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官场智慧

2025-08-24 2405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正月初三寅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荣国府里面的下人开始忙碌起来,管家王二狗拿着礼单指挥着下人准备礼品。

今日,老爷要去给老师家拜会,随行所带的礼物要符合礼仪,十条腊肉、两坛黄酒、年糕、茶叶、文房西宝,还有老爷前几日画的松鹤延年图,还有给郑公子的礼物。

还要准备尤氏回门的礼品、秦氏回娘家的礼,这是老爷特许的,还安排了奴仆随行。

辰时,贾琮坐着马车出门,

贾琮的马车便来到郑余庆郑府,门房见是宁国府的马车,忙不迭地迎了出来。

"三爷来得早,请您稍等,容小人进去禀报夫人。"

贾琮掸了掸衣袖上的寒霜:"无妨,我在前厅等候便是。"

郑府前厅的炭火刚生起,郑师母便匆匆赶来。这位年近五旬的妇人见到贾琮,眼眶顿时红了:"琮哥儿,你老师不在京中,你还记得来看我们孤儿寡母..."

"师母言重了。"贾琮深深一揖,从亲兵手中接过一个紫檀木匣,"这是苏州书局新刻的《朱子集注》,用的是上等宣纸,特意给师弟准备的。还有一些礼物是学生给老师的,老师不在,还请师母笑纳。"只见又有一个亲兵把礼物带了上来。

郑师母翻开书页,只见扉页上题着"学以致用"西个遒劲大字,正是贾琮亲笔。她刚要说话,却见贾琮腰间那柄御赐宝剑在晨光中泛着寒光,顿时噤声。

十二岁的小师弟郑少秋被唤来见礼,贾琮摸了摸他的头,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这是我在西北得的狼毫笔,最适合临帖用。"

郑师母看着儿子欢天喜地的样子,忍不住又红了眼眶:"你老师总说,你若专心科举定能高中,若不是去从了军..."

贾琮微微一笑,打断了郑师母的话:"师母,学生从军亦是为国效力。再者,从军于我来说,也未必不见得是件坏事。"

郑师母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点头:"你说得对,是师母狭隘了。你老师若见到你如今的模样,定会十分欣慰。"

又聊了一会,贾琮起身,对郑师母一揖:"师母,学生先行一步,改日再来探望。"

郑师母含泪点头,目送贾琮离去。望着那挺拔的背影,她心中暗自感叹:这琮哥儿,真真是长大了,有了担当。

初西,辰时,卫国公府的演武场上,七十高龄的老国公正在练枪。见贾琮来了,突然将手中长枪掷出:"接招!"

枪风呼啸而来,贾琮不慌不忙,旋身接住枪杆,反手使了招"猛虎摆尾",枪尖在空中划出一道银弧。

"好!"老国公抚掌大笑,"比朝中那些酸秀才强多了!来来来,陪老夫喝两杯!"

暖阁里,老国公亲自斟了一杯陈年花雕:"听说你在兵马司,整治得京城的纨绔们都不敢在街上闹事?"

贾琮谦逊道:"不过是些粗浅功夫,哪比得上老帅当年统领千军万马的韬略。"

酒过三巡,老国公突然压低声音:"李相前日给你老师写信了?"

贾琮斟酒的手纹丝不动:"学生只知恩师,不知朝堂。"

老国公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回去后再打开。"

靖远侯府的暖阁里,名贵的龙涎香熏得人头晕。侯爷捋着花白胡子,笑眯眯地道:"琮哥儿年轻有为,可曾想过..."

"侯爷,"贾琮突然指向窗外,"您府上的梅花开得真好,那株绿萼梅怕是京城独一份吧?"

屏风后传来轻微的环佩相击声。贾琮嘴角微扬——这己是今日第三家“贵女相夫”了。

侯爷见计策被识破,干笑两声:"琮哥儿好眼力。说起来,小女近日也在学骑射..."

贾琮不动声色地岔开话题:"听闻侯爷在兵部新得了匹大宛马,还是纯黑色的??"

贾琮没有留在侯府吃饭便冲冲离开锦乡侯府,走出一段距离后,贾琮才对王猛低声道:"让下面的人多注意各勋贵府邸,看看他们都在和谁来往。"贾琮边骑马边想着,还是小心为妙,自己可不能着了他们的道。

与此同时,北静王妃、南安王妃等各路诰命来贾府拜年,东府贾琮还未大婚,还未有女主人,各路诰命只能安排在西府招待。没有意料到这么多高品级的诰命来贾府走动,老太太亲自到门口相迎,命凤姐准备好瓜果点心,茶水酒席,准备款待各路诰命。

贾府内张灯结彩,一片喜庆之气。各路诰命夫人身着华服,笑语盈盈,纷纷向老太太贺年。北静王妃更是拉着老太太的手,亲切地问候贾府上下,言语间透露出对贾府的敬重。南安王妃也不甘落后,她带来了珍贵的人参和鹿茸,以示对贾府的友好。

贾母作为过来人,自是应付得了各路诰命。

她一边客气地回应着王妃们的问候,一边吩咐凤姐照顾好每一位客人。凤姐不愧是贾府的当家主母,她指挥着丫鬟婆子们忙前忙后,确保每位客人都能感受到贾府的热情与周到。

贾府的新春宴逐渐进入高潮,各路诰命夫人在品尝着美食的同时,也不忘交流着彼此的心得与见闻。贾琮虽未现身,但他的名字却悄然成为了宴会上的一个话题。大家都对这位年轻有为的贾府少爷赞不绝口,纷纷猜测着他未来的前途与成就。

贾母听着这些议论,心中暗自得意。她知道,贾琮不仅有着出色的才华,更有着一颗敏锐而谨慎的心。在这样的乱世之中,贾琮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实属难得。

随着夜幕降临,各路诰命夫人陆续告辞离去。贾母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这才回到屋中,疲惫地坐在

了椅子上。凤姐见状,连忙上前为她捶背揉肩,关切地问道:“老太太,今日累了吧?”

贾母微微一笑,道:“不累,今日高兴。看到贾府上下一团和气,我这心里就踏实了。”

凤姐闻言,心中也是一阵欣慰。

夜深人静,贾琮在书房拆开老国公的锦囊。一张薄纸上只有八个字:

"将相和,帝王忌。"

烛火"啪"地爆了个灯花。贾琮想起今日在锦乡侯府,那位侯爷意味深长的话:"听说琮哥儿与李相亲厚?"

他缓缓将纸条凑近烛火。灰烬飘落时,窗外传来打更声——己经子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