着剩下的饺子,往养老院走,脚印在雪地上连成串。丫丫的围巾上沾着雪花,小远的手套湿了半截,却把装饺子的饭盒揣在怀里,怕凉了。

养老院的老人们正围坐在炉边烤火,看见孩子们进来,立刻挪出位置。王奶奶捏着丫丫包的月牙饺子,说:“这饺子长得俊,舍不得吃。”李爷爷咬了口带红豆的,眼睛一亮:“这红豆甜,比我孙子寄的酥糖还对味。”

周奶奶把念念送的红豆放在手心里,对着光看,忽然说:“囡囡小时候,也爱往饺子里塞豆子,说这样像藏宝贝。”她把红豆放进贴身的布包里,紧紧攥着,像握住了全世界的暖。

往回走时,夕阳把雪地染成了金红色。孩子们嘴里哈着白气,脚步轻快。丫丫说明年要堆个更大的雪人,戴李爷爷的军帽;小胖墩说要包个比拳头大的饺子,塞满红豆;小远说要学骑自行车,冬天也能给爷爷奶奶送饺子。

雨欣走在后面,看着他们的背影,忽然觉得这初雪的日子,像碗刚出锅的饺子,热乎、实在,带着家的味道。她想起走过的那么多城市,见过那么多孤儿院,却没有一个地方,像这里一样,把寒冷的冬天过成了暖烘烘的模样——因为有一群人,用饺子的热气、雪人的笑脸、藏着红豆的祝福,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酿成了甜。

孤儿院的灯光在远处亮着,雪人脖子上的红绸带在风里飘。雨欣知道,这冬天的温暖,从来不是靠炉火,是靠你给我添的柴,我为你包的饺子,是靠藏在褶皱里的牵挂,落在雪地上的脚印,是靠所有心连着心的人,一起把日子过成了热气腾腾的模样。

明天,要和孩子们一起扫雪,堆个更大的雪人,还要告诉他们,初雪的意义,不是寒冷,是让我们知道,只要心里装着彼此,再冷的冬天,也能开出温暖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