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有故事的黑衣人

2025-08-24 2317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听到了因的话,崔鹏两人的表情可谓是十分的精彩,他们还是第一见如此叛经离道的和尚。

至于那黑衣人亦是神色微妙,不过比起崔鹏二人的震惊,他只是略一沉吟,便接过酒葫芦仰头饮了一口。

“素斋很好,酒,差点。”

“施主此言极是。”了因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若能得天下第一美酒,再佐以小僧的天下第一素斋,那滋味......”说着竟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

“呸……”谷红昭没忍住轻啐一口:“小和尚,你这素斋做的确实美味,但若说是天下第一……”

她本想说“不自量力“,可念及方才大快朵颐之态,话到嘴边又改了口,“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了。”

“方才还一口一个'大师',如今吃饱喝足便唤'小和尚',女施主这脸变得比六月天还快。”了因促狭地眨了眨眼。

了因话刚说完,就见谷红昭小脸‘唰’的一下就红了。

谷红昭闻言顿时涨红了脸,纤纤玉指指着了因,结结巴巴道:“你……你……”

见她窘迫,了因也不再逗弄。

“须知这荒郊野外,既无新鲜食材,又缺上等调料。纵使小僧有通天厨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当真?”谷红昭将信将疑地舔了舔樱唇,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你做素斋真有那么好吃?”

“当然!”了因拍拍胸脯,时刻不忘包装自己。

“小僧这天下第一素斋,除自己以外,至今为止也就只有两人吃过”说着竖起两根手指在众人眼前晃了晃。

“两人?怎么会这么少?”谷红昭惊讶地瞪大杏眼。

“少?”了因佯装不悦地挑眉:“小僧的素斋既然敢称‘天下第一’,又岂是随随便便就能吃到的。”

随即将自己定下的诸多规矩娓娓道来。

当了因说完,谷红昭不出意料的了嘴:“小和尚,你这又是有缘人,又是沐浴焚香的,规矩是不是太多了。”

“多?”了因发出一声冷哼,脸上满是不屑。

随着两人的交谈,先前冷淡的场面也缓和了许多。

黑衣人自始至终都安静的坐在一旁,首到谷红昭一句‘小和尚,你为什么要躺在牛背上看经书啊?’,才见他身形微动。

“经在心头不在纸。”了因突然指向地面的落叶:“你看,叶落不择处,经诵何须正襟坐?”

此番禅语,崔鹏二人听得云里雾里,却见黑衣人眼中却升起一丝兴趣。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经在心头不在纸’‘叶落不择处,经诵何须正襟坐’

这三句佛揭在他心头萦绕,黑衣人凝视着了因身旁那卷泛黄经书,突然沉声发问:“小和尚既然诵读《大般若经》,可曾窥得般若三昧?”

了因合掌浅笑,腕间佛珠轻响:“施主此言差矣。小僧不过是粗通皮毛,哪敢妄言,《大般若经》六百卷,浩瀚如海,小僧所读不过沧海一粟。”

“倒有几分自知之明。”黑衣人微微颔首,忽又话锋一转:“小和尚,我且问你,这‘色即是空’西字,你作何解?”

了因将酒葫芦放在一旁,正色道:“世人常执着于'色空'二字,却不知此中真意。譬如这素斋。”

他指了指地上的碗筷:“食时色香俱全,食毕碗空如也。色空本是一体,何须强分?”

黑衣人瞳孔微缩,追问道:“那‘一切法无所有‘又当如何?”

了因拾起一片落叶,在指尖轻轻转动:“施主请看此叶,看似实在,实则刹那生灭。世间万法,莫不如此。小僧每日做饭、诵经、行路,看似有所得,实则无所求。正如这落叶,不执着于枝头,亦不眷恋泥土,随风而去,方得自在。”

他顿了顿,又道:“《大般若经》讲空性,不是要人否定一切,而是要人看破执着。就像小僧喝酒吃肉,”

说着拿起酒葫芦晃了晃:“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执着于戒律是执着,执着于破戒亦是执着。”

“妙!没想到你一个小和尚居然有如此见解。”黑衣人忍不住击节赞叹:“那'般若无知'西字,你待怎讲?”

了因眨了眨眼:“施主此刻追问不休,不正是'有知'?小僧答得天花乱坠,不也是'有知'?真正的般若智慧,恰如婴儿视物,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不加分别。待到学富五车时,反而不如当初了。”

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圆:“世人求智慧,如逐日之犬,越追越远。不如学这圆圈,无始无终,不增不减。《大般若经》十万偈颂,说到底不过教人放下罢了。”

“教人放下……可放下二字,又谈何容易...”

了因听闻一声长叹,那叹息如秋叶飘零,裹挟着经年累月的沧桑。黑衣人默然伫立,月光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剪影,良久才又开口,声音低沉似古井无波

“小和尚,若有一日,你须在……至亲与师门间抉择,当如何自处?”

了因闻言微微一怔,手中佛珠忽地一顿。

夜风呜咽,卷起几片枯黄落叶在他僧鞋边徘徊不去,似在等待一个答案。

了因垂眸凝视地上落叶,良久才轻摇其首:“小僧...不知。”

“不知?”黑衣人声音陡然锐利,如刀划破夜色:“是不知,还是不敢答?”

佛珠在指间缓缓转过一轮,了因抬首望向天际残月:“施主此问,犹如问鱼'离水当如何'。鱼在水中,不知无水之苦,亦不解离水之乐。小僧未经此劫,如何能妄言抉择?”

“你倒是实在。”黑衣人冷笑一声。

两人这一问一答间,崔鹏和谷红昭面面相觑。虽然他们对佛经一窍不通,但从黑衣人的表现中,他们也能看出了因的回答十分得体。

黑衣人目光如钩,将了因从头到脚细细打量。

“小和尚你多大了。”他突然问道。

了因知道面前这是个很有故事的人,也没多考虑,首接开口。

“小僧今岁方满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