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阳周大营。
时间在紧张的备战中飞逝。
整个北疆军工体系在蒙恬的死命令下,爆发出惊人的效率。
五千副崭新的马镫按时交付,寒光闪闪,堆成了小山。
霍去病亲自挑选的一万精锐骑兵,也全部集结完毕。他们像未出鞘的利刃,静静驻扎在阳周大营外的巨大校场上。
检阅日。
校场上旌旗飘扬,气氛肃杀又激昂。
始皇帝嬴政,身着黑色常服,在秦天、蒙恬等重臣和精锐护卫的簇拥下,亲自到场检阅这支即将踏上绝命征程的奇兵!
嬴政鹰隼般的目光扫过万名骑兵。但他威严的脸上,很快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这支被寄予厚望的“精骑”,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他本以为会是清一色膀大腰圆、盔甲鲜亮、杀气腾腾的猛士。
可眼前这支队伍,虽然整体气势沉凝,细看却相当“杂”:
有典韦、宇文成都那样小山般的巨汉,也有不少身形瘦削甚至单薄的士兵;
有装备精良、战马神骏的骑士,也有穿旧皮甲、骑普通马的士卒;
更扎眼的是,队伍里还混着些装备奇特、气质迥异的人——比如背着大捆绳索和古怪工具的王平,腰挂算筹和地图筒的陈群,甚至还有几个看着像文官而非战士的家伙!
嬴政的脚步在一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老兵面前停下。这人正低头仔细检查马蹄铁。
他正是孙阳。穿着洗得发白的号衣,身上还带着草料和马粪味儿,在精悍的骑兵中格格不入。
“去病,”嬴政声音平静却威严,指着孙阳,又扫了眼队伍里那些“特别”的面孔,“寡人看这支精锐,似乎……不全是冲锋陷阵的力士和老兵?这些……嗯,看着不太像士兵的人,也有大用处?”
他用词己经非常委婉了,不然他真想说这几个是厨子嘛……
霍去病神色平静,抱拳躬身,声音清亮自信:“回陛下!这一万人,都是末将亲手挑选,各有所长,绝无充数之辈!”
他上前一步,目光扫过队伍,如数家珍。
“陛下请看!”
他指向一个精瘦、眼神锐利如鹰、背着强弓和几个水囊的士兵,“这人出身北地猎户,嗅觉、眼力超乎常人!百里之内,靠风吹草动、沙土痕迹,就能精准找到水源!深入草原,这是活命的关键!”
他又指向一个面色黝黑、手指关节粗大、正蹲着看马蹄印的老兵:“这人曾是边境游缴,追踪本事出神入化!人踪马迹,就算被风沙盖住,他也能找出来,锁定目标!这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
接着,指向正在大石上飞快画图的王平:“这人精通山川地理,尤其擅长测绘!陌生地方,他能立刻画出地形要害,指引大军在复杂地形里穿行无阻!”
目光又落到正和书吏核对文书、低声交代的陈群、蒋琬:“这两人,懂律令,通庶务,善理文书,会安抚人心!万人远征,军令传达、物资调配、军纪维持、士气鼓舞,全靠他们才能运转顺畅!”
最后,郑重指向孙阳:“这人孙阳,虽然是个马夫,但他相马的本事,神乎其技!经他挑选的战马,耐力、速度、灵性都远超普通马!此战所需的精锐坐骑,全是他挑的!将来缴获的匈奴好马,也得靠他来鉴别优劣,为我大秦选出真正的千里马种!这是我大秦未来铁骑的根基!”
霍去病倒是开心了,蒙恬有点不是滋味,你小子是不是太过分了,人我都给你了,马也都挑走了……
嬴政静静听着,威严的目光在霍去病脸上停留片刻,又缓缓扫过那些被点名的士兵。
“好!”
嬴政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寂静的校场,“各司其职,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才是统兵之道!”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霍去病,仿佛穿透了时空,“去病,你选兵用人的法子……不拘一格,天马行空!这份气度……颇有秦天之风!”
“陛下说得对!末将这次选兵用人的方法,正是受了秦大人的启发!”
他顿了顿,胸膛因激动而起伏,目光扫过身后这支“奇特”却潜力无限的队伍,声音更加激昂:
“陛下!蒙大将军!末将这支万人骠姚营,能汇聚这么多奇才异能之士,绝非末将一人之功!全靠秦大人慧眼识珠,全力举荐!”
嬴政满意地点点头,“你很好!非常好!若你此战立功,寡人封你为将军!”
说罢,他的目光转向秦天,带着一丝期许:“秦天,既如此,你便与将士们说几句吧。”
秦天也不推辞,看着将士出征,他的心中同样别有一番情绪。
他深吸一口气,大步走上校场前方临时搭建的木台。
台下,一万双眼睛聚焦在他身上,有好奇,有崇敬,也有对未知征途的凝重。
他没有长篇大论,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校场的肃静,带着一种首击人心的力量:
“兄弟们!”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的脸庞。
“此去北疆,万里黄沙,草原茫茫!前路,是匈奴的弯刀与箭雨,是风雪的酷寒与饥渴!”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残酷的现实沉入每个人心底。
“我们中,可能有人会永远留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尸骨无存,姓名不彰。”
场中一片死寂,只有风声猎猎。
“但是!”
秦天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利剑出鞘,充满了斩钉截铁的决绝,“这,就是我们的宿命!我们脚下,是大秦的土地!我们身后,是大秦的父老!我们手中,握着大秦的未来!”
他猛地一指北方,仿佛要刺穿苍穹:“匈奴不灭,边患不止!胡虏的马蹄,终有一日会再次践踏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使命,就在那里——用我们的刀剑,用我们的热血,为子孙后代,终结这千年的噩梦!”
“此战,不为封侯,不为拜将!”
秦天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震人心魄,“为的是大秦万世的安宁!为的是让华夏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北方草原之上!”
“埋骨草原,亦或是荣耀加身?”
秦天环视全场,嘴角竟勾起一抹狂放的笑意,“那又如何?!大秦的男儿,生当顶天立地,死亦轰轰烈烈!只要我们的血,能换来后世的太平,值了!”
“告诉我,”秦天猛地振臂高呼,声浪滚滚,“尔等可惧?!”
“不惧!不惧!不惧!!” 一万个喉咙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怒吼,声浪首冲云霄,连嬴政和蒙恬都为之动容!
“尔等可愿随霍将军,踏破贺兰,饮马瀚海,立这不世之功?!”
“愿!愿!愿!!” 吼声更加激昂,士气如烈火般熊熊燃烧!
秦天看着这沸腾的战意,胸中豪情激荡。
他深吸一口气,用一种苍凉而雄浑的调子,缓缓唱起一首从未在秦地响起的战歌,歌词却仿佛道尽了此刻所有将士的心声:
狼烟起,江山北望,
秦骑纵横,气吞八荒!
心似黄河水茫茫,
千百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枪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
何惜百死报家邦!
忍叹息,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大秦,要让西方……
来——朝——降——!!
秦天的歌声并不华丽,甚至带着沙哑,但那苍劲悲凉的旋律,那“狼烟起”、“秦骑纵横”、“报家邦”、“守土复开疆”、“来朝降”的歌词,如同最烈的酒,最滚烫的血,瞬间点燃了每一个秦军将士的灵魂!那是对故土的眷恋,对敌人的恨意,对使命的担当,对胜利的渴望!
歌声落下,校场上陷入了短暂的、震撼的寂静。
随即,一股更加磅礴、更加疯狂的吼声爆发出来,不再是整齐的口号,而是无数人含着热泪、扯着嗓子,用尽全身力气发出的、源自灵魂深处的咆哮!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声浪如同实质的巨锤,敲击着大地,震散了天上的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