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暖光里的善意长流

2025-08-16 2396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次日清晨的阳光格外慷慨,把廊下的霜气晒得无影无踪,连带着风里的寒意都淡了几分。雨欣刚把院子扫干净,就见老周推着木架从外面回来,车斗里除了往常的工具,还多了个鼓鼓囊囊的麻袋。

“这是?”雨欣迎上去帮忙扶着木架。

老周擦了把额头的汗,笑得眼角堆起皱纹:“刚路过巷口,见张婶家的白菜堆在墙根,天暖了怕坏,我就帮着挑了些好的挪到储藏室。她家老头子腿不利索,孩子们又都上班,我顺手的事。”

正说着,杜义康骑着三轮车回来了,车斗里的旧书堆得整整齐齐,最上面却摆着个崭新的蓝色书包。“今早收书时,见胡同口有个孩子背着破布包,里面的作业本都磨卷了边,”他把书包取下来递给雨欣,“集上文具摊的老板听说咱们院里的事,半买半送的,说让给最需要的孩子。”

豆豆凑过来看,指着书包上的小熊图案眼睛发亮:“和布熊长得像!给朵朵吗?她的书包拉链总掉。”

李虹梅端着洗好的萝卜从厨房出来,听见这话接道:“正好,昨天王姐送来些新做的布鞋,说是她闺女穿小了的,针脚密实着呢,等会儿给孩子们分分。”她围裙兜里还揣着几颗水果糖,是前院刘大爷给的,说孙子不爱吃,让她带给院里的孩子解馋。

午后,巷子里传来收废品的铃铛声,杜义康出去帮忙搬几个旧纸箱,回来时手里多了个铁皮饼干盒。“是收废品的老李给的,”他打开盒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几支铅笔和一块橡皮,“他说孙子转学剩下的,扔了可惜,让孩子们接着用。”

豆豆拿着铅笔在地上画小人,朵朵则小心翼翼地把橡皮放进新书包的侧袋里。老周蹲在一旁,用捡来的细竹条给孩子们编小篮子,阳光透过银杏树枝,在他花白的头发上洒下点点金光。

傍晚时分,隔壁的赵奶奶端来一碗刚蒸好的南瓜糕,“给孩子们尝尝鲜,我家那口子今天从乡下带回来的南瓜,甜着呢。”李虹梅连忙拿出自己做的腌萝卜回赠,两个老人站在院门口笑着说了好一会儿话。

杜雨欣看着这一切,心里暖融融的。她想起杜义康说的,集上的文具摊老板总偷偷多塞几支铅笔;想起老周每天早上都会绕路帮独居的张婶取牛奶;想起李虹梅常把做好的馒头分给街坊西邻……这些细微的善意,就像春日里的暖阳,不灼人,却一点点驱散着料峭的寒意,在每个人心里种下温暖的种子。

她低头看向玩具箱,那个碎布头布偶的红丝带在晚风里轻轻飘动,仿佛也在为这院子里流淌的善意而雀跃。远处的天边,晚霞正一点点铺展开来,像一块被染透的锦缎,温柔地包裹着这个充满暖意的小院,也包裹着那些藏在日常里的、闪闪发光的好人好事。

清晨的露水还挂在银杏树叶上,豆豆就拉着朵朵蹲在玩具箱旁,盯着箱盖缝隙里透出的微光。“你说小鸡今天会来吗?”他手指在画着笑脸的鹅卵石上轻轻敲着,声音里满是期待。

朵朵把新书包往身后拢了拢,书包侧袋里的橡皮硌着掌心,是踏实的触感。“杜叔叔说要等天再暖些,”她指着墙根下那排刚冒头的绿芽,“你看,它们都醒了,小鸡就该来了。”

两人正说着,就见杜义康推着三轮车进了院,车斗里除了旧书,还多了个木笼子,笼底铺着干燥的稻草。“今早集上见那户卖鸡仔的还在,”他把笼子放在玩具箱旁,“挑了两只最精神的,你看这绒毛,像不像去年你俩堆的雪兔子?”

笼子里的小鸡仔抖着嫩黄色的绒毛,黑豆子似的眼睛骨碌碌转,时不时发出“啾啾”的轻叫。豆豆立刻趴在笼边,手指隔着木条轻轻碰了碰小鸡的背,软乎乎的像团棉花。“它们要住在这里吗?”

“先让它们在屋里待两天,”李虹梅端着温水过来,用小碟子盛了放在笼门口,“等适应了,就让它们在院子里跑。”她鬓角别着朵刚摘的小雏菊,是买菜时路过花坛顺手掐的,说是给院子添点颜色。

老周拿着昨天编好的竹篮过来,里面垫着块碎花布。“给小鸡做的饭盆,”他把竹篮放在笼子旁,“等会儿我去挖点蚯蚓,它们准爱吃。”说着便扛着小铲子往院外走,脚步轻快得不像个上了年纪的人。

午后阳光正好,雨欣把玩具箱的箱盖全打开了。晒暖的绒毯散发着淡淡的阳光味,碎布头布偶的红丝带垂在箱沿,和旁边竹篮的碎花布相映成趣。杜义康搬来小板凳,教孩子们给童话书贴标签,“这本讲小刺猬的,就贴在玩具箱左边,那本说小兔子的,放右边,这样找起来方便。”

豆豆贴到那本画着银杏树的童话书时,忽然停住了手。“等银杏开花了,我们真的把玩具箱搬到树下吗?”他抬头问,阳光落在他脸上,睫毛投下小小的影子。

“当然,”杜义康摸了摸他的头,“还要请小鸡一起去,让它们看看满树的花。”

朵朵从书包里掏出块橡皮,小心翼翼地在鹅卵石的小脸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鸡爪印。“这是和小鸡的约定,”她认真地说,“等它们长大了,就能踩着这个印子跳格子了。”

傍晚喂鸡时,豆豆把自己碗里的小米拨了小半碗,非要亲手喂。小鸡啄食时的力气很轻, tickle 得他手心发痒,忍不住咯咯笑起来。李虹梅站在廊下看着,手里正织着什么,毛线在暮色里闪着柔和的光。

老周挖蚯蚓回来了,用干净的泥土把蚯蚓埋在竹篮角落。“明天再挖点,”他蹲在笼子旁自言自语,“得让小家伙们长结实点。”

雨欣看着笼子里依偎在一起的小鸡仔,看着孩子们贴好标签的童话书,看着老周埋蚯蚓的认真模样,忽然觉得,那些悄悄生长的期盼,己经在不经意间发了芽。就像墙根下的绿芽,像小鸡仔绒毛里藏着的生长力,像每个人心里那个关于春天的约定,正一点点,朝着温暖的方向伸展。

夜色渐浓时,她给笼子盖上透气的布,又往玩具箱里塞了个新缝的布鸡蛋——是李虹梅用碎布头做的,圆滚滚的,和真鸡蛋差不多大小。“给它们当玩伴,”李虹梅笑着说,“等布熊回来,也能一起玩。”

月光落在玩具箱和鸡笼上,笼里的小鸡仔己经睡了,发出均匀的轻啾。雨欣仿佛听见,那些萌芽生长的声音,正和着晚风,在院子里轻轻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