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融雪后的新脚印

2025-08-16 1860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雪停后的第一缕阳光,把窗棂的影子投在地板上,像道细长的金边。雨欣推开房门时,廊下的积雪正在融化,木架上的旧书泛着的光泽,杜义康昨夜码齐的防潮袋边角,凝着层薄薄的冰花,太阳一晒,便化成水珠顺着袋面往下滑。

“快看!”朵朵的声音从院角传来,她蹲在银杏树下,小手正指着树根处的一小团灰褐色。豆豆凑过去,鼻尖几乎要碰到雪地里的东西——是只翅膀沾了泥的麻雀,缩在树根凹陷处,眼睛半眯着,像是冻僵了。

李虹梅端着喂鸟的小米过来时,正看见孩子们屏住呼吸的模样。“轻点,别吓着它。”她把小米撒在麻雀旁边,又从厨房端来温水,用浅碟盛着放在一旁,“许是昨天雪太大,找不到吃的了。”

麻雀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颤巍巍地挪到小米旁,啄食的动作很轻,小脑袋一点一点的,翅膀上的泥渍被融雪浸得发软,露出底下灰褐色的羽毛。豆豆想伸手去摸,被李虹梅轻轻按住手腕:“鸟儿胆子小,等它缓过来,自然会跟你亲近。”

玩具箱放在晨光里,箱盖敞开着,布熊和兔子身上的绒毯滑到了一边,大概是夜里风刮的。雨欣伸手去整理,指尖触到布熊肚子上的新针脚——是李虹梅昨夜补的,线脚比原来的细密些,颜色却相近,不细看几乎瞧不出来。

“它们也想晒太阳呢。”朵朵把绒毯叠成小方块,垫在布熊身后,让它能“坐”得更稳些。兔子的耳朵上,银杏叶花环沾了点雪水,叶片边缘微微卷曲,倒像是给兔子戴了串小巧的耳环。

老周拿着木架出来时,手里多了个新做的小物件——是个用银杏枝杈雕的小房子,屋顶削得尖尖的,还刻了几道纹路当瓦片。“给鸟儿做个家,”他把小房子挂在银杏树最低的枝桠上,位置正对着玩具箱,“等天暖和了,说不定能住进来。”

豆豆立刻跑到玩具箱旁,把铁皮青蛙拿出来,塞进小木屋的“窗户”里:“先让青蛙帮着看房子!”青蛙的铁皮身子碰到木头,发出“咔哒”一声轻响,惊得树下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在院子里盘旋了两圈,竟落在了玩具箱的边缘。

孩子们都屏住了呼吸。麻雀歪着脑袋看了看布熊,又看了看兔子,忽然低头啄了啄布熊爪子上沾的一点小米——许是刚才孩子们喂鸟时不小心蹭上的。朵朵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小声欢呼:“它跟布熊打招呼呢!”

杜义康推着三轮车出院时,特意绕到银杏树下,看了眼那只麻雀。“这鸟儿通人性,”他笑着说,“去年我修三轮车时,总有只麻雀在车斗上蹦,后来才发现,车斗缝里卡着颗它藏的麦粒。”他顿了顿,又道,“等会儿去集上,看看有没有竹编的鸟笼,买个回来挂这儿,天冷时能让鸟儿躲躲风雪。”

日头渐渐升高,院角的积雪化成了水,顺着石板路的缝隙流走,留下些深色的印记。老周在廊下摆开木架,把那些压干的银杏叶拿出来,雨欣帮着往叶片上穿细麻绳,准备做成新的书签。叶片上的纹路在阳光下看得格外清晰,像谁用细笔描过的脉络。

“你看这片,”老周递过来一片扇形叶,叶边缺了个小角,“是去年张院长剪的,说这样像只小蝴蝶。”雨欣摸了摸那个整齐的缺口,忽然想起张院长铁盒里的纽扣,每一颗都有不同的磨损痕迹,像这些叶子一样,藏着各自的故事。

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着那只麻雀,豆豆举着纸折的小飞机跑,飞机翅膀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笑脸,和玩具箱上的图案很像。铁皮青蛙被忘在了银杏树下,半截身子陷在融雪的泥水里,却依然时不时蹦一下,溅起细小的水花。

李虹梅把晒暖的绒毯收起来,重新铺进玩具箱,又往里面放了把晒干的蒲公英。“等开春,这些绒毛能吹着玩,”她笑着说,“去年豆豆就追着蒲公英跑,摔了个屁股墩,布熊当时就掉在他旁边。”

雨欣看着玩具箱里的景象——布熊靠着兔子,铁皮青蛙蹲在中间,蒲公英的白绒毛沾在布熊的耳朵上,像落了点没化的雪。箱底的棉垫吸了阳光的暖意,摸上去温温的,连带着空气里都飘着点淡淡的桂花香,是新换的香囊在散发味道。

麻雀不知什么时候又落回了玩具箱边缘,这次它胆子大了些,竟跳进箱里,啄了啄兔子耳朵上的银杏叶。朵朵和豆豆蹲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看着麻雀小小的爪子踩在棉垫上,留下几个梅花状的小脚印,和孩子们之前踩在雪地里的脚印,遥遥呼应着。

“这脚印真好看。”朵朵小声说,伸手想去摸,又猛地缩了回来,怕惊扰了这小小的客人。

杜雨欣忽然觉得,这融雪后的院子,比下雪时更热闹了些。阳光、鸟鸣、孩子们的笑声,还有玩具箱里新添的小脚印,都在悄悄告诉她,春天己经不远了。而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牵挂,就像这不断融化又悄悄孕育生机的雪,总在不经意间,长出新的温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