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千里婵娟,知府叹服

2025-08-15 3168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一句诗词落下,像一缕清越的琴音在祠堂里回荡,久久没有散去。

整个祠堂静得落针可闻,连香烛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声都显得格外清晰。所有人都还沉浸在那两句诗营造的意境里,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又暖又涩。

是啊,人生总有离别,月亮总有圆缺,这本就是世间常态,强求不得。倒不如放下执念,只愿那些思念的人能够平安顺遂,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一轮明月。

这样的豁达,这样的温情,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沉默了。

苏家的族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的表情复杂到了极点。有震惊,有羞愧,有敬佩,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慌乱。他们这才真正明白,自己之前对陈默的嘲讽和鄙夷,是多么可笑,多么浅薄。

那个被他们视为废物的上门赘婿,竟然能吟出如此惊世骇俗的千古绝句!

大长老颤巍巍地捋着胡须,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活了大半辈子,读过的诗词不计其数,却从未有一首能像今天这首一样,既有着恢弘的气魄,又有着动人的温情,让人听完之后,心神激荡,久久无法平静。

“好……好一个‘千里共婵娟’!”大长老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此句一出,怕是今后所有咏月的诗词,都要黯然失色了啊……”

苏沐清依旧站在原地,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地上的碎瓷片还在,溅湿的裙摆也还在,但她完全没有理会。她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陈默,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迷茫和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恐惧。

她一首以为自己是金陵最有才华的女子,对于诗词一道,她有着绝对的自信。可今天,陈默只用一首词,就彻底击碎了她所有的骄傲。

原来,她弃如敝履的,竟然是这样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物?

这个念头让她浑身发冷,指尖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柳氏张着嘴巴,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之前还在叫嚣着陈默的诗是“白话”,是“顺口溜”,可现在这首词摆在面前,她那些话就像一个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她自己脸上。

她想反驳,想找出这首词的毛病,可搜遍了枯肠,也想不出任何一句能站得住脚的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陈默,眼神里第一次露出了恐惧。

这个陈默,好像和她印象中那个唯唯诺诺的废物,完全不是一个人了。

就在祠堂里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各怀心思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有随从的吆喝声:“让让!都让让!王大人到了!”

众人闻声一惊,连忙转头朝门口看去。

只见一个身穿青色官袍,头戴乌纱帽的中年男人,在一群随从的簇拥下,快步走了进来。这男人面容方正,眼神锐利,不怒自威,正是金陵知府王大人。

王大人不仅是金陵的父母官,更是文坛宿老,平日里最爱结交文人雅士,对诗词一道有着极高的造诣。苏家今天招待的贵客里,就有王大人,想必是听闻了祠堂里的动静,才特意赶过来的。

“王大人!您怎么来了?”大长老连忙上前,拱手行礼,态度恭敬得不得了。

其他族人也纷纷行礼,连柳氏都收敛了之前的嚣张,低着头不敢说话。苏沐清定了定神,也上前福了一礼:“见过王大人。”

王大人摆了摆手,目光扫过祠堂里的众人,最后落在了站在中央的陈默身上。他眉头微挑,显然不认识这个人,但看他站的位置,又不像是苏家的下人。

“刚才老夫在外面,好像听到有人在吟诵绝妙好词?”王大人的目光在众人脸上转了一圈,最后落在了大长老身上,“不知是哪位高人佳作,可否让老夫一饱耳福?”

大长老脸上露出尴尬又赞叹的神色,连忙指着陈默说道:“回大人,刚才那首词,是……是我苏家的女婿,陈默所吟。”

“陈默?”王大人愣了一下,显然没听过这个名字。他再次看向陈默,见他虽然穿着普通,但身姿挺拔,眼神平静,倒有几分气度,不由得来了兴趣,“哦?这位小兄弟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才学?不知刚才所吟是何词句?”

不等陈默开口,旁边一个刚才被诗词打动的苏家子弟就忍不住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回王大人,陈……陈公子刚才所吟的是一首咏月词,其中有两句最为绝妙,乃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大人默念着这两句诗,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他细细品味着这两句诗,越品越是心惊,越品越是激动。这两句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旷古的哲思和浓浓的温情,将人生的遗憾与美好的祝愿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堪称神来之笔!

“好!好一个‘千里共婵娟’!”王大人猛地一拍大腿,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赞叹之色,“此等佳句,当传千古!当传千古啊!”

他快步走到陈默面前,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眼中的欣赏之色溢于言表:“这位小兄弟,哦不,陈公子!你这首词,意境之高,遣词之妙,老夫自愧不如!陈公子大才,王某佩服!”

说着,王大人竟然对着陈默拱手行了一礼,态度诚恳至极。

这一下,整个祠堂彻底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被王大人的举动惊呆了。王大人是什么身份?那是金陵知府,是文坛宿老,多少文人雅士想得到他一句称赞都难如登天,可现在,他竟然主动向陈默这个曾经的赘婿行礼,还说自己“自愧不如”!

这简首是天大的荣耀!

苏家的族人们看向陈默的眼神彻底变了,充满了敬畏和讨好。刚才还在嘲讽陈默的几个人,此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狠狠抽了几巴掌。

大长老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连连点头:“王大人说的是!陈公子确实是大才!是我苏家有眼无珠啊!”

柳氏站在一旁,脸色惨白如纸,身体微微颤抖。王大人的评价就像一把重锤,彻底击碎了她最后一丝侥幸心理。她知道,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人敢轻视陈默了,而她之前对陈默做的那些事,说的那些话,都成了她自己的把柄。

苏沐清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王大人的赞赏,比任何事情都更能证明陈默的才华。她想起自己之前拿出玉佩和五十两银子要休掉他的举动,想起自己说过的那些刻薄的话,只觉得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又闷又痛。

她到底错过了什么?

陈默静静地看着王大人,脸上并没有太多的激动,只是微微颔首:“王大人过奖了。”

他的平静和从容,让王大人更加欣赏。在如此高的赞赏面前,还能保持如此淡定,这份心性,更是难得。

“陈公子太谦虚了,”王大人摆了摆手,目光热切地看着陈默,“不知这首词可有词牌名?老夫斗胆,想再听一遍全诗,不知可否?”

“有何不可。”陈默微微一笑,清了清嗓子,再次吟诵起那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他的声音比刚才更加沉稳,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每一个字都像是带着魔力,钻进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祠堂里的众人,包括王大人带来的随从,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听着。

王大人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轻轻点头,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当吟诵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他忍不住再次抚掌赞叹:“妙哉!妙哉!此词一出,千古咏月之作,尽皆失色!陈公子之才,当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苏家族人个个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们之前还嘲笑陈默是废物,现在看看王大人对他的推崇,再想想自己说过的那些话,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狠狠抽了几巴掌。

苏沐清站在那里,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终于明白,自己错过了什么。这个被她视为耻辱的男人,拥有着她穷尽一生也无法企及的才华。她想起自己刚才拿出玉佩和五十两银子,想要将他打发走的场景,只觉得无比讽刺,心头像是被刀割一样疼。

柳氏更是吓得浑身发抖,躲在人群后面,连头都不敢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