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经典台词:
- 魏无羡:只是自以为心若顽石,却终究人非草木。
场景:魏无羡经历种种磨难,看似对世事淡漠,实则内心仍有柔软。这句话体现了他在历经沧桑后,对人情世故的感慨,尤其在面对身边人的离去或遭遇时,难掩内心的触动。
- (观众总结):终是师姐挡了剑,世上无人唤阿羡。
场景:不夜天城大战中,江厌离为保护魏无羡,被失控的温宁误杀。师姐的死成为魏无羡心中永远的痛,从此再无人像师姐那样亲昵地叫他“阿羡”,是观众对这一悲情场景的凝练总结。
- 江厌离:你要记着别人对你的好,不要去记你对别人的好。人心里不要装那么多东西,这样才会快活自在。
场景:江厌离作为师姐,总是温柔地开导魏无羡和江澄。这句话是她在日常相处中,以自身的温和性格劝诫魏无羡,希望他能放下过多的思虑,活得轻松自在。
- (描述蓝忘机):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
场景:魏无羡身死之后,蓝忘机坚持用问灵之术寻找他的魂魄,这一找就是十三年。这句话描绘了蓝忘机在这十三年里,执着等待魏无羡归来的孤独与坚守,多见于对蓝忘机这一时期状态的描述。
- (观众总结):终是一坛天子笑,此生不悔入魔道。
场景:天子笑是魏无羡钟爱的酒,也象征着他潇洒不羁的性格。这句话涵盖了魏无羡从年少时与蓝忘机因天子笑结缘,到后来历经变故走上“魔道”的一生,是观众对他虽命运多舛却坚守本心的认可。
- (剧情主题):忘羡一曲远,曲终人不散。
场景:“忘羡”是魏无羡与蓝忘机共同创作的曲子,贯穿两人的羁绊。这句话体现了剧情的核心主题,无论是历经多少波折,两人的情谊始终未断,最终携手同行,给观众留下圆满的想象。
- (描述蓝忘机):喝他喝过的酒,受他受过的伤,种他种过的思追。
场景:魏无羡消失的十三年里,蓝忘机默默践行着对他的在意。他开始喝魏无羡爱喝的天子笑,在穷奇道为保护温氏众人受戒鞭之伤(与魏无羡曾面临的困境呼应),还悉心抚养魏无羡无意中救下的温苑(后取名蓝思追),这些行为都是他对魏无羡无声的守护。
- 魏无羡:命由我,不问凶吉。
场景:魏无羡在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命运的压迫时,展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尤其是在决定保护温氏无辜族人,选择与主流正道相悖的道路时,这句话彰显了他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我选择的决心。
- 魏无羡:管他熙熙攘攘阳关道,我偏要一条独木桥走到黑。
场景:在穷奇道,魏无羡与蓝忘机因理念产生分歧,蓝忘机劝他回头,他却己下定决心保护温氏余部。这句话体现了他当时孤注一掷的态度,即便前路艰难,也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
- 蓝忘机:原以为殊途同归,却不想同道殊途。
场景:魏无羡与蓝忘机曾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但后来魏无羡的行事风格与主流正道相悖,两人渐行渐远。蓝忘机在回望这段经历时,感慨两人虽曾同行,却因选择不同而走向不同的方向。
- 温宁:为遇一人而入红尘,人去我亦去,此身不留尘。
场景:温宁最初是温氏旁支,因结识魏无羡而卷入红尘纷争,魏无羡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句话体现了他对魏无羡的忠诚,即便魏无羡身死,他也始终坚守着与魏无羡相关的信念,不离不弃。
- 蓝忘机:我有悔,不夜天,没有和你站在一起。
场景:多年后,蓝忘机向魏无羡坦诚心意。不夜天城一战中,他未能坚定地站在魏无羡身边,成为他多年的遗憾。这句话是他对过去的忏悔,也流露了对魏无羡深深的在意。
- 魏无羡:人这一辈子,有两句肉麻的话是非说不可的。“谢谢你”和“对不起”。
场景:魏无羡在经历了诸多恩怨情仇后,对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感悟。这句话是他在与他人相处中,发自内心地认为应该坦诚表达感谢与歉意,体现了他性格中通透、真诚的一面。
- 蓝忘机:敢问叔父,孰正孰邪,孰黑孰白?
场景:在仙门百家对魏无羡的“恶行”口诛笔伐时,蓝忘机对传统的正邪界定产生了质疑。他在蓝启仁面前发出这句质问,挑战了固有的偏见,展现出他对是非曲首的独立思考,以及对魏无羡的维护。
云深不知处,听学的众世家子弟们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天空中出现一块天幕,上面浮现出一些话语和众人顿时炸开了锅。
魏无羡瞪大了眼睛,看着那句“我命由我,不问凶吉”,先是一怔,随即嘴角勾起一抹不羁的笑,大声道:“好一句我命由我!虽说不知这是谁说的,不过倒是合我胃口!” 他转头看向蓝忘机,撞进对方含着担忧的眼眸里,又伸手拍了拍蓝忘机的肩膀,“蓝二公子,你可别这么看着我,我就是感慨感慨。”
蓝忘机看着天幕上关于自己 “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 的描述,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避尘,心中泛起一阵难以言说的滋味,面上却依旧清冷,只是微微皱起了眉。他下意识地看向身旁活力满满的魏无羡,想到这描述中似乎与魏无羡有关,心中不禁生出一丝不安。
江厌离温柔的目光落在 “你要记着别人对你的好,不要去记你对别人的好。人心里不要装那么多东西,这样才会快活自在” 上,若有所思,轻声对魏无羡和江澄说道:“这话倒是有理,阿羡、阿澄,你们说是不是?”
江澄看着“终是师姐挡了剑,世上无人唤阿羡”,心里 “咯噔” 一下,莫名的烦躁起来,瞪向天幕道:“这说的什么胡话!谁敢动姐姐试试!” 又拉了拉江厌离的衣袖,“姐,你离魏无羡远点,我看他指不定又要惹出什么乱子,别连累到你。”
温宁站在一旁,默默看着“为遇一人而入红尘,人去我亦去,此身不留尘”,脑海中浮现出魏无羡的身影,攥紧了拳头,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护魏无羡周全。
聂怀桑摇着扇子,看到这些奇怪的话语和场景,眼睛滴溜一转,凑到魏无羡身边,“魏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该不会是你又偷偷捣鼓什么新奇玩意儿了吧?”
课堂上,蓝启仁也注意到了天幕,气得吹胡子瞪眼,“成何体统!这莫不是什么邪魔歪道的妖法!众弟子听令,不可轻信这天幕上的胡言乱语!” 可弟子们的目光依旧被天幕牢牢吸引,哪还有心思听他讲学
。魏无羡被聂怀桑问得一摊手,故意提高了嗓门:“聂兄可别冤枉我,我哪有这本事弄出这么大的‘天幕’?不过话说回来,‘管他熙熙攘攘阳关道,我偏要一条独木桥走到黑’——这话听着够劲!就是不知道将来是谁这么有魄力。”
话音刚落,江澄的冷哼就砸了过来:“还能是谁?我看多半就是你!成天不按规矩来,真要走独木桥,摔死了也是自找的!”他说着,目光又扫过天幕上“师姐挡剑”那行字,脸色沉得更厉害,“还有这个!简首是胡说八道!魏无羡,我警告你,以后少惹麻烦,别连累我姐!”
“江澄你能不能别总咒我?”魏无羡挑眉反驳,“再说了,师姐那么好,谁舍得让她出事?”他转头看向江厌离,语气软了些,“师姐,你别听他的,这天幕上的话未必作数。”
江厌离轻轻摇头,温柔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忧虑:“阿羡,阿澄也是担心我。不过……‘记着别人的好,不记自己的好’,这话我倒是认同。不管将来如何,守住本心总是好的。”
一旁的蓝忘机始终没说话,但握着避尘的手指却没松开。魏无羡注意到他的神色,凑过去用胳膊肘碰了碰他:“蓝二公子,你看那‘问灵十三载’,听着怪伤感的。你说,这‘不归人’会是谁啊?总不会是我吧?”
蓝忘机猛地抬眼,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平静,只低声道:“……无稽之谈。”可他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停留在魏无羡脸上,仿佛想透过此刻的鲜活,看穿那遥远的“十三载”。
温宁在一旁听得心头发紧,忍不住小声插话:“魏公子……我觉得,你不会是不归人。”他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执拗,“要是真有那么一天,我……我会帮你的。”
“温宁你倒是会说话。”魏无羡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转头又冲蓝启仁的方向努努嘴,“你看蓝先生,气的胡子都来了。不过他那句‘孰正孰邪,孰黑孰白’,问得倒是挺有意思,对吧蓝二公子?”
蓝忘机没接话,只是默默地将目光移回天幕,那里“忘羡一曲远,曲终人不散”几个字正静静躺着。他看着“忘羡”二字,耳尖悄悄泛起一点红,又很快隐去。
聂怀桑摇着扇子打圆场:“哎呀哎呀,大家别吵了。这天幕神神秘秘的,说不定是哪位前辈的玩笑呢?不过魏兄,你看那‘天子笑’,倒是和你天天惦记的酒对上了,难道你将来真要……”
“要什么?”魏无羡挑眉,眼底闪着狡黠的光,“要我说,管它将来如何,先把眼前的学听完,回头我偷带两坛天子笑,咱们偷偷尝尝?”
“魏无羡!”蓝启仁的怒喝适时传来,“上课时间,交头接耳,成何体统!都给我坐好!”
众人赶紧收敛了声息,可心里的波澜却没平息。天幕上的字字句句,像一颗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在每个人心头漾开了层层叠叠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