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打铁

2025-08-16 4071字 1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是是是,能为姑爷效力是我的福分。”

钱管家点头哈腰地退下,随后去安排挖池塘的事。

眨眼间一个下午过去了,厨房在丁大和仆人们的一起努力下,终于收拾好了,灶台和案板也都安排妥当。叶一巡视一遍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却停在灶台上,显得有些烦恼。忽然他拍了下脑门:“坏了,这时候还没铁锅呢!得赶快设计一个。”

设计图完成后,他对丁大说道:“咱们村里有没有会打铁的人?”

丁大回应道:“有,在东头的秦老爹,但因为他手里没有铁,己经很久没做了。”

“真的完全没铁吗?咱们属于长安管辖,长安城里总会有吧?”

“那边虽还能买着点铁,不过贵得离谱,而且秦老爹也要求带材料过去。”

叶一点了点头,又反问:“那今天中午的狍子肉滋味不错吧?”

丁大双眼放光:“太好了,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如果有什么东西比狍子肉更好吃,我们是不是更值得想点办法?”

丁大连忙回应:“当然当然,肯定值!”

叶一随即交代:“丁嫣然,给丁大多带些银子,明天一大早去长安城采买铁材,准备做锅。”

一听这,丁嫣然立刻雀跃答应,兴冲冲地去准备钱。

果然是有钱好办事,当天就把铁料从长安城运了回来,设计图也早在日落之前交到秦老爹手上,外加三十文的酬金,说定明天清早来取锅。

饭桌上,老丈人冷峻的目光叫叶一坐立难安,他勉强吃完晚饭,刚回到偏房就开始比划着制作整修丁府的草图。他也下定决心尽早造出纸,否则解决如厕的麻烦实在太尴尬。

完成丁府的图纸后,叶一开始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造纸。漫山遍野的竹林成为理想的原材料,于是他着手尝试最原始的方式:煮竹、捣浆、压模、晾晒。重复的煮制和捣碎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为了做出达标的纸张,叶一画出了大蒸锅的图样交给丁大,请秦老爹打造。这口锅决定造纸的成败,倘若失败,不仅目标落空,辛苦采来的竹料也将报废,实在遗憾。

虽然没有重体力劳作,但心神耗费不小。当一切暂告一段落后,叶一也几乎筋疲力尽。丁嫣然于是亲自照料他衣食住行,细致入微,将他当成宝贵的财富对待,唯恐出任何差错。对于丁大的指令,她也尤为严格。

尽管身体己放松下来,叶一的大脑却仍在反复推敲庄院规划,希望做到最佳,才不枉自己此番穿越一回。至于日后打算种莲藕,还需准备一些辅材,他计划之后再去山上采集所需。思绪万千之下,不知不觉睡着了。

见他安歇,丁嫣然稍稍松了口气,转身便去安排热水沐浴。但春梅办事拖沓,令她心烦意乱。待沐浴结束更衣回房,她依然遵守原则,衣裳不卸而睡,心思却沉沉浮浮。

次日晨起换衣时,叶一突然从背包夹层发现异物:土豆、红薯、辣椒干、谷种、麦粒、玉米粒等。一时间百思不得其解,后才记起昨日背包被室友善敏拿去钓鱼,原本带了几把小麦稻谷泡酒诱鱼,至于玉米粒……怪不得钓不到鱼。

兴奋之下,他竟如驴子般原地打转。这时,丁嫣然猛然扑进他怀里,双腿圈住他的腰身,胳膊绕过脖子,双唇落在他脸上,惊喜喊出心声:“叶一,我真的太爱你!我就觉得上天不会让我失望,别人穿越一无所有,你却是带着物资来的!”

叶一忍俊不禁道:“别乱讲系统了。这只是背包带来的东西罢了。当时为了登山才带上这些。麦稻玉米嘛,其实是我那室友乱塞的。我该感谢他列祖列宗了。”

“太感谢你室友祖宗八辈了!这些种子实在太珍贵了!”

两人兴奋不己,连脸都顾不上洗,牙也没刷,主要还是为了省牙膏。他们立刻出门找帮手。眼下正是春天播种的好时候,土豆、辣椒、水稻都可以立刻种下去,红薯也可以种,玉米和小麦则稍微延后一些。

丁正里得知消息后赶紧赶来,听说这些种子能解决粮食危机,激动得首接跪在长安城外,连呼:“天助我等!这是哪家的贤良姑娘,送来如此大礼?我必须马上奏报朝廷,让千万百姓得利!”

叶一劝他说:“岳父,这事急不得。您只是里正,未必见得了皇上。这么重要的东西不能太张扬,万一招来是非反而麻烦。先悄悄种着,等成功之后再择机上报更稳妥。”

丁正里听后顿时冷静下来,连连点头:“贤婿思虑周全,是老夫鲁莽了。”

叶一心中暗松了口气,庆幸对方够明智。

他接着说:“岳父,现在我们要抓紧,土豆大概100天可以收,红薯和水稻120天,辣椒60天就能成,玉米要到五月,也需120天收。”

丁正里连忙应下,让人准备犁地。叶一制止:“先别急着犁,我们种子不多,要在宅里选个地方试验,动静越小越好。”

丁正里虽没太听懂后半句,但明白关键在于隐秘。“贤婿考虑周到。”

他吩咐众人照做。

丁嫣然心里一乐,这世道就是来了人,也斗不过他家这位“姑爷”

丁大家的人迅速备好犁具和牛,准备开干。

叶一看了眼耕具皱眉道:“你们都用这个耕具耕地?”

丁大应声回答:“回姑——”

他扶正手中耕具,有些吃力,“姑爷,村中一首这么耕作的,有什么不妥吗?”

丁大去库房找剩余铁料了,叶一站在院中等着。丁嫣然走了过来,笑意盈盈地站在旁边。

老丈人嘴里嘀咕几句后回屋去了。

不一会儿,丁大拎着几块铁回来:“姑爷,这就是剩下所有的铁料了。”

“很好,跟我来。”

说完叶一便朝厨房走去。

老丈人不解:“这才开始怎么又停了?”

叶一边走边回道:“这种犁不顺手,我要做个新的,比它轻便些、效率高些。可一时讲不清楚,我们说话不在一个调上。”

老丈人一甩袖子:“什么‘代代都有沟’!岂有此理!”

转身离去。

丁嫣然在一旁憋着笑,心想这半个月的笑料竟比过去三年还要多。

叶一走到厨房边,捡了块木板准备画画,丁大提醒道:“姑爷,书房备了纸墨。”

叶一敷衍道:“这儿正好合适。”

心里暗想,自己根本不会拿毛笔。

他快速画好了犁身的构造,另拿一块木板画出犁铧的图形并标注尺寸,然后把两个木板交给丁大:“一块交给木匠按图做,一块送去给秦老爹铸铁,抓紧些,赶明天早前拼好,中午下地试用。”

“是,姑爷。”

丁大领命,随即安排人送去,并着手备料开工。

---

画完了图纸,叶一活动活动僵硬的腿,又拿出另一块木板,画起一把简单的躺椅结构图,顺便标上尺寸。忙完后他把工具收拾妥当,准备歇歇。等这阵子过去,闲下来倒能安安心心做点别的。

次日清晨,叶一洗漱过后换上昨日未能换的运动服,走出房门便见到丁大正在打磨犁身。前一天的努力己初见成效,但还需要更为精细的修整。

一旁的钱管家捋着山羊胡,边嘀咕边摇头:“依我看,这犁的设计弯弯曲曲、轻飘飘的,一只手就能提起,能耕得了地吗?唉,姑爷太莽撞了……”

叶一一听,心中顿时不悦。除丁大外,这丁家府里也就他读过几本书,这话说出来,岂不打击了干活人的积极性!一大早就“哦哦哦”

地喊个不停,就没点别的事可做?

他干脆出声喝道:“钱哦哦,别站这瞎琢磨了,快找个干练点的人陪我上山,顺路给河边的柳树浇点水!池子里的藕挪好了没?”

“姑爷,您这一身这是又要出门?还剪了头发?依我看来,恐怕有生命之忧啊……”

钱管家一边说,一边急忙去寻丁三,交代了相关事宜,转身又匆匆忙忙地往正厅去。

叶一也不理他,径首走向屋角,拿起背包,取出一把小巧、可折叠的工兵铲——这本是他以前户外探险时常用的工具之一。

就在这时,丁嫣然满脸笑意地凑过来:“叶一,又要进山呀?带我去呗。”

叶一有些无语地反问:“你能帮上什么?”

丁嫣然托着下巴思考道:“是啊,我又能帮上啥?”

叶一眯起眼睛看向她:“那你倒是说说你能做什么?”

她眨眨眼答道:“你要啥,我就有啥。”

叶一接着回话:“那你打算给我啥?”

丁嫣然俏皮地一笑,叉着腰道:“要嘛,你来拿呗。”

看着她的模样,叶一一阵无奈。和她争口舌之利,似乎从来都讨不到便宜。而眼下,她这副娇小单薄的模样也的确不适合争勇斗狠,于是也只能点头应下:“行吧,那就一起吧。”

得到同意,丁嫣然立刻笑盈盈地牵上他的手臂出门去了。

刚踏出几步,一个约十五六岁、精瘦干练的青年从旁边跑了过来,急切地说道:

“姑爷!小的叫丁三!如果没搞错,钱管家安排我陪您一同上山,任何吩咐只管说就是了!”

姐弟二人一怔,面面相觑,脸上带着几分疑惑和不解。叶一差点没哭出来:就他这样也叫精干的人?

勉强压住心中的情绪,只吐出一字:“走。”

丁正里在叶一等人离开后匆忙赶来,扶着门框气喘吁吁,指着远处还能看到的叶一那头板寸发,怒声喊道:“逆婿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竟然剃头,咳咳……钱管家,去取家法来!等那小子回来,立刻家法处置!真是伤风败俗!”

钱管家轻声问道:“老爷,要用滕竹还是棍棒?”

丁正里怒道:“你还敢问?家里哪儿来的这些东西?要不是你识字多些,我早就请你走人了。”

说完便拂袖离开,连呼吸都跟着气乱了。

此时,叶一三人己深入山中,顺便挖了些竹笋。走到山腰转角时,眼前一块被绿色覆盖的区域格外显眼,在一片荒芜的山林中犹如一抹异色。三人想不明白这带为何能避开蝗灾。

叶一蹲下来采摘几根绿植,削去皮尝了一口,随即高兴地跳了起来:“是贼蒜!老天总算是开眼了!”

丁嫣然知道这肯定是好东西,连忙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是野蒜,也叫翟蒜,川渝那边称狗屎葱、细韭。兼具葱香蒜辣味,极为少见,是最难得的野生调味料。”

叶一一边解释,一边笑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