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盐政新篇

2025-08-24 1415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三日,钦差大臣李石与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抵达扬州。

八大盐商、部分官员及其党羽尽数下狱,家产抄没。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盐引地契被登记造册,充入国库。扬州百姓拍手称快,街头巷尾都在议论——

"听说了吗?汪家那位老爷,昨日在牢里撞墙自尽了!"

"活该!这些年他们抬高盐价,把盐价炒的和房价一样,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衙门公堂上,李石端坐主位,纪纲冷眼旁观,贾琮则抱剑立于一侧。盐商们面如死灰,跪地求饶,却再无翻身之机。

盐案尘埃落定后,林如海与贾琮在书房密议。

"琮哥儿,你这招真是妙啊。"林如海抚须笑道,"拿下江南守备,他们便如瓮中之鳖,再无反抗之力。"

贾琮摇头:"姑父过誉了,审判之事由李老和纪大人负责,侄儿不过是执行皇命。"他顿了顿,"倒是后续盐政整顿,需姑父多费心——新盐场选址、运输渠道、官盐贩卖、官吏调配,都需尽快定夺。"

林如海颔首:"此番事了,我也该回京复命了。贾家有你这样的后辈,实乃幸事。"

贾琮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张绢纸:"姑父,侄儿这有一张海盐提纯的方子,或可助姑父再添政绩。"

林如海接过细看,越看越是惊讶:"这……竟能去除苦味杂质?若真可行,天下百姓都能吃上干净的盐了!"

"姑父大可一试。"

两日后,扬州郊外新辟的盐场上,灶火熊熊。

工匠们按方操作:海水经沙滤、多道清洗、蒸煮、结晶,最后得到的盐粒雪白细腻,再无往日的苦涩。林如海拈起一撮尝了尝,眼中精光大盛:"好!每月若能产两万斤,便是大功一件!"

当日,他便写下奏折:

> **臣林如海谨奏:**

> 扬州新盐场试用新法,所产之盐色白味纯,较旧法增产三成。若推广全国,岁入可增百万两……

奏折快马加鞭,将奏折和新制的盐首送京师。

盐商虽己伏诛,但江南的暗涌并未停息。

夜深人静时,贾琮在院中练枪,忽听屋顶瓦片轻响。他佯装未觉,待黑影逼近,突然反手一枪——

"叮、叮、叮!"

几枚淬毒飞镖被击落在地。

一名黑衣人从黑暗的墙角处走了出来,大笑地说道。

“你己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虽然你躲过了三枚银色的飞镖,但是你没有躲过那枚黑色的毒镖,因为黑夜给了黑色最好的伪装”

“如果你这么自信,那么你的速度就应该再快一些,而不是在这里嘤嘤狂吠。”贾琮左手轻抬,左手赫然夹着一枚黑色的飞镖。黑衣人大惊,想要逃走。

但为时己晚,贾琮身形如电,瞬间来到黑衣人身后,右手长枪己抵住其背心。

“谁派你来的?”贾琮声音冷冽,如寒风穿骨。

黑衣人面色惨白,却咬紧牙关不语。

贾琮冷笑一声:“哼,以为不说就能保住性命?你以为你的主子能救你?”

黑衣人眼中闪过一丝挣扎,终究还是选择了咬碎牙齿内的巨毒。

他俯身搜检,也未能从黑衣人身上搜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贾琮目光如炬,凝视着黑衣人的尸体,心中己有了计较。他深知,这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幕后黑手还隐藏在暗处,伺机而动。

他转身,步入书房,提笔疾书,一封密信跃然纸上。信中,他详细描述了黑衣人的出现、交锋以及最后的自尽,并附上了自己的分析和推测。随后,他唤来亲卫,将密信封装好,嘱咐其快马加鞭,送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