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风起江南

2025-08-24 2207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佑平九年二月二十八,御书房内,鎏金烛台上的火光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将佑平帝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窗外二月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拍打在雕花窗棂上发出簌簌声响。戴荃跪伏在冰凉的青金石地面上,双手捧着一封铜漆密封的密信,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皇上,江南六百里加急,林如海大人密信。"

佑平帝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朱砂笔尖在奏折上晕开一点猩红。他缓缓抬头,目光如刀:"密信可完好?"

"回皇上,奴才己查验,密信是随着安徽道御史的密函入京。"戴荃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只是...递信的驿卒刚到通政司就吐血而亡,太医说是中了慢性剧毒。"

皇帝瞳孔骤然收缩。他放下朱笔,指尖在龙案上敲出沉闷的声响:"呈上来。"

戴荃膝行上前,将密信高举过顶。烛光下,铜漆封印上隐约可见暗红色的指印。佑平帝接过信笺时,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啪"的一声脆响,铜漆碎裂。展开的宣纸上,字迹虚浮得几乎难以辨认:

> 臣林如海谨奏:

江南盐政败坏,八大盐商勾结江南守备,官兵假扮水匪劫掠官盐,再以私盐倒卖,获利千万。臣屡次弹劾,却遭盐商反诬,去岁,府里来了一个刘神医,原以为身体好转可以继续未皇上分忧,玩完没想到,如今病体难支,恐时日无多。恳请陛下速派能臣接手盐政,彻查此案,否则江南财税根基将毁于一旦……

信是林如海亲笔所写,字迹己见虚浮,显然病势沉重,

“这群不要命的盐商,真是骑到朕的头上来了,好啊。。。。。。。”

“戴荃,传太师和宁安伯来御书房,快!”

这一日,贾琮正在骁骑营校场操练新兵,忽见王猛疾步而来,面色凝重。

“三爷,皇上急招。”

贾琮急忙出营,打马往皇宫而去。

到了皇宫 ,御书房外,贾琮便被内侍领了进去。到了书房内,贾琮看到次辅李大人己经在了。“臣,贾琮叩见皇上!”“平身吧,过来看看这份密折”“额。。。。。。”贾琮看了看次辅李石,见其点点头,贾琮才打开看。看完贾琮也是额头紧锁,形势危急,扬州盐政危急,姑父林如海生命危急,江南的形势危急。贾琮指节捏得发白,眼底寒意凛冽。

林如海若倒,黛玉在这世上便再无血亲。

**御书房内,佑平帝面色阴沉。**

贾琮与次辅李石肃立阶下,殿内烛火摇曳,映得帝王眉宇间阴影更深。

“江南盐税乃国库根本,江南富庶是我朝发家的根本绝不可乱。”佑平帝冷声道,“林如海忠心耿耿,如今病危,朕不能坐视不理。”

李石拱手道:“陛下,当务之急有三——**一要夺回江南守备军权,重新布防江南,稳定形势。二要彻查盐税亏空,查抄不法盐商,重新建设江南盐政,开盐场,疏通运输渠道,保证全国食盐的安全,稳定市场。三要救治林如海,稳定官员的心。”

贾琮沉声道:“臣愿请命南下,林如海乃臣下姑父。”

佑平帝抬眼看他:“你有何谋划?”

贾琮眸光锐利如刀,缓缓道:

1.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臣以“祭祖”名义先行金陵,再转道扬州,避免打草惊蛇。

2. **救治林如海**——随行带上太医院圣手,务必保住林如海性命。

3. **骁骑营暗中南下**——精锐化整为零,潜行至扬州,待时机成熟,一举拿下江南守备。

4. **收集罪证**——盐商与守备勾结的账册、书信,必须拿到实证。

5. 再由李大人和锦衣卫纪纲大人持圣旨入江南,以雷霆之势查抄不法盐商,整顿盐政。

6.李大人和林如海及朝廷官员重新建设江南盐政。

佑平帝沉吟片刻,拍案道:“准!”

贾琮再拜后,退出御书房。

贾琮来到骁骑营,立刻密令王猛调集八百骁骑营精锐,分批次南下,在扬州城外密林集合扮成山匪。骁骑营其余将士按原计划操练,多插旗帜,迷惑盐商及背后大佬在京城的眼线。

安排好骁骑营的事宜后,自己则去荣国府向贾母辞行,只说“回金陵祭祖”,晚些时候就出发。

贾母低头思考了一会,只嘱咐道:“路上小心,早去早回,府里有老身在,便不会有事,你且安心。”

出了荣庆堂,贾琮脚步一顿,转向黛玉住处。

黛玉正在窗前临帖,见他来了,微微一怔:“三哥哥怎么这时候来了?”

贾琮沉默片刻,道:“我要南下金陵祭祖,特来辞行。”

黛玉敏锐地察觉他神色有异,轻声道:“可是出什么事了?”

贾琮看着她清澈的眸子,终是缓了语气:“无事,只是族中有些旧务需处理。”顿了顿,又道,“林妹妹……近日可有收到姑父家书?”

黛玉指尖微颤,低声道:“父亲上月来信,只说公务繁忙,让我不必挂念。”她抬眼,“三哥哥为何突然问起?”

贾琮微微一笑:“随口一问。妹妹保重,我很快回来。”

说罢,转身离去。

黛玉望着他的背影,心中莫名不安。

回到东府贾琮的行李,晴雯和清河己经准备妥当了。两个丫头十分不舍。

“只是去几天就回来,别担心,我走之后东府紧闭大门,守好府里的安全。”

“是。”

“周五走”贾琮策马扬鞭,领着亲卫离府而去。

方便的书友点点为爱发电,点点催更,把书本添加到书架,方便各位书友,靓仔们找到回家的路,感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