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蝉鸣里的新绿

2025-08-16 1615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作者说明蝉鸣每个地方说法不一样有的地方说法是知了》

清晨的阳光刚爬过银杏树梢,就被一阵清脆的蝉鸣撞碎了。豆豆光着脚丫跑到院门口,指着墙根下的草丛喊:“听!是知了在叫!”

杜雨欣跟着出去看,去年种的那片花籽果然冒出了新绿,嫩芽顶着露珠,在阳光下闪得像碎钻。老周正蹲在旁边拔草,手里的小铲子碰着泥土,发出沙沙的轻响。“这草长得比花快,”他笑着说,“得赶在它们抢营养前清干净。”

鸡笼里的小鸡己经长得半大,绒毛褪成了麻褐色,扑腾着翅膀能飞过矮栅栏了。李虹梅在院子中央圈了块地,用竹片搭了个简易鸡窝,“再长些日子,就能下蛋了,到时候给孩子们做茶叶蛋。”

正说着,养老院的护工推着小推车来了,车上放着个藤筐。“赵奶奶让我送来的,”护工掀开筐盖,里面是些晒干的槐花,“她说去年摘的,蒸槐花糕最香,让你们尝尝。”

朵朵凑过去闻,槐花的甜香混着院里的青草气,让人心里发暖。李虹梅立刻找来面粉,“现在做正好当早点,”她往盆里倒槐花时,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张老师说今天教孩子们认五线谱,让早点过去。”

孩子们一听,连忙跑去拿书包。豆豆的新书包上沾着点泥巴,是昨天在河边玩时蹭的,他用袖子擦了擦,背着就往外跑,结果被门槛绊了一下,怀里的铁皮青蛙掉出来,在地上蹦了老远。

杜义康正整理旧书,见孩子们要去养老院,从书架上抽出几本图画书:“把这些带给张老师,她说想给老人们读故事解闷。”书里夹着片干枯的银杏叶,是去年秋天捡的,脉络在阳光下看得格外清楚。

老周拔完草,扛着竹筐去了后院,那里种着他开春栽的黄瓜苗,藤蔓己经顺着竹竿爬了半米高。“再过阵子就能摘了,”他摸着嫩绿的卷须说,“到时候给养老院送些,凉拌着吃最爽口。”

午后的阳光变得黏稠,蝉鸣声也密了起来。雨欣把玩具箱搬到银杏树下,箱盖全打开着,让里面的布偶们也晒晒暖。那个碎布头布偶的红丝带被晒得发亮,旁边的蓝布小熊沾了点灰尘,她用软布轻轻擦着,忽然发现布偶的口袋里塞着颗鹅卵石,正是去年画笑脸的那颗。

养老院的陈奶奶拄着拐杖来了,手里攥着个布包。“给孩子们做的香囊,”她打开包,里面是些装着艾草的小布袋,绣着歪歪扭扭的平安结,“夏天戴这个,蚊子不近身。”

朵朵接过一个绿色的香囊,系在书包带上,艾草的清香混着槐花的甜,像把夏天的味道都装在了里面。“谢谢陈奶奶,”她仰着头说,“我们教您叠纸青蛙吧,会跳的。”

陈奶奶笑着点头,坐在树荫下看孩子们演示。豆豆的铁皮青蛙蹦到她脚边,她弯腰捡起来,着冰凉的铁皮说:“我们那会儿玩的是泥捏的青蛙,晒干了也能跳,就是没这个亮堂。”

李虹梅端来刚蒸好的槐花糕,撒着白糖的糕体冒着热气,甜香把院外的野猫都引来了,蹲在墙头上“喵喵”叫。她掰了块放在石板上,野猫犹豫着凑过来,叼起糕块就蹿上了树。

“这猫天天来,”老周摘了根黄瓜回来,用水冲了冲就咬,“前阵子还生了窝小猫,藏在柴火堆里,我每天都给它们留些剩饭。”

杜义康傍晚回来时,车斗里多了个旧鸟笼,是收废品时见着的,他擦洗干净了,打算挂在院里给小鸟做窝。“今天路过文具店,老板又送了些铅笔,”他把铅笔分给孩子们,“说让你们好好练字,下次去他那儿换糖吃。”

夕阳把银杏叶染成金红色,蝉鸣渐渐稀了。雨欣把晒暖的布偶们放回玩具箱,发现蓝布小熊的手里多了朵小雏菊,是朵朵偷偷放进去的。她忽然觉得,这夏天的日子就像这蝉鸣,吵吵闹闹的,却藏着说不尽的生机——新冒的绿芽,爬藤的黄瓜,长大的小鸡,还有那些悄悄递来的温暖,都在这蝉鸣声里,慢慢长成了最鲜活的模样。

夜里起了点风,吹得银杏叶沙沙响。雨欣睡前去看鸡窝,两只半大的鸡正依偎着打盹,翅膀下露出新长的羽毛。她仿佛听见,泥土里的根须还在悄悄生长,和着远处养老院传来的隐约琴声,一起织成了这个夏夜最安稳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