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老天赏饭
夏靖淮适时插话道:“当着我面就挖人,这不太地道吧?再说了,就算我答应放人,袁姐那边也不一定同意。人家可是出了名的护短,谁要是动她手下的人,那可是得掂量掂量后果的。”
“袁姐?”
黎晨微微挑眉,眸光微动。
“是杨璐的经纪人?她现在在带卫玲莎?”
“准确说,是带她所在的团。”
夏靖淮解释道,语气带着几分谨慎。
“整个团队目前都在她的管理之下,包括练习、宣传、出道安排等等,全都由她一手把控。”
“她们什么时候正式出道?”
黎晨追问,神情认真了几分。
“快了。”
夏靖淮说到这儿,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在两人之间轻轻扫过。
“下个月就会有正式官宣,到时候,袁姐就是她们经纪人,全权负责所有事务。”
能让夏靖淮尊称一声“袁姐”的人,背景可想而知。
那人不仅在业内人脉深厚,手段果决。
黎晨看向卫玲莎,目光多了几分探究:“你是主唱?”
卫玲莎点头,神色坦然。
“是的,黎晨老师。我们团里,主唱的位置是我。虽然现在还没正式出道,但一直在努力打磨舞台和唱功。等我们出道后,很多地方还得请您多关照。您可是我们这些后辈心中的榜样。”
“我觉得,你如果只做音乐人,可能会走得更远。”
黎晨语气平静。
“你的声音有辨识度,情感表达也很到位。与其分散精力在团体运营上,不如专注音乐本身。当然,这只是我的建议。”
卫玲莎笑了笑,眉眼弯弯,却没有接话。
夏靖淮这次来。
一是想问问黎晨和郭颖那个节目的录制进度。
那档节目口碑极佳,收视率一路走高。
若是中途停摆,对制作方和嘉宾来说都是损失。
二是,他想搭个桥,让黎晨和卫玲莎多些接触。
他知道卫玲莎的能力,也清楚她背后的压力。
而黎晨如今不仅是乐坛的中流砥柱,更是无数年轻音乐人渴望合作的对象。
以黎晨如今的人气和粉丝量,只要他愿意提携卫玲莎。
哪怕只是公开称赞一句,对她的未来都绝对是大有帮助。
只是没人知道,堂堂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
为啥会对个还没出道的练习生这么上心。
这个疑问在公司上下悄悄流传。
夏靖淮作为乐鸣娱乐的掌舵人。
平日里高冷疏离,从不轻易涉足练习生的日常管理。
可最近,他频繁出现在卫玲莎的舞蹈教室外。
偶尔还会亲自指点几句唱腔,甚至在录音室多待半个小时,只为了听她试唱一段副歌。
离开黎晨工作室后,夏靖淮坐车走了。
他的车是一辆低调的黑色商务轿车,没有张扬的标志,也没有司机张扬的驾驶方式。
车子平稳地驶出公司后门。
他坐在后排,微微闭着眼,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手机屏幕。
但最终,他还是将手机放回口袋,淡淡地对司机说了句:“回公司。”
卫玲莎没和他一起,自己回了乐鸣公司。
她站在地铁站台,耳机里放着练习用的舞蹈音乐。
地铁车厢有些拥挤,但她尽量保持平衡,不让自己的动作影响到别人。
站内人来人往。
她低着头,黑色的练习服被风吹得微微摆动。
她在尽量避免任何误会。
自从被夏靖淮亲自点名去黎晨录音那次起。
练习生之间就开始流传她“后台硬”“关系户”之类的闲话。
她知道,即便自己清白坦荡。
可人在高位的一个关注,足以在底层掀起千层浪。
为了避免更多猜忌,她刻意不与夏靖淮同行。
哪怕他提出接送,也被她礼貌婉拒。
可流言还是传开了。
“你看她,每次练舞夏总都路过?”
“主唱位置早就内定了吧,还用拼实力?”
更有甚者,在社交平台小号上匿名发帖,影射她靠关系上位。
她不在乎,但也一直解释。
她和夏老板,真的没有任何关系。
她当着室友的面说过,也在练习生休息室澄清过。
她不回避问题,也不动怒,只是如实回答。
“夏总指点过我几次唱歌,是因为我副歌气息不稳,老师请假,他临时帮忙。仅此而已。”
可惜,真相往往不如八卦动人,解释再多,也挡不住谣言的发酵。
回到宿舍,她看了眼时间,还早。
墙上的挂钟指针刚过七点。
窗外夕阳余晖洒在床铺一角。
她脱下外套,顺手把背包放在椅子上,拿出手机,屏幕显示三条未读消息,都是练习室管理员发的提醒。
空调已关闭,晚间练舞请提前申请。
便决定去练习室,跳一个小时。
她换上宽松的黑色舞蹈服,脚踩防滑舞鞋,把长发扎成高高的马尾。
背包里除了水壶,还有一份写满标记的舞蹈分解图。
那是她昨晚熬夜整理的动作要点。
唱歌是她强项,所以被定为主唱。
从小她就爱唱歌,六岁参加少儿歌唱比赛拿过奖,。
高中时在校际文艺汇演上一曲清唱惊艳全场。
她的嗓音清澈通透。
声乐老师曾当众评价:“这副嗓子,是老天赏饭吃。”
但女团里,跳舞也不能拖后腿。
一个女团的舞台表现力,是唱跳编排的整体呈现。
如果主唱跳舞卡不上拍。
整支队伍的视觉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她深知这一点,也明白自己的短板所在。
她嗓子天生好,可身体协调性差了些。
小时候学钢琴时,老师就说过她“手脑配合快,手脚却总慢半拍”。
跳舞时,她常常手到了脚还没跟上。
或是脚步节奏对了,手臂却僵硬地停在半空。
复杂的八拍动作组合,别人学两遍就能跟上。
她得反复练习十几遍。
也许就像老话说的,老天给你开了一扇门,总会顺手关上一扇窗。
她坐在练功垫上,轻轻活动脚踝和手腕。
镜子映出她略带疲惫却仍专注的眼神。
她不抱怨天赋的不公,也不羡慕别人轻松掌握动作的模样。
她知道,既然门已打开,那就要更用力推开那扇紧闭的窗。
好在,她不怕吃苦,清楚自己哪儿不行,就往哪儿多下功夫。
尤其是在跳舞上。
每天练舞两小时是基础,加练一小时是常态。
她会录下自己的动作反复观看,找出不协调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