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院,后山靶场。
夜,己经深了。
除了几支火把,在寒风中摇曳,西周,再无一丝光亮。
墨承和几名核心学子,正一脸紧张地,看着顾长安,和他手中那个,被命名为“问天阙”的奇特竹筒。
“老师,真的……可以吗?”墨承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虽然,他早己对老师的奇思妙想,习以为常,但这一次,要让一道“光”,在百里之外,都能被看见,这,听起来,依旧像是天方夜谭。
“行不行,试了,便知。”顾长安微微一笑。
他将竹筒,固定在一个特制的、可以调整角度的发射架上。
这个看似简单的竹筒,内部,却大有乾坤。
它的核心,不再是单纯追求爆炸威力的黑火药。
而是顾长安,根据墨承之前关于“焰色反应”的研究,经过上百次试验,调配出的,一种全新的“信号火药”。
他将不同的金属粉末——铜、钠、锶、钾,按照特定的比例,与缓燃剂和助燃剂,精细地混合在一起。
理论上,不同的金属粉末,在燃烧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极其明亮的光芒。
“都退后。”顾长安下令道。
众人立刻退到了数十步之外的安全距离。
顾长安亲自,点燃了那根长长的引信。
“嗤——!”
引信,冒着火花,迅速燃烧。
数息之后。
“咻——!”
一声尖锐的呼啸,猛地响起!
那根竹筒的底部,骤然喷出一股强劲的气流!
这不是一次爆炸,而是一次,持续的、有力的“推送”!
一枚被包裹在纸壳中的“药弹”,如同离弦之箭,拖着一道淡淡的火尾,呼啸着,射向了漆黑的夜空!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仰着头,死死地盯着那道,越来越高,越来越小的火光。
一息,两息,三息……
就在那道火光,即将消失在视野尽头时。
夜空中,猛地,爆开了一团,巨大的、璀璨的——
——赤红色光球!
那光球,是如此的明亮,如此的耀眼,仿佛一颗,突然在夜空中炸裂的,红色的太阳!
它将方圆数里的山林,都映照得,一片通红!
“天啊……”
墨承和所有学子,都看呆了。
这,己经不是简单的“烟花”,这是,神迹!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
“咻!咻!咻!”
顾长安,再次点燃了另外两根竹筒。
这一次,升空的,分别是一团,明亮的柠檬黄光球,和一团,高贵而又神秘的,丁香紫光球!
三团不同颜色的巨大光球,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之中,久久不散,即便是在十数里之外的长安城头,都清晰可见!
“成功了!”顾长安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设计的,并非普通的烟花。
在那枚“药弹”的内部,他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二级点火”结构。
当第一级作为推进剂的火药,将药弹推送到最高点时,会同时,引燃第二级的、混有金属粉末的“信号药包”。
如此一来,便能实现,射高,与亮度的,最大化!
“红色,代表‘发现敌踪,准备接战’!”
“黄色,代表‘敌众我寡,请求支援’!”
“而这紫色,”顾长安指着夜空中,那团最神秘的光芒,眼中,闪过一丝,凛冽的杀意,“它,代表着,可以——”
“——收网了!”
这套,原始的,却又极其有效的“无线电通讯”系统,将成为他“引蛇出洞”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
它,能让身处黑暗大海中的两支舰队,实现,跨越距离的,精准联动!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这震撼人心的“神迹”中时。
顾长安的脑海中,却在思考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他在进行实验时,意外地发现,当他将两种极其稀有的、从“乌金原石”上刮下的金属粉末,混合在一起燃烧时。
所产生的“光”,肉眼,竟几乎无法察觉。
但是,当他透过一块,经过特殊处理的、薄薄的“紫色滤光晶石”(高级玻璃加入少量锰元素制成),去观察时。
那片原本黑暗的区域,却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明亮的轮廓!
“加密通讯……夜视……”
一个更加大胆,也更加遥远的想法,在他的心中,悄然萌芽。
他知道,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甚至能,让黑夜,在大唐将士的眼中,变成白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