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大捷的奏报如同一阵春风,吹遍了长安的每一个角落。
“隐蝠”这个盘踞在帝国东方海岸线上的毒瘤被连根拔起,上百艘海盗船在雷霆万钧的舰炮齐射下灰飞烟灭。
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一种近乎狂热的喜悦之中。
“远洋股凭”的价格应声而涨,几乎是一日一价,持有者们无不赚得盆满钵满,看向远洋经令司衙门的方向时,眼神都如同看着一座会下金蛋的宝山。
然而在这举国欢庆的氛围之下,一份由大唐军神李靖亲自执笔的加密奏折,却悄然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头以及军器监监正顾长安的府中。
奏折的内容很简单,也很沉重。
李靖用他那向来不带任何感彩的笔触,冷静地指出了一个隐藏在赫赫战功之下的致命问题。
——新式舰炮看似无敌,实则极其“娇贵”。
炮管在经历了十数次高强度发射之后,内部便会出现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裂纹。若是强行继续使用,下一次开炮迎来的可能不是敌人的毁灭,而是自身的炸膛!
更要命的是,为了承受黑火药爆炸的巨大膛压,每一根炮管都需要耗费大量由高炉炼出的百炼精钢。
此战看似只出动了二十艘战船,其耗费的精钢却足以武装起一支上万人的重甲步兵。
李靖在奏折的最后只写了一句话:
“此炮可为国之利器,却难成军之常备。”
这十六个字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军器监内气氛压抑得可怕。
顾长安拿着李靖的奏报一言不发,只是用手指轻轻着一根从东海运回来的己经报废的炮管。
炮管的内壁上布满了如同蛛网般细密的裂纹。
他知道李靖说的是对的。
以目前的技术这己经是极限了。一体浇筑,水力重锤锻打,这几乎是这个时代能达到的金属加工工艺的巅峰。
但这还远远不够。
“监正,要不……咱们把炮管再加厚一倍?”一名老工匠试探着问道。
“没用的。”顾长安摇了摇头,“单纯地增加厚度只会让它变得更笨重,对材料的浪费也更惊人。而内部的金属应力问题却丝毫得不到解决。”
他陷入了沉思。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系统面板在他眼前不断闪烁,【能量学】、【材料学】、【铸造学】……所有相关的知识都在进行着疯狂的碰撞与组合。
突然,他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在后世早己成为常识,但在此时却如同惊雷般的词语。
——线膛炮!
让弹丸旋转起来!
旋转可以极大地提升飞行的稳定性和精准度!这意味着在同样的射程下,自己不再需要那么大的装药量,炮管承受的压力自然也就小了!
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弹丸与炮管内壁的接触会更加紧密,摩擦也会更大。
如何才能让炮管承受住这种既要旋转又要摩擦的双重压力?
顾长安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那根布满裂纹的炮管上轻轻敲击着。
一个更加大胆也更加匪夷所思的念头涌上了他的心头。
——炮管自紧!
如果用外层的压力去抵消内层的张力呢?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来人!”他大声喊道,“备水力重锤!取最好的钢锭!我要重新设计炮管的锻造工艺!”
他要用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方式,去制造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火炮!
他指挥着工匠们将一根烧红的、略细的炮管内芯套入一根略粗的、经过冷却收缩的炮管外套之中。
然后再用数千斤重的水力重锤进行反复的、有节奏的高强度锻打!
在这种外层向内挤压、内层向外扩张的极限“拉扯”之中,炮管的金属晶体结构正在发生着一种奇妙而又深刻的重组!
这是一种超越了这个时代所有工匠想象极限的加工方式。
他们完全无法理解,但他们选择无条件地相信他们的监正!
因为他就是奇迹的代名词!
就在顾长安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与钢铁的较量中时。
一名侍卫走到了他的身后,轻声禀报道:
“伯爷,长乐公主殿下前来探望,说是给您和兄弟们送夜宵来了。”
顾长安这才从那轰鸣的锻打声中回过神来。
他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与油污,转过身便看到一身常服却依旧难掩其风华绝代的李丽质,正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俏生生地站在不远处,好奇地望着这片热火朝天的钢铁丛林。
“殿下千金之躯,怎可来此等污浊之地。”顾长安迎了上去,拱手说道。
“无妨。”李丽质的目光却被那正在被反复锻打的奇特炮管所吸引,“顾伯爷,这就是在东海大显神威的‘神机大炮’吗?”
“那只是个粗陋的试作品。”顾长安微微一笑,“真正的‘神机’现在才刚刚开始。”
李丽质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她将食盒递过去,状似无意地说道:“对了,顾伯爷,最近宫里兴起了一种从西域传来的‘琉璃镜’,比宫里最好的铜镜都要清晰百倍呢!我母后她们都喜欢得紧,只可惜那镜子实在太贵了,小小一面就要上百金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顾长安接过食盒的手猛地在半空中顿住了。
琉璃镜?
西域?
百金?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得如同刀锋般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