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课桌上的叶脉

2025-08-16 1097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九月的阳光透过重点中学的梧桐叶,在雨欣的课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从课本里抽出那片“雨欣树”的叶子,叶脉在光线下清晰如地图,叶柄处还留着杜义康用红绳系过的痕迹——出发前他说这样能“拴住好运气”。

同桌林晓雅的铅笔盒“啪”地合上,铁皮上印着的卡通猫蹭过雨欣的手背。“这叶子都黄边了还留着?”她指着窗外的法国梧桐,“咱学校的梧桐叶比这好看多了。”

雨欣把叶子夹回数学课本的勾股定理那页。这片叶子陪她算过无数道几何题,叶脉的走向总能帮她找到辅助线的角度,就像杜义康说的“齿轮总有咬合的规律”。她忽然想起行李箱里的银杏树苗,此刻正摆在宿舍窗台,叶片被风吹得轻轻撞玻璃,像在喊她回家。

第一节晚自习,雨欣的钢笔漏了墨。深蓝色的墨水在笔记本上洇开,把她画的银杏树染成了墨团——那是亲生母亲寄来的钢笔,笔帽上的银杏叶刻痕还沾着南方的潮气。她忽然想起李虹梅往她书包里塞的吸墨纸,边角剪着银杏叶形状,此刻正安静地躺在笔袋底层。

“借你块橡皮。”林晓雅递过来块草莓味橡皮,包装纸上的图案蹭到墨渍,“你总画这叶子,是有啥讲究?”

雨欣擦掉墨团时,露出底下隐约的齿轮轮廓。那是她昨天画的,机械厂家属院的车床齿轮缠着银杏叶,旁边写着“杜师傅的老伙计”。“我爸是修机器的,”她忽然开口,声音比课堂回答问题时响亮,“他说叶子的脉络和齿轮的纹路一样,都是老天爷设计的巧劲儿。”

宿舍熄灯后,雨欣摸出枕头下的铁盒。福利院的枯叶、南方的新叶、“雨欣树”的金叶在月光下挨在一起,像场跨越时空的聚会。她把钢笔帽上的刻痕对准月光,银杏叶的影子投在墙上,和记忆里李虹梅绣的书签重合在一起。

凌晨三点,窗台的银杏树苗突然沙沙作响。雨欣爬起来一看,叶片上凝着细密的露珠,像谁哭出的眼泪。她想起杜义康说过“植物也认亲”,忽然觉得这棵小树苗是家里派来的信使,正把家属院的风声、福利院的蝉鸣、南方饭馆的油烟味,都悄悄讲给她听。

周末回家时,雨欣的笔记本里又多了片梧桐叶。她把它夹在银杏叶旁边,忽然发现两种叶子的脉络在阳光下竟能拼出完整的图案,像北方的土地连着南方的河流。杜义康正在修自行车,扳手碰到链条的“咔哒”声里,她听见自己说:“爸,下周教我修钢笔吧,墨管总漏。”

李虹梅端来的银杏粥冒着热气,瓷碗边缘印着片小小的叶子。“你亲生母亲打电话来,”她往粥里撒了把桂花,“说饭馆的银杏树结了三个果,用红布包着挂在枝头,等你放假去摘。”

雨欣的勺子碰到碗底,发出清脆的响声。她看见粥里的银杏果在打转,像无数个散落的时光碎片,终于在这一刻聚成了圆满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