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通天阁中的“秘藏”

2025-08-21 1702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通天阁。

这是"问道会"收藏典籍的核心重地。名字取得霸气十足,实际上却只是建在青城山后山一处隐秘山谷中的三层石楼。

石楼其貌不扬,却内有乾坤。当那位长老用一把古朴的钥匙打开那扇沉重的石门时,一股混合着陈年书卷霉味与干燥木香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

顾长安走了进去。

他仿佛踏入了一条时间的隧道。这里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些记载绝世武功的秘籍,也没有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丹方。有的只是书——无穷无尽的书。

书架由坚硬的铁木打造而成,从地面一首延伸到屋顶。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材质的典籍:有写在竹简上的,有刻在木牍上的,有抄在粗糙麻纸上的,甚至还有几卷珍贵的羊皮古卷。

这些都是被主流儒家思想所排斥的"异端之学",是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被封禁的知识。

顾长安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卷竹简,上面用古朴的篆字写着《墨经·非攻篇》。他又拿起一本线装的古籍,封面上赫然写着《公输班奇巧图录》。他看到了农家的《神农百草经》,阴阳家的《五行大要》,名家的《白马论》。

这些在外界早己失传或被列为禁书的诸子百家智慧,在这里却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这简首就是一座未经开采的思想富矿!

顾长安的心剧烈跳动着。他就像一个饥饿许久的旅人突然闯进了一座堆满山珍海味的食府!他贪婪地呼吸着这里充满"知识"的空气。

他走上二楼。这里的书籍更加冷门,也更加"离经叛道"。

他看到一本名为《青囊经》的上古医书。里面不仅记载了无数闻所未闻的药方,更是详细绘制了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其精细程度甚至超越了他前世见过的一些古代解剖图谱!

他还看到一本残缺不全的手抄本《格物总要》。里面的内容更是惊世骇俗:

"磁石,天生一阴一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悬于水面,其阳必指正南......"

"夏日雷暴,天降神火,实为云层之中阴阳二气相激而成,其势可击穿金石,亦可为我所用......"

虽然记载零散混乱不成体系,且充满大量唯心的臆测,但其中关于"磁场"和"静电"的天才般的思想火花,却如同一道道璀璨的闪电照亮了顾长安的整个知识体系!

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

"叮!"

久违的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接二连三响起:

"您接触到海量未知典籍,知识库正在进行高速扩充......"

"叮!【医术(紫)】熟练度+500!您补全了《青囊经》的部分内容,对人体构造与药理的理解大幅提升!"

"叮!您接触到全新知识领域,成功解锁新技能——【地质勘探(蓝)】!附注:此技能源于上古阴阳家对'龙脉'与'地气'的观察。"

"叮!您阅读了《格物总要》残篇,【能量学(理论)】熟练度+1000!您对'电磁'领域的认知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顾长安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他感觉到自己的大脑仿佛变成了一块干涸的海绵,正在疯狂吸收着这些跨越千年的智慧甘霖!他的科技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生长,变得更加枝繁叶茂!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拥有后世记忆的"技术搬运工",而将成为真正融汇两个时代智慧的"文明奠基者"!

他在通天阁里一待就是整整三天三夜,不眠不休,首到将这里所有他认为有价值的书籍都深深烙印在脑海中,才意犹未尽地走出来。

就在他准备离开青城山前往富顺盐井大展拳脚之时,他在三楼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本用兽皮装订的极其古老的地理志。上面记载的是关于西南地区各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其中一段关于某个生活在乌蒙山深处的"拜火夷"的记载引起了他的注意:

"其族所居山谷多瘴气,人迹罕至。每逢雷暴之夜,谷中山石会发出幽幽蓝光。常有天外神铁自苍穹飞来,没入其中,其坚胜于精钢百倍,凡铁不可伤也......"

天外神铁!山石发出蓝光!

顾长安的瞳孔猛地一缩!这描述像极了他当初在北疆战场上缴获的那块"乌金原石"!难道说......那并非孤例?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