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年关,庄子整顿

2025-08-24 2452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贾府度过困境后,都低调了些许。

腊月二十三,小年刚过,宁国府前院便热闹非凡。天刚蒙蒙亮,各庄子的车队便陆续抵达,车辙在积雪上压出深深的痕迹。贾琮披着狐裘站在廊下,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氤氲。

"二爷,黑山村的到了。"王猛哈着白气来报。

贾琮抬眼望去,只见十几个庄户正忙着卸货。笼子里的鸡鸭鹅扑腾着翅膀,发出嘈杂的叫声。最引人注目的是几个壮汉抬着的木笼,里面关着一头活狍子,湿漉漉的眼睛惊恐地张望着。

乌进孝搓着手上前,脸上堆满谄笑:"二爷,今年天寒,收成实在..."

贾琮接过账册,修长的手指在纸页间翻动。他的眉头渐渐皱起:"三年前收鹿二十只,去年十五只,今年就八只?"声音不轻不重,却让乌进孝的后颈渗出冷汗。:“那么明年是不是要报亏空,我们给你钱?”

"回二爷,今年山里闹狼灾..."乌进孝的辩解被贾琮抬手打断。

"那这个怎么解释?"贾琮从袖中抽出一张地契,"你儿子在城南置办的宅子,用的可是宁府的银子?"

院中的嘈杂声戛然而止。

王猛一个箭步上前,反剪住乌进孝的双臂。这个平日趾高气扬的庄头顿时如泥,膝盖重重磕在青石板上。

"二爷明鉴!小的冤枉啊!"乌进孝的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

贾琮冷笑一声,脚尖挑起地上的钱匣。白花花的银子滚落一地,在雪地上格外刺目。"账上记着八千两,这里只有五千两。"他蹲下身,捏起一块碎银在乌进孝眼前晃了晃,"剩下三千两,是喂了狼还是养了外宅?"

周围的庄户都屏住了呼吸。有人悄悄往后缩,却被亲兵按住了肩膀。

"拖去顺天府。"贾琮起身掸了掸衣袖,"告诉府尹,我要他吐出每一文贪墨的银子。"

待乌进孝被拖走,贾琮招手唤来李成柱。这个十七八岁的亲兵是他在边关救下的孤儿,最是忠心耿耿。

"狗儿,从今日起你接管庄子。"贾琮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庄户都竖起了耳朵,"记住三条:其一,包产到户,佃农留七成收成;其二,开春发放新粮种;其三庄子上喂养鸡鸭鹅,田里面可以养一些螃蟹和鱼..."他指了指刚卸下的年货,"今日就带十车米粮、五车肉食去庄子,让大伙过个好年。"

有个胆大的老农颤声问:"二爷,当真给我们七成?"

贾琮点头:"不仅如此。来年养出肥猪,要阉过的猪,府里高价收购。"他顿了顿,扫视众人,"但若有人学乌进孝..."

"不敢不敢!"庄户们连连摆手,眼中却闪着希望的光。

午后,秦可卿带着瑞珠等丫鬟在前厅清点年货。她今日穿着杏色袄裙,发间只簪了支白玉钗,却衬得肤若凝脂。

"这鹿肉要腌起来,熊掌得用冰镇着..."她正吩咐着,忽见贾琮进来,忙迎上前,"叔叔来得正好,这些山货..."

贾琮的目光在堆积如山的年货上扫过:"挑最好的送西府。"他取下挂在墙上的弓箭,"这张虎皮给老太太做褥子,野鸡给姑娘们解馋。"

尤氏拿着账本过来,轻声道:"今年收成虽不如往年,倒都是稀罕物。"

贾琮忽然蹲下身,从角落里提出个竹筐:"这个单独放着。"掀开盖子,一股松木清香扑面而来,竟是满满一筐松茸。

秦可卿会意一笑:"是给林姑娘的吧?听说她往年入冬后总咳嗽,不过,今年却是没有咳过。"

"嗯。"贾琮的耳尖微不可察地红了红,"她懂药理,知道怎么用。"

酉时三刻,十来个挑夫抬着年货往荣国府去。贾琮骑马在前,黑色的斗篷在雪中翻飞。路过沁芳斋时,他特意放慢脚步,果然看见黛玉正在窗前煮茶。

"表妹。"他轻唤一声。

黛玉抬头,见是他,忙放下茶匙走到廊下。寒风吹起她鬓边的碎发,显得小脸血色不足。"琮三哥这是..."

"送些年货。"贾琮从马鞍上解下个青布包袱,"这个给你。"

紫鹃接过包袱,黛玉刚要道谢,却见贾琮己经走出很远了,只在雪地上留下一串脚印。

回到屋内,黛玉解开包袱,竟是整套崭新的《本草纲目》。书页间夹着张字条,上面铁画银钩地写着:"听闻妹妹往年入冬总会轻咳,松茸可入药。另附炮制之法于末卷。"

紫鹃笑道:"琮三爷真是有心,这书怕是跑遍京城才寻到的。"

黛玉轻轻着书页,忽然发现某处夹着片晒干的银杏叶。叶脉上还用蝇头小楷题着:"愿君康健。"

窗外,雪落无声。黛玉的指尖抚过那行小字,忽然觉得胸口暖暖的,连冬日寒气都消散了几分。

此时荣庆堂里欢声笑语。老太太看着摆满厅堂的年货,笑得合不拢嘴:"琮哥儿就是周到,连我老婆子爱吃的野鸡崽子都记得。"

凤姐凑趣道:"老祖宗您看,这熊掌多肥。我让厨房用火腿炖了,保准比年下那些海味强。"

三春姐妹围着那筐山核桃、榛子、松子叽叽喳喳。探春捡起个核桃在手里转着:"二哥哥准是记得林姐姐爱吃这个。"

正说着,宝玉满头大汗地跑进来:"林妹妹呢?我得了好茶..."话未说完,看见满屋子年货,顿时蔫了,"原来琮三哥都送来了..."

贾母搂着他笑道:"你琮三哥送的是年货,你送的是心意,岂可混为一谈?"

王夫人看着这一幕,手中的佛珠转得飞快。她悄悄对周瑞家的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地退出厅堂。

周瑞家的穿过回廊,恰好遇见平儿捧着个锦盒往沁芳斋去。

"这是什么?"周瑞家的拦住她。

平儿福了福身:"琮二爷单独给林姑娘的干果,我们奶奶让我送去。"

周瑞家的盯着锦盒,忽然压低声音:"听说乌进孝在牢里..."

"妈妈慎言。"平儿打断她,"这些事自有爷们操心。"说罢快步离去。

是夜,贾琮在宁府书房批阅公文。晴雯端来参汤,见他盯着窗外出神,不由问道:"爷想什么呢?"

"我在想..."贾琮轻叩桌案,"乌进孝这类人该坐不住了。"

窗外,一轮冷月高悬。宁荣街的积雪映着月光,白得刺目,仿佛能照见所有藏在暗处的污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