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辰时。**
五城兵马司校场上堆满了米面粮油,一百多头肥猪、五十头肥羊被按在条案上宰杀,热气腾腾的血水在雪地上洇出暗红的痕迹。兵丁们排着长队,个个伸长了脖子往前看,脸上掩不住的喜色。
"张老三!"书吏扯着嗓子喊,"米两斗、面一袋、油五斤、猪肉十斤,五斤羊肉!"
张老三是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闻言搓着手上前,接过沉甸甸的布袋时,手都有些抖:"这...这么多?"
负责分发的王猛笑骂:"怎么,嫌多?那还回来!"
张老三连忙抱紧袋子,咧嘴笑道:"哪能啊!俺家那小子馋肉馋半年了,这回可算能过个肥年!"
队伍里顿时哄笑起来。
"李老西!"书吏又喊,"你家人口多,再加半扇排骨!"
李老西是个精瘦的汉子,闻言眼眶都红了,低声道:"俺娘病了小半年,正需要补补..."
贾琮站在台阶上,目光扫过名册,对王猛低声道:"西城有个叫刘大柱的,老娘瘫在床上,多给五两银子。"顿了顿,"别声张。"
王猛点头,悄悄在刘大柱的袋子里塞了锭银子。刘大柱接过时一愣,捏到硬物,抬头正对上王猛使的眼色,顿时明白了什么,朝贾琮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眼眶发热。
**午时,户部衙门。**
户部侍郎崔明德翻着五城兵马司的账册,眼睛越瞪越大:"贾大人,您这...五城兵马司今年竟盈余五十万两?"
贾琮慢条斯理地品着茶,闻言抬了抬眼:"三十万两己送入内库,剩下的..."他放下茶盏,"崔大人要不要查查账?"
崔明德干笑两声,额头渗出细汗:"不必不必。只是其他衙门都在哭穷,怎么偏偏..."
"因为他们克扣兵饷。"贾琮突然冷了脸,"我的兵吃饱穿暖,自然肯卖命。崔大人若感兴趣,不如去看看兵马司的账?每一笔支出,都清清楚楚。"
崔明德讪讪地合上账册,心里却翻江倒海——五城兵马司往年都是伸手要钱的衙门,今年竟成了缴税大户?这贾琮,到底是何方神圣?
---
**养心殿内,未时。**
佑平帝看着内库新入库的三十万两白银,难得露出笑意:"贾琮倒是个会办事的,今年内库的银子很充足,让皇后把往年欠下的赏赐发下去。"
戴权凑趣道:"可不是,听说今年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个个都领到了丰厚的年礼,看得奴才都想去五城兵马司呢!明年五城兵马司定是个香饽饽,怕是会有不少当兵的削尖了脑袋往里挤。"
皇帝忽然敛了笑容,沉吟片刻:"传旨,赏贾琮御酒十坛、蜀锦十匹、宋锦十匹。"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奏折,"再赏赐一些金银果子给他。"
戴权会意,躬身退下。金银果子看似是赏赐,实则是皇帝对贾琮的暗示——来年,还要继续"结果"。
**申时,宁国府。**
赏赐的御酒、锦缎被整齐地摆在前厅。贾琮扫了一眼,对清荷道:"送一半到西府老太太处,让她老人家开心开心。"
清荷抿嘴一笑:"爷真是孝顺,我这就去。"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看着堆满桌案的御赐之物,笑得合不拢嘴:"琮哥儿有心了,这么好的东西还惦记着往西府送。"
王熙凤摸着光滑如水的蜀锦,啧啧称奇:"这料子,怕是宫里娘娘都未必有呢!"
邢夫人酸溜溜地道:"东府如今倒是阔气了..."
贾母瞪了她一眼,转而笑道:"既然琮哥儿送来了,咱们也不能亏待他。鸳鸯,去把我那对羊脂玉镯拿来,给琮哥儿送去,就说是我赏他未来媳妇的!"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黛玉正在一旁吃茶,听到这话,险些呛到,耳尖悄悄红了。
贾琏凑过来,低声道:"林妹妹,你怎么脸红了?"
黛玉轻瞪他一眼:"二哥哥胡说,是屋里炭火太旺了。"
贾琏嘿嘿一笑,也不戳破,心里却琢磨着,改日得找贾琮喝两杯,探探口风...
夜色渐深,宁国府的书房里,贾琮看着桌上御赐的金银果子,嘴角微扬。
晴雯端来热茶,好奇道:"爷笑什么?"
贾琮拈起一枚金果子,在烛光下细细端详:"我在想,明年该怎么让这'果子'结得更多,更好。"
窗外,爆竹声零星响起,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