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飞艇上的“日常”

2025-08-21 3237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当那一百零一艘承载着整个大唐帝国最高科技结晶与无上荣光的“昆仑级”战略运输飞艇如同挣脱了大地引力束缚的黑色巨龙,昂首冲入万里高空,将长安城那熟悉的轮廓与万千臣民的欢呼声彻底抛在身后之时。

一场注定将要被载入人类史册的横跨整个太平洋的伟大“远征”也随之正式拉开了序幕。

舰队在爬升到三万英尺的平流层之后,便进入了稳定而又高效的巡航状态。

脚下是不断翻涌变幻的洁白云海,如同一片无边无际的柔软棉花糖海洋,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令人心醉的金色光晕。

头顶则是比最纯净的蓝宝石还要更加深邃、更加湛蓝的高空穹顶。

整个世界仿佛都在这一刻变得如此宁静,如此壮丽,如此充满了诗情画意。

然而。

对于这支庞大的远征舰队而言,这看似美不胜收的旅途却也同样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那便是“枯燥”。

是的,枯燥。

一种足以将任何一个意志不够坚定的战士都给逼疯的极致枯燥与单调。

毕竟这并非是一趟为期数日的短途旅行。

而是一场预计将要持续半个月之久、航程超过两万里的漫长跨洋远征!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一万名正值青春年少、血气方刚的士兵都将被完全“禁锢”在这一艘艘虽然空间巨大但终究有限的“空中堡垒”之内。

他们看不到除了蓝天与白云之外的任何景色。

他们听不到除了引擎的低沉轰鸣与战友的呼吸声之外的任何声音。

他们甚至吃不到任何一顿带有“烟火气”的热乎乎的饭菜。

在这种近乎于“与世隔绝”的高压环境之下,如何去维持所有士兵的高昂士气与那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巅峰状态?

这便成为了摆在顾长安与所有舰队指挥官面前的第一个也是最现实的难题。

……

“——他娘的!”

在一艘编号为“龙骧-07”的运输飞艇的宽敞士兵生活区内。

程处默这位一向以“天不怕、地不怕”而著称的“混世魔王”,此刻正一脸嫌弃地捏着鼻子,将一块看起来像是某种绿色“板砖”的高能压缩军粮如同吞咽毒药一般狠狠地塞进了自己的嘴里。

“——这是人吃的东西吗?!”

他一边费力地咀嚼着那毫无口感、只带着一股淡淡青草味的“板砖”,一边含糊不清地对着身边那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一份《探索周报》“每日电讯版”的副官大声抱怨着。

“——俺老程长这么大就没吃过这么难吃的东西!”

“——这玩意儿简首比俺家后院那匹老黑马吃的草料都要难以下咽!”

“——长安那小子也真是越来越抠门了!想当初他那一碗普普通通的汤饼都能香飘十里!现在倒好!当了王爷了就给咱们这些为他卖命的兄弟们吃这个?!”

“——俺不管!等到达新大陆!俺一定要抓几头那所谓的‘豹人’来打打牙祭!尝一尝那‘人兽’杂交的是个什么滋味!”

那年轻的副官听着自家将军这一番充满了“怨气”的粗鄙之语,不由得露出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他很想提醒一下自己的将军。

他们现在所吃的这种看起来虽然不怎么样,但却是由科学院的“营养学”专家们精心调配出来的最新一代“单兵作战口粮”。

其每一块都精准地蕴含了一名成年士兵一天所需要消耗的全部蛋白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其营养价值远比那些油腻的大鱼大肉要高出不止十倍。

但他也知道。

跟自己这位只信奉“口腹之欲”的粗豪将军去讲这些所谓的“科学道理”,无异于对牛弹琴。

于是他只能无奈地耸了耸肩,指了指不远处那一排排充满了未来科技感的银白色“金属舱室”。

“——将军。”

他笑着说道。

“——您要是实在觉得无聊又吃不下饭。”

“——不如去那‘虚拟现实’训练室活动活动筋骨?”

“——听说科学院的那些‘技术宅’们又更新了最新的‘副本’。”

“——这次的BOSS是佩特拉城下崔元皓所驾驶的那台巨大的‘利维坦’机甲!”

“——哦?!”

一听到“打架”,程处默那原本有些萎靡不振的眼神瞬间便亮了起来!

他三下五除二地将嘴里那剩下的半块“板砖”狠狠咽了下去。

然后一抹嘴,便如同一头即将冲入战场的愤怒公牛般,兴致勃勃地向着那训练室的方向大步流星地走了过去!

“——好小子!算你有眼力见儿!”

“——走!跟俺一起去看看!”

“——俺倒要瞧一瞧!那劳什子的‘高达’在俺老程的一对‘开山巨斧’之下究竟能撑得过几个回合!”

……

看着程处默那重新恢复了活力的雄壮背影。

顾长安在“昆仑号”旗舰的中央指挥舱内通过那无处不在的监控屏幕,露出了一个了然的微笑。

他知道。

对于程处默这种精力旺盛的“战斗狂人”而言,没有什么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虚拟战斗”所解决不了的。

而对于那些普通的士兵而言。

顾长安也为他们准备了极其丰富多彩的“娱乐”与“学习”活动。

在这如同“空中城市”般的巨大运输飞艇之内。

每一个生活区都配备了最先进的“基础设施”。

——那一排排如同蜂巢般整齐排列的“胶囊式”休眠仓,不仅可以为士兵们提供最舒适的睡眠环境,更可以通过内置的“微电流”刺激来缓解他们因为长时间不运动而可能产生的“肌肉萎缩”。

——那一个个充满了科技感的“无土栽培”生态箱,在特制的“LED”植物生长灯的照射之下,不仅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整个舰队提供最新鲜的绿叶蔬菜,更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来调节整个舱室内的氧气含量,为所有人提供一个最健康也最宜居的“微型生态圈”。

——而那几乎遍布了每一个角落的巨大“液晶显示屏”之上,则在二十西小时不间断地滚动播放着由《探索周报》的编辑们专门为此次远征所赶制出来的“每日电讯版”特别节目。

节目内容包罗万象。

有来自长安城的最新“新闻时事”。

有科学院最新“科研成果”的趣味科普。

有由李灵殊亲自录制的“金融市场”分析。

有由李丽质亲自主持的“后方将士家属慰问”专题。

甚至还有由那位才华横溢的武媚娘所主笔的一篇篇文笔优美却又充满了煽动性的“战地社论”!

顾长安通过这种无孔不入的“信息化”手段,让每一位身处万里高空之上的远征士兵都能时时刻刻地感受到自己与后方的帝国那血脉相连的紧密联系!

从而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他们因为“与世隔绝”而可能产生的“孤独感”与“不安全感”!

……

就在顾长安巡视着各个飞艇的日常监控画面时。

一份来自于“幽灵特战旅”第一突击营的日常“VR训练”成绩报告忽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的目光落在了报告单最下方一个极其不起眼的名字之上。

“——秦怀玉?”

他低声念出了这个名字。

“——秦琼秦叔宝的三儿子?”

“——有点意思。”

因为在那份密密麻麻的成绩单上。

几乎所有士兵的综合射击评分都在“S”级与“SS”级之间徘徊。

只有这个年仅十七岁的年轻“将二代”,其后面的成绩竟赫然达到了一个连系统都无法评判的充满了问号的——

——“???”级!

而在其后面的备注一栏里,更是用红色的字体标注着一行充满了震惊与不可思议的小字。

——“该士兵在‘移动靶高速射击’项目中,于一分钟之内连续打出了三百发‘理论上’不可能存在的——”

——“——‘枪斗术·弹道预判·多重跳弹’射击!”

——“其综合成绩己严重超出了现有‘虚拟现实’系统的最高算力极限!”

——“建议上报科学院总部进行‘超凡潜力’的专项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