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沸腾山城

2025-08-24 1646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民生路的狂欢近乎癫狂。于学忠刚挤进人群,就被个醉醺醺的美国记者抱住:"将军!你们的坚持赢了!"他认出这是常来采访的《纽约时报》的汤姆,此刻这人胸前挂着的相机上插了面中美两国小旗。

"看哪!于总司令!"有人高喊。瞬间无数双手伸过来,于学忠被抬上黄包车。车夫是个独腿汉子,拐杖敲得地面咚咚响:"老总坐稳!我这条腿丢在枣宜会战,今天就是爬也要拉着您逛遍重庆!"

街角报童的叫卖声刺破喧嚣:"号外!号外!日本投降了!"报纸瞬间被抢光,那孩子被人群抛向空中,铜板像雨点般砸在他脚下。于学忠摸遍口袋,最后把怀表塞进孩子手里——那是张学良在东北易帜时送他的。

"使不得啊长官!"报童挣扎着要还。

"拿着。"于学忠按住他脏兮兮的小手,"去读书,将来建设国家。"话出口他自己都怔住了,多少年没说过"建设"这个词了?

游行队伍拐过都邮街,于学忠突然呼吸一滞。废墟上站着群穿条纹病号服的伤兵,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满脸伤疤。他们用仅剩的力气举起自制标语:"我们没有白流血"。最瘦弱的那个举着的牌子上写着"我是南京保卫战活下来的"。

于学忠跳下车,朝伤兵们郑重敬礼。身后狂欢的人群瞬间安静,接着爆发出更猛烈的欢呼。有个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姑娘冲过来,把刚买的栀子花塞进伤兵怀里,转头就哭成了泪人。

"那是陈医官救过的护士。"李振唐小声说。于学忠想起来了,四年前大轰炸,这姑娘全家遇难,是军医陈思齐从瓦砾堆里刨出她。

军事参议院的庆功宴摆在礼堂。于学忠进门时,正听见徐参议唾沫横飞:"我国军正面战场牵制日军主力,才有今日之胜"

"放屁!"喝得满脸通红的王勇拍案而起,"台儿庄那会儿,你们躲在武汉住口!"于学忠厉声喝止。他早注意到角落里有几个陌生面孔,正埋头记录每句话。

"于总司令!"何应钦的秘书突然冒出来,西装革履与周遭的旧军装格格不入,"部长明晚设宴,请您务必"

"孝侯胃病犯了。"李振唐抢前一步挡开,"医嘱忌酒。"

于学忠借故离席,在走廊拐角撞见通讯处的小赵正烧文件。火光中他瞥见"东北接收计划"几个字。

"慌什么?"于学忠故意加重脚步。小赵吓得一哆嗦,纸灰飞起,露出"杜聿明山海关"等字样。

回到宴席,于学忠发现自己的酒杯被人动过。他不动声色地把酒泼在盆景里。邻座的冯老将军凑过来耳语:"小心点,戴笠的人盯上你了。"老人佯装醉酒,在他手心画了个"张"字。

午夜散席时,于学忠在门口遇见军统的钱耀祖。"于老总,"这人金丝眼镜闪着冷光,"听说少帅旧部在东北很活跃啊?"

"钱特派员,"于学忠系着风纪扣,"胜利之夜,不谈公务。"

寓所的留声机放着《松花江上》。于学忠取出珍藏的东北军花名册,牛皮封面已经斑驳。他翻到1931年那页,密密麻麻的名字里,约三分之一用红笔打了叉。

"钧座,"李振唐端着茶盘进来,"陈医官托人从昆明捎来的普洱茶。"

于学忠示意他坐下,取出两只酒杯。"这杯给鼎芳,"他往地上洒了半杯,"这杯给所有弟兄。"两人默默碰杯,留声机正好唱到"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收音机突然响起播音员激动的声音:"北平受降仪式正式开始"于学忠却仿佛听见了另一种声音——是辽河解冻时冰面的开裂声,是少年时在奉天火车站听见的汽笛声,是张学良在讲武堂操场喊操的口令声。

"振唐,"他忽然问,"要是明天让你选择,回东北还是留这里?"

李振唐的酒杯停在半空:"跟着您。您去哪,我去哪。"

窗外,庆祝的焰火照亮了长江。于学忠取出怀表,弹开表盖。里面是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张学良站在讲武堂台阶上,身后是整队的东北军军官,他自己站在第三排最左边,领章崭新。

表针指向凌晨三点。收音机里,受降仪式的礼炮声震得喇叭嗡嗡响。于学忠轻轻合上怀表,却关不住里面传出的、三十年前的嘹亮军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