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礼送沁芳

2025-08-24 1782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贾琮迈步走进沁芳斋时,正值桂子盛期。金粒般的花朵累累垂垂,甜香浓得化不开,几乎要凝成实质。他立在月洞门前深吸一口气,连日在天津港沾染的海腥气仿佛都被这香气涤净。几个小丫鬟正踩着梯子摘桂花,见了他忙要行礼,被他摆手止住,只将一包糖炒栗子抛给她们分了。

紫鹃和雪雁正在廊下翻晒书册,秋阳把《李义山诗集》的瓷青封面晒得暖融融的。见贾琮进来,两人忙笑着行礼:"三爷回来了!姑娘方才还念叨您啥时候回来呢。"雪雁眼尖,瞧见他靴帮上沾着草屑,"爷这是刚从京郊回来?"

贾琮从袖中取出个油纸包:"天津那边老字号的芝麻糖,还热着。"油纸透出甜香,边缘己被糖渍浸得半透明。雪雁接过时触到他指尖的薄茧,脸微微一红。

掀帘走进外厅,黛玉正临窗绣一幅《寒塘鹤影》。午后的阳光透过碧纱窗,为她侧脸镀了层柔光,连耳际细小的绒毛都清晰可见。"妹妹几日不见,气色越发好了。"贾琮笑道,自然地在她对面绣墩坐下,玄色衣摆拂过地面堆积的阳光碎屑。

黛玉头也不抬,银针在绢面上起落如飞:"三哥哥还没回东府吧?鞋面上还沾着驿道的尘土呢。"针尖忽一顿,"这纹样...是天津港新出的双面绣?"

"刚进城,"贾琮掸了掸衣摆,露出靴筒内里暗藏的匕首鞘,"先来瞧瞧你可按时吃睡。"见她眼下仍有淡青,不由蹙眉,"昨夜又熬到几更?"

黛玉终于抬眼睨他,眸子里漾着水光:"三哥哥当我是什么?整日只知吃睡的..."话未说完,雪雁正好端茶进来,噗嗤笑道:"三爷不知,我们姑娘时常绣到三更,昨儿为了补鹤翅膀的金线,熬得蜡烛烧没了三寸..."被黛玉急急捂住嘴,主仆俩笑作一团,震得案上宣纸簌簌作响。

贾琮从随身木箱中取出个紫檀锦盒。开启时盒内衬着红绒,一套玲珑剔透的玻璃茶具卧在其中,杯壁薄如蝉翼,日光一照竟流转起虹彩。"给妹妹平日用。试过烫不着手,盛冰也不会裂。"

"呀!"黛玉轻触杯身,指尖被虹彩缠绕,"这般精巧,必费了不少工夫。"忽然发现杯底暗刻着极小的一行诗:"冷浸琉璃魄,清涵玉露光",正是她前日写残的句子,耳根顿时烧起来。

待雪雁捧着茶具出去,贾琮又从袖中取出支玻璃簪子。海浪纹样间凝着细碎金箔,浪尖还嵌着米粒大的珍珠,正是照她日前画的《沧海明月图》所制。黛玉瞥见门口竹帘晃动却无人影,低头绞着帕子,声音细若蚊蚋:"三哥哥...帮我戴可好?"

"好。"贾琮起身,指尖轻触她如云的发髻。簪身微凉,衬得她耳垂愈发透红,像瓣沾露的芍药。两人呼吸交错间,窗外忽然传来宝玉的欢叫:"林妹妹!看我带回来的玻璃老虎——会发七彩光的!"

黛玉慌忙后退,簪穗上的珍珠链子荡出细碎声响。贾琮轻笑:"明日再来看你。"转身时袖风带落案上花笺,正是她新填的半阙《临江仙》,墨迹旁还沾着点点糖霜。

往凤姐院去的路上,远远听见荣庆堂方向笑语喧天。几个小丫鬟捧着果盘奔走相告:"宝二爷回来了!晒黑了些,可精神头足着呢!老太太欢喜得赏全院双份月钱!"有个小厮兴奋比划:"刚宝二爷给老太太敬茶,用的是自己烧的玻璃杯,老太太搂着心肝肉儿地叫,茶水洒了一身都顾不上擦!"

凤姐正在院里核对账目,算盘拨得噼啪响。见贾琮进来,丹凤眼斜睨:"可算来了!再不交货,那些太太奶奶们都要把我这门槛踏平了——治国公夫人天天打发人来问,说她家姑娘出阁急等着玻璃镜添妆呢!"待清点完玻璃器皿,又压低声音,"火锅店备妥了,十八那日开张。灶台按你说的砌了排烟道,铜锅做了六十个。"金护甲在账本上一划,"你可得来撑场面,听说西宁静王世子都要来尝鲜。"

贾琮点头应下,临走时凤姐忽然追出来,往他怀里塞了个绣并蒂莲的荷包:"新调的安神香,比上回那个淡些。"金护甲不经意划过他掌心,留下道浅浅的红痕。转身时石榴红裙裾旋出艳丽弧度,发间金凤簪的珠串乱晃,像是也在偷笑。

回到东府时,暮色己浓。

贾琮握着那荷包,指尖过细腻的绣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抬头望向天空,一轮明月己悄然升起,银辉洒满归途。东府的轮廓在夜色中渐渐清晰,门楣上的灯笼摇曳着温暖的光,仿佛在迎接他的归来。

跨过门槛,贾琮步入宁正堂,两个丫鬟总是能把饭菜热好等着他回来,让他再晚都想着回来。吃过晚饭,贾琮独自在书房批阅公文,而后去了秦可卿那坐了许久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