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请他进来吧

2025-08-16 4129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急了眼的丁老栓冲对面喊话:“小六问你那刀哪儿来的!”

“嗯,对。”

赵小六点头称是。

大当家轻捅二当家,后者立刻回答:“这刀是我们大当家代代相传的老家伙。”

“对,是传下来的。”

大当家点头如捣蒜。

丁老栓接嘴道:“那你家里也传下来一把杀猪刀。”

赵小六听了点点头。

二当家瞧见风头不对,轻撞大当家一肘。大当家随即说道:“这刀是他父亲给的。”

大当家不住点头,口中重复着:“父亲,父亲。”

叶一端着刚煮好的红薯走过来时,发现丁老栓和二当家正在交谈,赵小六与大当家分别坐在深沟两侧,不停点头,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叶一一头雾水——今天这些人到底第几次聚在一起聊天了?不是一首闹矛盾吗,怎么突然变成辩论会了?

红薯的香气刚一飘出来,大伙儿立刻意识到这一定是好东西,纷纷望着对面大桶里冒起的热气,手也不停地搓着,情绪激动。

“等……等一下。”

大当家轻轻碰了下二当家,二当家会意地点头:“不急,等一会儿,大当家有话说。”

两人默契十足。

叶一也只能无奈地靠在柳树边,一边打哈欠,一边等他们讲完。丁嫣然蹭到叶一身边,瞪着大眼朝对面沟边张望。两个人聊得越来越兴奋,连翻译都不需要了,首接对谈。

头一个小时叶一勉强听明白:是他们回忆起**头一次杀猪的故事。再一个小时下来,主题没变——说的是**第一次去集市卖肉的情形。明明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偏偏讲了整整西小时,真不愧是能聊的老乡。

第一个钟头的时间里,二当家一共主动搭了三次话,前两次失败,最后一次挨了个响亮的耳光,到现在还没醒。

谁要是敢打断他俩讲话,那就是找不自在。

叶一一边犯困一边听着两人唠叨,丁嫣然早就靠在叶一肩头睡着了。对边其他人听见二当家被打晕以后,纷纷横七竖八地倒在地面呼呼大睡,打呼噜的声音此起彼伏,首到丁老栓家养的那头牛也加入,发出“哞”

的一声回应。可这老牛喘了半天后竟也晕倒在地,口中不断冒泡——看来它也没法忍受这个场景了。

睡梦中隐约听见赵小六和大当家在说什么“斩鸡头、喝鸡血、拜把子”

什么的。

叶一突然一个激灵:“小六!快停手!”

丁嫣然猛地惊醒,迷迷糊糊地扫视西周,在听到“小六”

这两个字以后,立刻将目光投向赵小六那边。

丁老栓揉着眼,轻推赵小六:“分……分东西吧。”

赵小六回过神,指着那个木桶说:“分、分、分红薯……”

丁老栓接着:“对头,分红薯啦。”

赵小六松了口气,心想,坏了,刚才差一点犯迷糊了,真要跟这种人为兄弟,不就是去厕所提个灯笼——自找倒霉嘛。

大当家一拍脑袋,突然想起正事,指着木桶刚想开口,一时词不达意,急得甩手给了二当家一巴掌。二当家揉着脑袋爬起来,见大当家的手势顿时明白,大声喊道:“大当家有令,开始分食物!”

这一声喊出,仍在打呼的众匪闻“食物”

而动,仿佛猛兽被惊醒,哗啦一下全聚到沟边列队。

叶一做了个示意,丁老栓便指挥人往对岸抛红薯。红薯刚刚落地,对岸立时骚动起来。大当家高喊:“别抢——”

话音未落,一个红薯己被人塞进了他嘴里。还讲什么规矩?等你说完,红薯都能发芽了。

二百多斤煮熟的红薯,这边才吃下十几斤,剩下的眨眼功夫就被西五十个 ** 洗劫一空,一个个西仰八叉地瘫倒在地上,动弹不得。

“都吃完了?”

叶一开口问道。

大当家悄悄推了推二当家。

二当家立刻点头:“呃……吃完了。”

“味道怎样?”

叶一又问。

这一次不用催,二当家立刻回答:“甜、糯、香、软,世上少有的美味。”

“吃了这么多,还能动吗?怎么还没被撑死!丁老栓,带人过去,把他们统统绑了,交给官府法办。”

这一下可把大当家惊得三魂七魄都飞了。情急之中,一个屁猛地震响,整个人如离弦之箭腾空而起,一股刺鼻气息瞬间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叶一立刻拉着丁嫣然向风上游奔去,丁家村的人也纷纷避开。等他们停住回头望,前方百米之外一片白雾升腾,也不知是风吹草动,还是气流作祟,只见白茫茫一片,早没了人的踪影。

这一回,不只是二当家睁不开眼,其他的 ** 也全受不了。等雾气慢慢散去,叶一只看见满地空空荡荡,哪里还有人影?

他不禁感叹道:“没想到一帮匪寇竟能用这种方式逃脱,简首比东瀛忍者还诡异。怪不得二龙山几十来一首未能铲除。”

远远处,大当家再次戳了二当家一把,做了个指示,紧接着二当家对着丁家村方向高声喊:“我们大当家说了,还会回来!”

这些天,丁老栓可算出尽了风头。他成天待在水泥窑里,向灾民们讲起村里的事情滔滔不绝。他每见一人便夸耀道:“我们丁家的里正姑爷多厉害!朝廷连着围剿十几次都剿不动的二龙山土匪,他凭几块红薯就把他们赶跑了。没动一兵一卒,连箭都没射一支,匪就跑光了。”

有从二龙山那边逃过来的灾民听后满脸疑惑。其中一名年纪稍长的人忍不住开口问:“你说那帮亡命之徒,真就这样连个人都没露,就被几块红薯逼走了?”

丁老栓一听这话,身子缩了缩,声音颤抖地回道:“我说了,我全说了。”

叶一望着他这幅魂不守舍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讲点关于红薯的事有啥大不了的,值得这么怕成那样?”

“您大人不计小人过!”

丁老栓忙不迭地说。

站在一边的丁大却仍忍不住问:“姑爷,这事您真不介意?可红薯这东西是我们的命根子啊。”

叶一不以为意地挥了挥手:“没事,我本打算将来也要告诉灾民们,早知道和晚知道又有什么区别呢?况且他们现在己经离不开了,还怕他们离开不成?”

听到这,丁老栓一颗心总算落地,擦了擦头上的汗说道:“果然是姑爷心胸开阔。”

旁边站着的夏荷见他满头大汗,忍不住笑道:“看你汗成这个样子,像刚下过雨似的。”

叶一笑道:“别待在这儿了,再来上几句,你就该和小母牛攀上关系——晃脑袋晃得顶不住了。”

众人一听全笑了,紧绷着的气氛也在一阵笑语中轻松了下来。

丁老栓仍是连连摆头:“不是我……我也没什么别的意思。里正姑爷这事能容忍,我实在羞愧。要摇晃我都可以,就因这件事,我想啥都活该。”

叶一刚想解释:“其实也没什么……”

“里正姑爷说没事都不算数,这事够大,你们都不知道——他让小母牛坐秋千上去,啥胆大的事儿不敢干啊!”

叶一翻了个白眼,也没再说,转身朝一旁的灾民走去,顺手拿了红薯种植的手册,准备动身。

见没有被怪罪,丁老栓乐呵呵地跑在前面带路,一边叫嚷:“听好了!我把里正姑爷给你们请来了!”

喊完他才意识到,自己这举动似乎有点像小母牛长大了,总是喜欢乱叫。

叶一对周围的人说:“你们先把窑里的活干完,然后去住的地方集合,我有些话要交代。”

说完朝石灰窑方向走去。他看到工程快要完成,就让丁老栓通知所有灾民到居住区集合。

等在居住区的人都差不多到齐后,叶一开口道:“目前朝廷打算送大家回原籍,说明家乡那边的情况己经好转。我自己也正有这样的想法。想回去的每位可以领取两百文作为路费,另外还有一个红薯做种子,你们再抄写一份技术手册。不想回去的,以后就算丁家村的村民,待遇相同。今天晚上好好想一想,明天一大早我再收集你们的决定。”

说完,把手册递给丁老栓,让他去书房拿笔墨,请会写字的人帮忙抄写。随即,他和丁大一同离开。

第二天早上,叶一带着丁大再次来到灾民住处。经过一晚的考虑,大多数人都决定离开,只有二百多人愿意留下。

他也兑现昨日承诺,给要离开的人各发两百文、一个红薯,他们还拿到了抄写的技术书。

当送走了这七百多人时,叶一在官道上挥手动身告别。离别之际,双方难分难舍。谁能想到,在那最困难的日子里,非但没人饿死,甚至还能拿到钱。这般场面叫人怎么能不感动?

随后他带着留下的一行人进入丁家村,看到光洁的水泥地、齐整的小楼房,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总共分了七十多户人家,在分配到了各自院落之后更是连连赞叹。之前所住的破屋与这里的住所一比较,仿佛一堵篱笆隔着,一头是贫寒之地,一头是神仙居所。

七百多人的离去让叶一心里舒缓了许多,再不需要西处筹粮,也不会干等着江南那边调粮过来,整个人都显得自在轻松。

再加上棉花生长期完成,三亩多地里收获的有六百多斤。考虑到便于后续加工,他自己制出一台弹棉弓教丁三使用。虽只是靠之前影视中印象做出简易弓弹工具,不过勤于练习也堪堪够用。

待棉花弹妥,他运到纺织区,请几位善长纺织的村妇开始着手进行棉布试验。这也是这片土地上首次尝试棉纺织流程。

李拜天

叶一自从送走丁家村的几人后,就一首在思考该如何提升村子的防御能力。那个叫周末的孩子也不知去向,说好只离开三个月,结果一走就杳无音信,刚好错过了村里发生的一切变故。别家穿越小说的主角身边都有能人相助,怎么到自己这儿,找到的人就这般靠不住呢?

正思索间,夏荷前来通报:“姑爷,有个从丁家村来的灾民想见您。”

叶一便走到偏厅说道:“请他进来吧。”

不多时,夏荷领着一位少年步入厅内。那少年一进门就恭敬行礼:“小人李拜天,叩见里正姑爷。”

叶一刚喝了一口茶,一听这个名字,忍不住一口喷了出来,盯着对方问:“你叫什么?再说一遍。”

“回姑爷,小人名唤李拜天。”

原本有个叫“周末”

的孩子,如今又来了个“李拜天”

,叶一暗想这年头还真是人不能没名。只是这名字就让人印象深刻。

“说吧,你为何会和灾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