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做事做绝
说着便要下跪行礼。
被二皇子一把给搀扶住了。
二皇子同样是感慨万分。
自己在京城多年,其实还没什么改变。
但是林瑞安真是老了一大截。
不仅头发已经半白,连胡子都已经白了许多。
可见这些年在西北是吃了多少苦头。
二皇子这个人,自小就得到很多。
先太子去世,让他成了建章帝的心头宠。
他自小就是在宠爱里头长大的。
所以他其实对这些所谓的对他好的人,都没什么太大的感觉。
主要是,实在是没法有什么感觉。
要说对他好,天底下对着他好的人多了去了,多的是人哭着喊着求着要对他好。
所以对他好真不是什么值得新鲜的事儿。
可他对林瑞安自小就不痛。
不是因为林瑞安对他好。
恰恰是,林瑞安从来都不是那种一味地宠着他哄着他的那种人。
从小,林瑞安就对他耳提面命。
让他要严格的对待自己,要上进。
不能不学无术。
也是林瑞安教会他在宫中讨建章帝喜欢的法子。
关键时刻,也永远是林瑞安站出来,替他扛下黑锅,让他能够顺利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
他对于林瑞安的尊重,源自于这些。
林瑞安见了他,也从来不会说我为了你付出了多少多少。
就如同此时此刻,林瑞安见了他便笑了:“看来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二皇子同样也笑了。
多年未见,林瑞安还是从前的模样,还是自己记忆里的那个舅舅。
他忍不住上前坐在了林瑞安的对面:“但是舅舅却老了许多。”
“这有什么?”林瑞安不以为意:“人么,吃五谷杂粮,都会老都会生病的。难不成还能一直年轻下去?那岂不是比始皇帝都要厉害了?”
两人哈哈大笑。
以这样的轻松气氛来开场,是二皇子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他笑过之后,又低声说:“舅舅,一切都是多亏了您。”
“殿下不必说这样的话。”林瑞安的态度也十分鲜明:“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便不必说这样见外的话,何况,再怎么不好过,如今也好过了,不是吗?”
是啊,再怎么不好过,现在也都熬过去了。
二皇子释然,这就是他为什么总喜欢跟林瑞安待在一起的缘故。
林瑞安从来都不会跟林贵妃那样,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张口闭口永远都是我为了你付出了多少多少,你现在应该要如何如何。
他觉得在林瑞安身边要轻松自在多了。
林瑞安伸手给他倒了杯酒,淡淡的说:“殿下如今是要一飞冲天了,可曾想过之后的事情如何周全?”
说起正事儿,;林瑞安的神情就有些严肃。
二皇子则实话实说:“舅舅,谢景昭如今死了,我只需要等到......”
他顿了顿,咳嗽了一声:“只需要等到父皇闭眼,那么一切就都定下了。”
之所以不让建章帝马上就死,完全是因为要放着其他亲王们。
不过想现在林瑞安回来了,时机也差不多了。
他看着林瑞安:“舅舅,时机也差不多到了。”
林瑞安知道他着急。
说句实在的,也能理解。
走到这个地步了,临门一脚的时候,换做谁谁不着急呢?
林瑞安伸手沾了点茶水,在桌面上缓缓地写了个禁字,而后挑眉看向二皇子:“禁卫军,如今掌握了多少?”
当然可以着急,但是任何的准备工作都不能忽略。
否则的话,很容易功亏一篑。
二皇子的面色也严肃起来。
虽然他最近这些天一直忙着想着如何才能得到宋沅。
又跟林贵妃和李清芙都闹的不愉快。
但是那不代表二皇子没干正事儿。
宫中的羽林卫,禁卫军,他都已经收拢在手中了。
所以如今林大人问起这个问题,二皇子丝毫没有迟疑,对答如流。
见二皇子处处都心中有数,林瑞安满意的点了点头。
有这份成算,就是好的。
林瑞安觉得心里更加放心了许多,眼看着二皇子坐在自己对面,看上去跟自己离开京城的时候已经大有不同,心里便忍不住更加感慨。
所以说啊,人就不能计较眼前一时的得失,一定要眼光看的长远。
如果自己当时因为失败被驱逐出京就要死要活的,那自己怎么可能会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怎么可能会有跟二皇子正对着坐着的今天?
想到这一点,就连喝到嘴巴里的茶,林瑞安都觉得是甜的。
他笑了:“你母妃有你这个儿子,我们林家油腻这个外甥,真是幸事啊!”
提起林贵妃,二皇子的态度却显得不是那么的热切。
他笑了笑并没有搭话。
只是正色看着林瑞安:“舅舅,咱们言归正传。其实浅些时候,我已经假借父皇的名义,将郭家的军权给夺走了,可是如今,京营的那些人却未必肯听我的。”
毕竟都是郭老太爷带的兵,自然是向着郭老太爷的。
自己如果想要安安稳稳的登基,那京营就一定不能出任何的差错。
想到这一点二皇子就忍不住觉得心里急躁。
万事俱备,偏偏欠了一股东风。
真是怎么想都觉得太烦了。
林瑞安比他沉得住气:“稍安勿躁啊殿下,京营,臣有办法。”
二皇子重重的松了口气。
他急着要林瑞安回京,也就是因为这个。
林瑞安从前就是军中出身,一直都是勋贵。
他在军中也是有影响力的。
没了郭老太爷,林瑞安回京想要掌控京营,就会简单许多。
他立即露出笑容:“那就一切都要劳烦舅舅了。”
两个人客套了一阵,宫里就来了人,来的是林贵妃宫中的内侍,说是要宣林家的姑娘进宫去看看。
二皇子顿时皱眉:“母妃也是,表姐表妹们都才刚刚回京,如今天色已晚,她就算是急着要见,也太没耐心了些。”
林瑞安是知道自己妹妹的性子的,忍不住笑了一声:“你母妃的性子你自己心里还不知道吗?她什么时候是有耐心的性子了?行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她既然惦记着,也是孩子们的福分,那就让孩子们进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