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贾芸和贾环
翌日清晨,宁国府宁正堂内香烟袅袅。贾芸和贾环垂手侍立,晨光透过万字不到头的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贾琮端坐主位,手中一对和田玉核桃轻轻转动,发出温润的碰撞声。
"环哥儿,芸哥儿。"贾琮开口,声音清越如玉罄相击,"环哥儿十西,芸哥儿十七,都是建功立业的年纪了。"
贾环抢先踏前半步,新做的宝蓝箭袖在晨光中泛着光泽:"琮三哥有什么吩咐?"他今日特意用金冠束发,腰间的蹀躞带扣得一丝不苟,显然做足了准备。
贾琮微微一笑,玉核桃在掌心停住:"天津港的玻璃作坊正在筹建,我想让你们去历练一番。"他转向贾环,"环哥儿文武兼修,赵师父府里的亲兵总夸你枪法得了真传。我想让你负责工地的现场管理,再组建一支自卫队。虽不能着甲,但要震慑宵小。"
贾环眼睛一亮,抱拳时腕间的护甲铿锵作响:"定不让三哥失望!我这就去挑选二十个家丁,都是会使刀枪的!"
"慢着。"贾琮抬手,"自卫队要招募良家子,按月发饷,严格操练。"他目光扫过贾环激动的脸庞,"记住,不是去打打杀杀,是要让人不敢生事。"
贾环郑重点头,手指不自觉地着剑柄。阳光照在他稚气未脱却己显坚毅的脸上,竟有几分少年将军的气概。
贾琮又看向贾芸。这个旁支的侄儿今日穿了件半旧的靛蓝长衫,袖口还沾着些许墨迹,显然是刚从账房过来。但那双眼睛却格外清亮,透着精明干练。
"芸哥儿心思缜密,就负责账目和仓库。"贾琮从案上取过一本账册,"这是上月采买砖石的账,你瞧瞧。"
贾芸双手接过,快速翻阅后躬身道:"第三页的青砖单价高了五文,第五页的石灰用量多记了三车。"他声音平稳,"若是有人做手脚,该从这两处查起。"
贾琮眼中闪过赞许:"好眼力。往后每一文钱,每一件物料,都要清清楚楚。"
"芸儿定当尽心竭力。"贾芸从袖中取出一卷纸,"这是芸儿以前拟的仓库管理条例,请三叔过目。"
贾琮展开一看,条条款款细致非常,连雨天防潮、夜间巡查都考虑周全。他不由击掌:"好!明日辰时,我们一同去天津港。"
---
荣庆堂内,贾母正歪在榻上听小丫头唱曲。鎏金香炉里焚着百合香,却压不住老太太眉间的忧色。见贾琮进来,她忙招手:"琮哥儿来得正好,这丫头新学了支《牡丹亭》,总唱不对味儿。"
贾琮行礼后笑道:"孙儿明日要去天津港,特来向老祖宗辞行。"
贾母手中的佛珠一顿:"这才回来几日又要走?海边风浪大,前儿个还有商船沉了呢!"
"玻璃作坊事关重大,孙儿得亲自盯着。"贾琮凑近低声道,"孙儿想带宝玉一同去。"
"什么?"贾母坐首身子,腕间的翡翠镯子磕在炕桌上叮当作响,"宝玉哪吃过这种苦!他连太阳底下多站会儿都要头晕!"
王夫人也急道:"港口风大日头毒,宝玉的身子怎么受得住?再说那些工匠粗人......"
贾琮正色道:"正是要让宝玉见见世面。他日后要撑起荣国府,总不能一辈子待在女儿堆里。"见贾母神色松动,他又道,"况且这次同去的都是世家子弟,镇国公家的牛继宗、理国公家的柳芳都要派人去,正是结交人脉的好机会。"
贾母沉吟良久,手中的佛珠转得越来越慢。窗外传来丫鬟们嬉笑的声音,她忽然叹道:"也罢,就让宝玉跟你去历练历练。只是——"她突然抓住贾琮的手,"千万看顾好他!"
王夫人张了张嘴,终究没再反对,只悄悄用帕子拭了拭眼角。
---
沁芳斋内,黛玉正在抚琴。葱白指尖在焦尾琴上流转,泻出一串清越的音符。见贾琮进来,她嫣然一笑,眼角的泪痣在阳光下格外动人:"三哥哥来得正好,我刚练了几遍你教的清心普善咒。"
贾琮接过紫鹃递来的洞箫。这箫是上回他带来的湘妃竹箫,己经被黛玉得温润生光。"妹妹奏琴,我以箫相和。"
黛玉指尖轻拨,《清心普善咒》的旋律如清泉般流淌而出。贾琮的箫声适时加入,低沉呜咽,与琴声交织成奇妙的和谐。阳光透过竹帘,在两人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黛玉偶尔抬眼,正对上贾琮含笑的眸子,指尖不由微微一颤,一个音符险些错了节奏。贾琮的箫声立即一转,巧妙地将那个音符融入旋律,倒显得别有韵味。
一曲终了,余音在梁间萦绕不去。黛玉轻抚琴弦,弦上还留着指尖的余温:"三哥哥的箫艺越发精进了,方才那个转音......"
"是妹妹琴技高超。"贾琮放下洞箫,箫身上的泪痕斑斑可见,"明日我要去天津港了。"
黛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却只淡淡道:"海边风大,三哥哥多保重。"她示意紫鹃取来一个锦盒,"闲来无事做了个络子,三哥哥带着玩吧。"
贾琮打开盒子,只见墨绿丝线编成的络子上,精巧地缀着七颗珍珠,正合北斗七星之数。络子的结法繁复异常,显然是费了无数心思。他轻抚络子,靠近黛玉,低声道:"妹妹费心了。"
黛玉偏过头去,望着窗外摇曳的翠竹:"不过是打发时间罢了。"耳根却悄悄红了,像染了胭脂。
贾琮将络子小心收进怀里,贴胸放着。又在沁芳斋坐了片刻,说的都是些
天津港的趣闻,什么会吐墨汁的章鱼、比人还大的海龟。黛玉听得入神,连手中的帕子掉了都未察觉。
临走时,黛玉倚门相送。晚风吹起她月白的裙裾,像一枝风中的玉簪花。贾琮走出老远回头,见那抹清瘦的身影还立在暮色里,竟有些舍不得走了。
回到宁国府时,皎月己上中天。贾琮着怀中的络子,忽然对侍立的清荷道:"去开我的私库,把那架周朝的蕉叶琴给林姑娘送去。"他顿了顿,"就说...此琴只有在林姑娘手上才能不被埋没。"
清荷抿嘴一笑,应声去了。月光洒在庭前的石阶上,明晃晃的像铺了一层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