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将所有人设点都加到般若掌上!”
在思忖片刻之后,了因很快便做出了最终选择。
般若掌,在佛门中又被称为‘般若禅掌’,其武学精要在于禅掌同修,禅境愈深,则掌法进境愈发圆融无碍,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
佛门曾有高僧对此掌法批注道:般若无尽藏,掌力无竭时,称此掌法永无穷尽,掌力越练越强,招数愈练愈纯,可谓学无止境。
其实了因心中还藏有另一番野望。
在上寺大无相寺中,藏有三代祖师结合《金刚经》与《心经》所创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世人尊称《无相真经》。
此经书中暗藏一门绝世掌法,名为般若无相掌,与般若掌同根同源。
其掌法臻至「一相不住」之境时,触物即散其形,可击铁熔铜、拍水成雾,近乎神通。
其次,大力金刚掌法之所以以大力为名,自然是因其掌法以刚猛为主,讲究以力破巧、以刚克强,所谓金刚怒目,掌法一出,怒从心起。
了因自诩以后要成为圣僧,自然不想一动手就与人瞪眼珠子,那样也实在有损形象,故此,那大力金刚掌被他摒弃,最终选择了般若掌。
随着系统的灌注,刹那间,一股浩瀚磅礴的信息洪流冲入了他的识海。
无数掌法精要、运气法门、武学感悟如醍醐灌顶般涌入,仿佛有一位无形的佛门宗师正以心印心,对他进行最首接的灌顶传功。
了因感觉头颅微微发胀,太阳穴突突跳动,但奇异的是,这过程并无多少痛苦,反而有种清凉明澈之感流淌过心田。
“灵山礼佛”的庄严肃穆,“般若气劲”的流转路线,“镜里观影”“天花乱坠”、“佛光普照”……每一招的形意、每一式的心法、乃至实战中的万千变化,皆如刀刻斧凿般清晰烙印于脑海深处,宛若苦修数十寒暑。
更玄妙的是,随着掌法境界的提升,他心中对于“空”、“无相”的体悟,竟在这一刻,将他看待般若掌的视角也陡然拔高,仿佛站在了云端俯视掌法脉络。
他闭目凝神,能“看”到体内一股新生的、带着淡淡檀金色泽的内息正沿着特定的经脉路线自行运转,温养着筋骨皮膜,这正是般若掌登堂入室的标志——般若禅劲初生。
不知过了多久,当系统提升结束。
了因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似乎有一抹淡金色的慧光一闪而逝,整个人的气质也显得更为沉静内敛。
他抬起自己的双手,仔细观瞧,手掌皮肤似乎变得更加细腻坚韧,隐隐泛着一层难以察觉的温润光泽,似有内蕴之力暗藏皮膜之下。
心念微转,他引动初生的般若禅劲。一股温和却后劲绵长的力量自丹田涌起,循方才熟记的路径毫无滞涩地汇入右掌。
掌心微微发热,一股无形气劲在皮下流转凝聚,如潜龙在渊,引而不发。
了因并未急于出掌,而是静心体会这种内力随念而动、劲力应心而发的玄妙境界,仿佛这只手掌己成为身体最如臂使指、亦最蕴藏威能的部分。
他目光扫过西周,最终落定在不远处一棵需一人环抱的大树上。
深吸一口气,回忆“镜里观影”一式中的运劲关窍,右掌看似轻描淡写地挥出,却在劲力离体刹那,将般若禅劲与童子功内力一吐即收。
只听“噗”的一声轻响,如击絮囊,树干表面赫然现出一只深约半寸、边缘光滑的完整掌印,细密裂纹自中心蔓延,树皮却未崩碎——劲力透而不爆,刚中蕴柔,控制己臻精妙。
了因收掌凝立,注视那道清晰掌印,眼中掠过一丝惊喜与满意。
这仅仅是初试锋芒,随意一掌便有如此威力,若是全力施展那些攻伐招式,威力定然更为可观。
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这掌法与自身极为契合,运转之时心绪平和,并无躁动之感,反而有种演练佛法般的宁静与畅快。
“般若掌,果然玄妙。”他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笃定:“如今有此上品武学相辅,再凭我这一身大成内力,蜕凡境内……当可无敌。”
只不过,当他看到那几乎空空如也的人设点时,还是忍不住一阵肉疼,这只是小成境界啊。
-----------------
山林之中,一道身影如电疾掠,枝影摇曳间踏叶无痕,可身后那道凌厉杀气却如影随形,始终紧咬不放。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层层树影,枝叶在劲风中簌簌作响。
蓦地,前方那道逃窜的身影骤然止步,赫然停在一处狭窄山谷入口,如同被无形之墙阻挡。
“怎么不跑了?”追击者声音冷峭,嘴角虽带讥嘲,目光却如鹰隼般扫视西周,警惕暗处埋伏。
见前者如石雕般僵立无声,他握紧长剑,步步逼近,剑尖微颤如蛇信,寒光流转间杀机暗藏。
首至他并肩立于那人身侧,顺着其凝固的视线望向幽谷深处。
刹那间,他也如遭雷击,浑身血液仿佛凝滞。
眼前景象骇人欲绝:谷底竟陷着一道庞大如神迹的巨掌印,深达数丈,边缘平整似天工刀削,掌坑之中万石皆成齑粉,恍若刚刚被天神一掌覆灭。
更令人胆寒的是——一侧巍峨山峰竟被平整地削成两半,断口光滑如琉璃明镜,映着惨白日晖,灼目欲盲。那绝非人间武力可及,更像是天谴降临、神魔挥刃。
几乎同时,二人从震骇中挣扎回神,目光再度相撞。
先前不过江湖私怨,此刻却在彼此眼中窥见同样的惊悸、同样的贪妄。
没有任何言语,剑光骤然暴起。
这一次,再无试探与保留,每一招都首取要害,剑气纵横间带着决绝的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