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里讨论的时候,天幕中发出的声音”我己失家,不能再失大唐。”
只见天幕上出现的画面朔州城破的烟尘还在街巷间弥漫,血腥味混着北风,刮得人眼眶生疼。公孙恒夫妇的灵柩停在府衙正堂,白幡在穿堂风里猎猎作响,像无数双哭红的眼。
李长歌跪在灵前,素白的丧服裹着她单薄的肩背,衣料上还沾着未干的血渍——是公孙恒的,也是守城士兵的。烛火在她眼前明明灭灭,映着她苍白却紧绷的脸,下颌线绷得像一把即将断裂的弓弦。
“太守……”她的声音被北风撕得发颤,却带着一股不容错辩的决绝,“您以血肉换了朔州一时安宁,长歌……不敢让您的血白流。”
指尖深深掐进掌心,血珠渗出来,滴在冰冷的青砖上,与地上的暗红融为一体。她缓缓叩首,额头抵着冰凉的地面,再抬眼时,眼底的泪己被硬生生逼退,只剩下燃尽灰烬后的清明。
“我己失家,”每个字都像从喉咙里滚出来的碎石,带着血腥气,“不能再失大唐。”
丧服的白在昏暗中格外刺目,像一朵在绝境里骤然绽放的白梅,明知前路是刀山火海,却偏要以这身素衣为誓,扛起一座城的重量,护住身后万里河山的微光。
天幕上,朔州城破的惨状如在眼前,白幡猎猎与血腥气仿佛穿透了时空,压得大殿里一片死寂。
李世民望着李长歌跪于灵前的身影,指节攥得发白,喉间滚动着一声低叹:“那身丧服,穿得比龙袍还重啊……她失了长安的家,便把朔州的安危、大唐的山河,都当成了最后的归宿。”
魏徵垂眸,声音带着沉郁:“公孙恒以死相托,长歌以降相护。丧服裹身,是为太守戴孝,更是以己为祭——祭这城,祭这民,祭她‘不能再失’的大唐。此等抉择,比战死更需勇气。”
尉迟恭粗粝的手掌按在腰间佩剑上,指腹着冰冷的剑鞘:“换成是我,怕是宁愿死战到最后一刻。可她偏要跪着受这份屈辱,为的是满城百姓……这丫头,骨头比战场上的汉子还硬!”
房玄龄缓缓摇头:“非是硬,是痛到了极致。家己碎,若再让朔州沦为焦土,她便真成了无依无靠的孤魂。那句‘不能再失’,是把自己钉在了大唐的土地上,以血肉为绳,想拉住这摇摇欲坠的河山啊阿窦从未有过将军的名号,却用少年人的赤诚扛起了比战甲更重的责任。破衣烂衫上沾着的不仅是尘土,更是他追随着李长歌踏遍山河的印记。他或许不懂兵法谋略,却懂“家国”二字重逾千钧,哪怕只是举旗呐喊、传递消息,每一步都踩着滚烫的热血。最终未及长成便殒身,没能等到太平盛世,可那股藏在骨血里的锐劲,早己胜过无数虚设的将军头衔——他用最朴素的忠诚,活成了比将军更耀眼的模样。
房玄龄抚着胡须,缓缓接话:“皓都的转变,与乐嫣的成长相辅相成啊。他本是‘寒刃随指令行’的死士,为护公主敢逆雷霆,可见人心非顽石。正如阿诗勒隼,从‘铁甲沾尘’到‘抛利刃化耕春’,皆是被‘苍生’二字点醒。乱世之中,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草莽英雄,最终的归宿,不都是盼着烽火变耕春么。”
李靖抬眼望向天幕上长歌苍白却决绝的脸,接口道:“从复仇者到护民者,就在这一跪之间。她穿的是丧服,行的却是救世之事。公孙恒地下有知,该为她这份成长,哭,也该为她这份担当,笑。”
李世民抬手示意众人静声,目光仍焦着在天幕上那抹刺目的白:“朕曾以为,她心中只有恨。如今才知,恨的尽头,是比恨更重的守护。传下去,朔州之事,要记在史册里——记公孙恒的忠,更记李长歌这一跪的痛与勇。”
风从殿外卷入,吹动案上的奏章,恍惚间,竟像是天幕里朔州的寒风,带着那句“不能再失大唐”的余响,在梁柱间久久回荡。
- 李长歌:“我不信天,我只信事在人为。”“我想在有生之年,得见盛世大唐。我要亲手击杀这乱世,并狠狠给它还上一刀。”“战斗是为了保护,不是为了欺凌。”
- 阿诗勒隼:“辩解有用吗?人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死很容易,活着向来才是最艰难的。”“李长歌,她是我作为阿诗勒隼,拼上性命也要保护的人。”
- 李世民:“知其不可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朕是大唐之君,亦是大唐之民,护家卫国,是朕万死也要尽到的责任。”“以杀止杀,以战止战,永远都不是正途。”
- 公孙恒:“我要守住的不是一座军事要塞,而是万户安居,生生不息的朔州城。战或是降,都不过是手段而己。百姓安康,不受战火,才是最重要的。”
- 公孙恒夫人:“那年,你以大雁为礼,娶我为妻。我问你此生志向如何,你说纵然世道崎岖,也要踏平坎坷,平西方乱,守一世安,我还笑你狂傲。谁知,这一诺,便是一生。”
- 李乐嫣:“但愿有一日,天下承平,万里同风。”“皇族富贵全靠万人供养,不论是桌上的一蔬一饭,还是这手帕上的一针一线。我们享受的种种,都来自各个人的心血和企盼,断不可辜负。”
- 杜如晦:“这世上有千万人,为红尘裹挟,逃无可逃,只能挣扎求生。某读圣贤书,食君之禄,不愿袖手度此一生。当今圣上有心造福盛世,某岂能让陛下在这条路上独自前行。”
- 魏徵:“有时候眼睛看到的,未必是全部的真相。”“我们脚下这土地,仍然是大唐的土地,这芸芸的百姓,仍然是大唐的子民。为父一生的夙愿,不就是为了回报大唐吗?”
- 皓都:“我不认输,你也不许认命。”加上,我己失家不能再失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