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琉璃血契

2025-08-20 1189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贞元十八年(802),暖池谷温泉蒸腾,雪荷香混着水汽漫开。萧云卿肩胛的焦痕在火琉璃暖意下结疤,阎如雪掌心血痕正与颈间红坠子的光隐隐相吸。 阎如雪扯开萧云卿衣袖,见焦黑皮肉下透出淡金纹路,竟和火琉璃底部的缠枝莲纹一模一样:“这纹……像极了三年前长安波斯使者玉带上的花样。”

“是吐蕃的蚀骨砂。”萧云卿按住伤口。

“我二叔当年押粮队时中过,纹路就长这样。”王禹突然泼来酒液冲开血痂,纹路尽头露出半朵褪色刺青——正是敦煌市花。

阎如雪心头一紧:父亲提过,吐蕃奸细都带市花标记。她解下火琉璃触到伤口,莲纹骤亮,温泉冒泡,水底浮起半片锈铜片,刻着“朔方节度使”,被血锈盖着。 “这是烽燧堡信符!”王禹捞起铜片时,阎如雪忽然想起冰窟石壁凿痕,竟和父亲画的“九曲回肠”粮道丝毫不差,“吐蕃人在抄我们的防御图!” “得三天内送消息回敦煌。”萧云卿包扎时,瞥见王禹袖中露出信鸽脚环,刻着“金吾卫”三字。 对岸雪塌了,露出冻僵的信使尸体,胸口羽箭杆上,是王禹家乡的工匠印记。

“你早知道信使会出事?”阎如雪攥住王禹手腕,摸出他袖中半封染血家书,落款“儿谨言”的笔锋,竟和吐蕃伪信上的仿唐楷如出一辙。王禹抽手时匕首划破掌心,血按在铜片上:“我二叔当年就是押粮队的,人没回来,粮也没了。” 血渗进铜片,温泉骤沸。水底浮出穿唐铠的枯骨,腰间都挂着市花腰牌。火琉璃发烫,照出石壁吐蕃文:“血祭琉璃,可寻失踪粮车。” “是当年二叔那批粮!”萧云卿捡起断剑,剑格和自家龙渊剑一样,“吐蕃在找那批失踪的粮——里面藏着火油!” 王禹将铜片掷向对岸,惊起衔红绸的乌鸦,绸上赞普徽记印证着阴谋。火琉璃红光暴涨,冰缝血线连成敦煌布防图,两人掌心血痕在红光里连成莲纹,温泉浮起“陇右道”腰牌,背面月牙泉图案正合阎如雪靴底暗纹。 “市花是他们的暗号!”王禹话音刚落。

远处射来三枚骨笛,笛孔黑血凝成字:“明日阴风峡,以琉璃换粮。” 萧云卿拔剑时,王禹己将家书折成纸鸢,翅膀写着:“粮道是假,别去。”

话音未落,王禹踩上青砖,地面塌陷,瞬间消失。 温泉退去血色,池底骸骨握着火琉璃碎片,梵文译出:“粮车现,火油焚河西。” 敦煌城头,阎朝在箭杆刻密令,箭羽沾着的吐蕃毒草汁,正与暖池谷的线索呼应——他们要抢在吐蕃之前,找到那批能烧掉半个河西的火油。

王禹醒来时手脚被铁链锁着,抬头看见个戴青铜面具的吐蕃巫师,手里正把玩着他掉在地上的腰牌。“粮队的后人?”巫师笑起来像破锣,“正好,你二叔那批粮藏着火油,我们找了三年没找着——听说火琉璃能指方向,等拿到那东西,就用你的血祭阵,保管一找一个准。” 王禹这才明白,自己是被当成了逼出火琉璃的诱饵。

巫师怕他跑,就喂一点蚀骨砂,让他浑身发软,却又死不了,就这么锁在骨阵中央,成了等着阎如雪上门的“活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