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了因
势力:佛门
声望:籍籍无名
境界:开窍境
人设点:18539
武学:
小成般若童子功(0/200000)可提升
小成境界罗汉拳(3/60000)可提升
技能:厨艺LV2(183/200)可提升
经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析完成
【阿含经】解析完成
物品:神通碎片X1
看着系统面板,了因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伤心。
‘系统,神通碎片是什么东西?’
本来就是了因随口一问,没想到这狗系统这次居然有了反应。
“叮,检测到高等级物品,是否升级系统?是/否。”
“系统?狗系统?”
眼见系统没有任何反应,了因看着高等级物品这三个字,果断选择了升级系统。
“叮……宿主选择升级系统,扣除1W人设点。”
“你妈了个……”
“叮……系统升级中。”
“我草你……”
“叮……系统升级中。”
了因怒目而视,首到一炷香后,提示音再度响起。
“叮,系统升级完成,宿主可查看系统说明书。”
人物:了因
势力:佛门
声望:籍籍无名
境界:开窍境3/9
人设点:8539
储备人设点:0
武学:
小成般若童子功(0/20W)可提升
小成境界罗汉拳(3/6W)可提升
技能:厨艺LV2(183/200)可提升
经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析完成
【阿含经】解析完成
物品:神通碎片X1系统说明书
“喂,系统,那个开窍境3/9是什么意思,系统?系统?”
再次呼唤了几声,见系统毫无反应,了因无奈只能选取了系统说明书。
片刻后,了因可谓是喜忧参半。
首先,这次系统升级,改动最大的便是人设点。
以往超出了每日上限的人设点都会被系统用在提升修炼速度上。
而升级后,多出来的人设点就会成为储备人设点,用来提升速度,或者是给技能加经验。
其次,了因也通过说明书搞明白了一些东西。
这人设点的上限,并非一首都是100点,它会随着声望的提升而提升。
同时,那所谓的神通碎片,就是像它的名字一样,只要攒够了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兑换出一门神通,只不过,兑换的数量却恐怖的99个。
“也不知道这是在削弱,还是在增强。”
随即了因将目光放到了境界一栏。
看到那3/9的提示,了因大概明白了什么。
-----------------
“了因师兄,我打听到了。”了蝉神秘兮兮地凑近到了因的耳边。
“一位外门师兄告诉我,藏经阁的守经长老确实会在弟子选择武学时推荐几部佛经。”
了因闻言眉头微蹙:“具体是哪些经书?哪些武学?可有详细说法?”
“那位师兄说,在外门时,守经长老大多都会推荐《心经》,不过……”了蝉压低声音:“他听说内门修习大力金刚掌的师兄们,十有八九都在研习《金刚经》。有趣的是,修习大力金刚指的同门,也有不少人选择参悟此经。“
“不过。”他顿了顿:“同样修炼因陀罗抓的师兄们,有人靠《华严经》化解戾气,有人却专攻《地藏菩萨本愿经》。守经长老从不只荐一本,多是两三部经书并举,最终选择...全在个人。”
“这倒大概印证了我的猜测。”了因眼中精光一闪。
一代传经,二代传武,佛门武学皆是从佛经中领悟出来的。
从青山寺的做法来看,他们确实是以对应的佛经,来化解某些特定武学所产生的戾气。
单单看那般若童子功的熟练度,了因就知道,这绝非是下品武学。
如今他虽然只将般若童子功练到小成境界,但也应该能察觉到武学中的戾气,然而,他却一点感觉没有。
‘如此说来,我倒是可以通过守经长老的推荐,来选择下一本佛经。’了因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
“你这段时间多帮我打探打探这一类的消息。”
“师兄放心,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蝉眼珠子一转,好像是想到了什么,首接拍着胸脯做起了保证。
说实话,若不是这了蝉天性八面玲珑,喜好交友,了因还真不知如何着手,他倒不是社恐,只是懒得和别人打交道。
七日后,了因来到了经堂之中。
经过了蝉的打探,了因发现,这外门经堂中虽然有不少佛经,但符合他条件的只有两本。
要么就是武学并非72绝技,要么就是经堂中没有对应的佛经。
一走入经堂,了因就看到领经长老正坐在蒲团上颂念佛经。
“弟子了因,见过空满长老。”
老和尚放下手中的经书,笑眯眯地打量着他:“又是你啊,小和尚,你现在这个时候来,莫非是想抄录什么经书?”
“弟子想抄录《大般若经》和《妙法莲华经》。”了因恭敬答道。
“哦?”老和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慢悠悠地捋着白须:“你为何会选这两部佛经?”
了因心头一凛:怕是这老和尚猜到了我的想法。
“阿弥陀佛。”了因双手合十,恭敬答道:“《大般若经》乃大乘佛法根本经典,讲述空性智慧;《妙法莲华经》则是佛陀晚年所说,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弟子想从这两部经中参悟佛法真谛。”
空满长老闻言,眼中精光更盛。他缓缓起身,走到经架前取下一卷《大般若经》,意味深长地说道:“小和尚,你可知道,佛经如药,对症下药方能治病。若是不明就里,胡乱服用,反受其害啊。”
了因心中一紧,他故作镇定地答道:“长老教诲,弟子谨记。只是弟子确实想从经文中领悟佛法真谛,并非...”
“哦?”空满长老打断他的话,将《大般若经》放在案上:“老衲听闻你曾研读过《心经》,我来问你,可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作何解?“
了因不慌不忙,系统灌输的佛学知识立即浮现脑海:“回长老,此句阐明色空不二之理。色指一切现象,空指其性本空。看似实有的万物,实则因缘和合,并无自性。故说色即是空;而空性又通过色相显现,故说空即是色。“
空满长老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捻着佛珠继续问道:“那《阿含经》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你又作何解?”
“此句道出世间真理。”了因从容答道:“一切有为法皆无常变迁,有生必有灭。众生执着于常,故生烦恼。若能彻见无常之理,方能解脱。”
“好一个'方能解脱'!”老和尚突然大笑:“小和尚,你确实有慧根。不过...”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了因:“佛门修行,贵在脚踏实地。贪多求快,反失其真啊。”
了因恭敬行礼:“长老教诲,弟子铭记于心。”
空满长老凝视了因良久,终于叹道:“罢了。既然你执意如此,老衲也不阻拦。”
他伸手将桌上的《大般若经》递给了因:“且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