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词封仙

2025-08-15 2643字 8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绢布上面写的东西乃是百酿楼的房契,地契以及将军烈,灵泉酿,醉仙酿三种酒的配方名称。

毫不夸张的说,只此五种东西,价值万金。

现在,萧衍却要将这些东西压上。

要是赢了也就罢了,可若是输了,到时候萧衍将一无所有。

虽然地契,房契以及三种酒的配方只有名字,没有详细的制作步骤,可有襄城公主作保,充当赌注还是不成问题的。

“萧公子,你确定要这么做么?”

襄城公主讶异的看着萧衍。

“自然,公主殿下只管去押注便可,大不了输了后,我便靠公主殿下养活了,相信美丽的公主殿下不会看我饿肚子而不理会吧!”

萧衍嘴角,看着襄城公主调侃道。

“萧,萧公子就会说笑。”

襄城公主闻言,原本平缓的心跳再次犹如小鹿乱撞一般,迅速跳动。

“姐姐,既然萧大哥都如此说了,我们就去下注吧!”

一旁的李丽质确定萧衍不是开玩笑的后,当即拉着襄城公主朝着百花园中心广场走去。

百花园,中心广场。

此刻,这里聚集了许多长安的文人学子以及世家公子小姐。

这些人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谈论的都是萧衍挑战大唐诗坛的消息。

“你们说,这萧衍真的会来吗?”

“他别无选择,就算退缩,也会被人成为缩头乌龟,好不到哪里去。”

“是啊,也不知道是谁在做局!”

“还能是谁,你没看到那个开赌局的人是谁么?”

“之前可是许多人在他那里下注呢!”

“原来如此,啧啧啧,这萧衍得罪宋国公世子,这下麻烦大了!”

“谁说不是,今天过后,这萧衍恐怕无法在长安立足了。”

一行人议论纷纷,而襄城公主和长乐公主到来,顿时吸引了场中大部分人的注意。

毕竟,根据之前的传闻,这两位公主可跟萧衍是一起的。

无视西周之人的目光,襄城公主来到萧锐面前,面无表情的说道:“我要下注,买萧衍赢!”

萧锐原本看到襄城公主走向他还感到高兴,可听闻此话后,面色阴沉下来,语气不善的提醒道:“公主殿下,这萧衍胸无点墨,自小不过是我萧家的奴仆,从未接受教育,您买他赢,岂不是浪费钱么?”

“用不着你管,我以百酿楼的地契,房契以及三种酒的配方,压万两黄金,买萧衍赢,按照那你这里的赌注,若是萧衍赢下此局,你需支付我五万两黄金,可敢接下?”

襄城公主淡淡的说道。

“好,既然公主殿下坚持,那我就不客气了,此乃赌票,公主殿下拿好。”

听闻襄城公主拿出来的东西都是萧衍的家底,加上这几种东西总价值可远超过万两黄金。

面对如此诱惑,萧锐如何能放弃?

反正,在他的印象中,萧衍从未接触过诗书,如何能做出惊世大作?

而在场中,只要有一人赢下萧衍,这赌局都算输。

必赢的情况,他为何不敢接?

原本他还担心会亏损一些钱呢。

毕竟之前许多人都是压萧衍输。

现在碰到冤大头,正好可以帮他分担压力。

“我倒是没有公主殿下这么大的魄力,我们压五百两黄金,买萧衍赢。”

正当萧锐以为没人下注,准备看好戏的时候,一道雄厚的声音传来。

萧锐定睛一看,发现居然是罗通等人。

“越国公,你确定要压萧衍?”

萧锐双目一凝,眉头紧锁的看着罗通等人,心中暗暗猜测,这萧衍什么时候勾搭了这么多二代?

要知道,罗通等人虽然是武将之后,可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部是大唐开国名将,被封为国公的存在。

纵然文武相轻,可表面上,一些面子还是不得不给的。

“确定,怎么,堂堂宋国公世子,不敢接赌注么?”

罗通等人对着襄城公主和长乐公主行礼后,淡淡的说道。

“有何不敢,越国公既然送钱给某,某岂有不接之理?此乃赌票,越国公收好。”

萧锐被罗通一激,立时上当,开出一张赌票给罗通。

收好赌票后,罗通等人这才看向襄城公主和长乐公主:“公主殿下,不知萧衍在何处?我等兄弟想要结交一番,不知可否引荐?”

“他去准备一些东西,在何处,本宫也不知,之后他来了,本宫自会为越国公等人引荐!”

襄城柔声道。

这些人都是大唐的官二代,萧衍若是跟这些人结交一番,对萧衍日后也有好处,襄城公主自然不会拒绝。

“今次百花诗会,正式开始,今日,以花喻人为题,不知哪位才子率先登台,念出自己的大作?”

随着孔颖达等大儒抵达,诗会正式开始。

只是,出的这个题目,却让一众才子眉头紧锁。

若说单论以花为题,他们也许还能有些信心。

可以花喻人,这便有些棘手了。

毕竟,这道题目中,需要按照花的习性与人的习性结合。

如此情况,使得场中鸦雀无声。

“既然无人登台,那便由我起个头吧。”

正当场中鸦雀无声,才子佳人蹙眉思索词藻的时候,一道声音传入众人的耳中。

循声望去,当即看到一个青年捧着一株沾满污泥的莲花,缓步走来。

见此,众人自觉的分出一条道路,让青年通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晋陶渊明独爱菊。自大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从青年开口,众人便沉浸在词中意境中。

东晋陶渊明,爱菊如命,更是流传许多关于菊花的诗词。

加之陶渊明乃是一隐士,寄情于山水之间,正好契合菊花的隐逸称号。

大唐建立后,李渊甚爱牡丹,仿造洛阳百花园,在长安建立一座百花园,从各处移植百花,其中多为牡丹。

所谓上行下效。

大唐的一应官员到文人才子,自然奉行。

所以,牡丹成为高官富人追捧的花种。

可此人不说菊花,也不说牡丹,以莲喻君子,契合君子正首,不畏权贵,纵然身处泥潭,却不同流合污的清官心态。

此词一出,全场哗然。

“词仙!”

不知道何人暴喝一声,众人纷纷被惊醒,纷纷面色狂热的看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