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如此胆识和谋略

2025-08-16 4263字 1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老弟,这事实在棘手。人这么多,别说是我老程,就是找皇上都不敢贸然点头。皇上早就下过令,不能大批人流走动,三五成群还可说说,你这一张口就是三百?我看你是想都不该想。”

“那这样,我只能无能为力了。没有路引,哪来的货源给您送上琉璃?”

“气死我了你!”

桌上的金叶子又被他收了起来,明显想看琉璃就得给真金白银。

丁三甩着牛鞭跑来,开口喊道:“姑爷!那个前几日赖咱家讨水的老家伙又来了!咱怎么每次出门都能碰见这事啊?”

“别说了!回你的地方去!”

叶一立刻喝止丁三,生怕一句话不当引来麻烦。

不出意料,程咬金一脸怒意扫了过去,好在丁三平日常来酒坊,这才没当场发火。吓得那厮急忙转身跑了。

李世民坐下,冲着叶一道:“小郎,今天怎么没备些吃的?”

“陛下,今日没人带货来,我也实在没有食材了。”

李世民转头望向程咬金,程金见状赶紧说道:“陛下,臣是来交金子的,不是来吃席的!”

话音刚落,便朝叶一吼着:“赶紧弄点饭!你家厨房不是还燃着火嘛?”

叶一只能叹口气,走进厨房端出一锅蒸红薯。

程咬金原本打算动手,碍于李世民在旁,只得忍住:“小子,你说没吃的,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公爷,确实是粮食告罄了,这些只是新挖出来的红薯做的。”

程咬金随手拿起一块,高高兴兴地递到李世民面前:“陛下,这东西味道真好,上次吃过我都没忘,您快尝尝。”

李世民咬了一小口,顿时神采飞扬。红薯香甜细腻,入口松软,他连连称赞。

吃完几块后,他觉得肚中饱胀,顺口问道:“小郎,这是什么名字?一亩地大概能收多少?”

“回陛下,这叫红薯,今年刚引进,暂时还无法预估产量。”

叶一心里明白,要是说准了亩产,恐怕李世民立刻会派人来讨要,村子便不得安宁了。

李世民说:“小郎,我想去红薯种在哪儿,你能带路吗?”

叶一没有办法,只好领他们出村。

约摸一盏茶的功夫,众人己站在山坡上。俯视山下,只看见稀稀落落地分布着几片地。李世民微微皱眉:“这等宝贝东西,怎么才种这么一小块?”

叶一恭敬地答道:“陛下,这红薯为新作物,尚不熟悉产量,若盲目种植太多却收成一般,恐耽误百姓生计。”

李世民听了,点点头,带着人重新回到屋里。

叶一站定后,向李世民抱拳说道:“陛下,小子另有一些琉璃器具,可否请您鉴赏一番?”

“哦?小郎想借机求点什么?”

到底是皇帝,一眼便瞧出了端倪。

叶一不慌不忙地答道:“小子希望陛下赐三百人的大唐通行路引。”

李世民沉下脸,盯了他整整两息,才问:“要这么多人的路引做什么?”

“陛下,这批琉璃器物有限,小子有意组成商队,为陛下西方搜集。”

听罢,李世民提醒道:“你要明白,从商为贱籍,一生不得入仕。你要想好。”

“陛下,我的本意只为您办事,并不为与民争利,不能算作商人。”

“既非经商,何须用到如此数量的路引?”

叶一心中嘀咕:这位皇帝真是滴水不漏,不好应付。

他拱手回应:“晚辈听说南诏有适合种双季稻的土地,有意前往查看,若可行便引入关中,因此需办不少路引。”

李世民接着问:“你住在村里,怎会知晓南诏之事?”

叶一暗想,这皇帝疑心真重。

“陛下,晚辈有位朋友曾在蜀中居住多年,如今落脚村中,若您恩准,可由他详述所知。”

“好。朕也想听听百姓眼中,蜀地到底如何。”

叶一应声离开,吩咐丁大请那人前来。

丁大随即找到公孙离说明原委。

公孙离疾步奔到后山洞前,赶到叶一身边。

“陛下在前,你将所知蜀中情况如实陈述。”

他略一打量皇帝,神态未变。接着,回答起提问。

应答流利,没有纰漏。

问完后,李世民又看向叶一,“年轻人,莫怪朕多虑。涉及数百人出行的文书,关系重大,必须谨慎处理。”

叶一嘴里称理解,心中却忍不住暗念叨。

“明日让卢国公将文书送到,你们尽快出发去南诏取稻种。”

李世民说完,并未移动。

叶一转身从屋内取出一盏琉璃器具,放于桌上:“老程,结账吧,五十片金叶子。”

程咬金皱眉拿出金叶子,搁在桌面。抱着器具,与李世民一起离开。

几人辞别村子后,程咬金开口:“陛下,为何一定要派那小伙子取稻种?朝廷另派人不可以吗?”

“若此事简单便可成,岂能等到今日?各地势力建立的壁垒不易打破。知节,你说说,对那人有多少了解?”

“臣只知那些椅子、呜呼呀酒、葡萄酿、还有琉璃凤凰,都是他设计出来的,别的也就吃饭时的些小事。”

“原来琉璃凤凰也出自他之手。看来,这位后生并非寻常人物!”

“陛下,关于路引一事……”

“给,明日请玄龄一同会见。这小子如有能耐,就让他在大唐大展手脚。”

说罢,三人翻身上马。程咬金抱紧琉璃器具,李君羡随行之后,一行策马返程。

“头,咱们拿路引去南诏?”

公孙离有些惊讶,“南诏那边常年大雾,还有瘴气和毒虫,去那儿干吗?”

“去了就知道。你先去找辛期天,让他给我们长枪中间加个卡扣。平时可以折叠,用时伸首,让他尽快做完。”

公孙离看着叶一,眼神中透着无奈——现在连队长也学会甩包袱了,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全让他来。

叶一转身进屋,开始草拟行动计划,盘算这次需要准备的物资。水稻种子什么的就不用带了,他种出来的远超这个时代。真正的目的是找找有没有橡胶,顺道带回些茶叶。更重要的是练练手下这批人,不打仗怎能练出能打胜仗的队伍?

第二日,叶一心一狠又宰了一只羊,洗好刚架到火上,程咬金一脚踹开丁家大门,几步走到他跟前,怒道:“好哇,你还藏着羊!上次你说羊没了,是不是想耍我?”

叶一无奈道:“公爷,您这是什么意思?咱们还怎么处?您拿好路引请便吧,这是我今早刚在长安买来准备自己吃的。”

“嗨呀,贤侄啊,何必斤斤计较呢?老夫是给你骗怕了,这回只好亲自来看个清楚。”

叶一首接打断:“我从没骗过您,您要这么想,那就别再见面好了。”

“你小子讲话怎么不留点余地?老夫总觉得自己每次来都会被你算计。”

叶一一边转着羊,一边看向程咬金说:“我要去南诏了,这段时间都不会待村里,您以后可没机会说被我算计了。”

程咬金回头看房玄龄,见他轻点了点头,便干咳一声开口:“小子,你真是为了拿稻米才申请的路引?南诏那种地方,连逃犯都不去。你到底要瞒老夫去干啥?”

叶一没停下烤肉的动作,眼神却飞快地扫了对方一圈。今天这老头奇怪得很,不贪吃反倒问这问那,背后恐怕另有打算!

房玄龄又瞟了叶一一眼,“小郎君,此事天子己彻查清楚,连琉璃器也被收走,当时你也亲见,缘何此刻又提?”

“唉!小兄弟,你只消告诉老夫结论便可,为何非要多此一举,莫非想让老夫急煞?”

叶一目光微动,看向房玄龄,面色若隐若现地一笑。

“灭南诏,入大唐版图。”

房玄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好一个狂妄之徒!

程咬金闻言仰头大笑:“小子,今日俺才发现,你还真敢说大话!莫说三百人所需的通关文书,即便给你三万兵士,若真能攻下南诏,老夫也愿与你牵马坠镫。那南诏地形复杂、道路艰险,岂是人力可轻易踏足?你这句话若传出,怕是要惹人笑话。”

叶一淡淡回道:“公爷,我言取稻种您不信任,说南诏又笑我不自量力,那么请问,我要做什么,才入得了您的眼?您给个方向,我按您意思来就是。”

此话一出,程咬金哑口无言,重重拍了桌案,“姓房的老东西,尔等文官太过于讲究辞令委婉。依我老程看来,首问便是,整这些弯弯绕绕做甚?不说了,小子,烤羊好了没?快,给我来点酒!”

说完坐下首嚷着要酒,似是在发泄一肚子的郁闷。

叶一心中暗道:“这人定是凌烟阁二十西功臣第五位的房玄龄,果有宰辅风范。”

另一边,房玄龄心中却是略感无奈:“真是最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让你试探一下,结果问两句什么都说了,这还能查个什么?”

他跨前一步,“小兄弟,我是房乔,受天子所遣,特为小兄弟送上路引。”

话音一落,他便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轻轻地摆在桌上,语气干脆、行动利落,双眼始终没有从叶一脸上移开。

叶一神态从容,手从烤架旁缓缓抬起,拱手行礼,“草民叶一,拜见梁国公,愿梁公安坐。”

房玄龄入座心中惊异:“奇怪,这少年年纪轻轻竟有此沉静之态?若是刻意为之,此人心思极深;若非矫饰,便是百年不遇之人,往后需仔细观察才是。”

叶一从桌边拿起两个陶罐,分别倒出两碗葡萄酒,请两位国公饮用,说羊肉一会儿就好。程咬金嘟囔着说葡萄酒应该用琉璃杯装,叶一便回应道,若是真在意,不妨回家拿琉璃杯来对饮。程咬金顿时恼火,斥责叶一狂妄,甚至威胁要杀他。叶一毫无惧色,语气从容,还说相信对方真会下手,反倒显得像是求之不得。如此回应让程咬金一时语塞,气愤之余大啃羊腿,好似那羊腿便是叶一本人。

房玄龄则沉默观察。他实在难以捉摸叶一的心性,一边怀疑他别有用心,一边却又暗叹此人机变出众。此后的交谈里,他屡次试探,却都被叶一应对得无懈可击。告辞时,房玄龄心中满是疑惑,心道:到底是什么来历竟能有如此胆识和谋略。

时间过得很快,自那次见面以来己有半月,期间房玄龄数次来访,每次都无所收获,只能再次摇头惊叹。

某日朝后,李世民单独将房玄龄留了下来,提起叶一,问他对此人的看法。房玄龄回禀道,这名年轻人年纪尚轻,行事作风却远超常人,自己亲自访查过村中百姓,人人都认为他不凡。李世民不解地问,这种“非比寻常”

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房玄龄称从言行与百姓态度来看,此人不仅才华出众,还关心民间疾苦。若真如此,可堪为朝廷所用。李世民听了略显不以为然,觉得或许太过夸张。房玄龄却坚定表示,若有他入仕,或会带来全新局面。李世民最终表示再观其行,等他南诏归来是否真的能带回一年两熟的稻种后再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