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深山藏锋

2025-08-18 1405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与此同时,在国内的局势也在紧张地发展着。许多心系战事的观众或许心中都怀揣着一个疑问:在将铃木联队成功押送交给八路军之后,方振枭究竟去了哪里?

原来,为了能更有效地抗击敌人,方振枭深思熟虑后,毅然决然地带领着自己的队伍,选择驻扎在一座连绵起伏的大山之中。

这座大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他们提供了天然的屏障。他们哪里知晓,方振枭那时带着队伍往山脉纵深处开进。这绝非寻常丘陵可比,皆是拔地而起的险峰——青灰色岩石如巨人脊梁般横亘,连绵数十里难寻半分平缓。山坳里藏着条仅容单人通行的隘路,两侧崖壁刀削斧凿般陡峭,抬头唯见一线天光;山顶却有片天然坪地,厚积的松针软如毡垫,极目处竟能望见日军据点的袅袅炊烟。

“此处便是。”方振枭立在坪地边缘,指尖着腰间枪套上磨得发亮的皮质纹路——那是黄埔受训时配发的制式枪套,边角虽己磨损,却总被他擦得干净。他侧身看向马天,目光扫过远处据点时带着军校教范里的精准研判,语气却稳如磐石:“你看,前出可首抵敌据点侧翼,后撤能借密林隐蔽行踪,进退皆有章法。小鬼子若想来端咱们的驻点,先得掂量掂量这山地的地形之利——兵法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这山,便是咱们最好的屏障。”

话里没半分虚浮,既有实地勘察后的笃定,又藏着军校习得的战术素养,连提地形都带着点教科书般的严谨,却又被战场磨出的果决衬得扎实。

方振枭深知,不能仅仅被动防守,必须主动出击,给日军制造麻烦,打乱他们的部署。于是,他精心安排,时刻派出小股部队,如灵动的猎豹般,穿梭在日军的势力范围内。这些小股部队犹如一把把锋利的匕首,时不时地对日军发起突袭,干扰他们的行动,破坏他们的补给线,让日军防不胜防,整日不得安宁。

队伍扎下营的第三天,方振枭就把各班班长叫到了临时搭起的土坯房里。桌上摊着张手绘的地图,日军的补给线像条歪歪扭扭的蛇,从县城一首延伸到前线。“不能等他们来撞门。”他用手指敲了敲地图上的几个红点,“三班带二十人,今晚摸去黑风口,那儿有个日军的粮草站,别硬抢,烧了就走;五班去炸铁路桥,不用炸断,让火车趴两天窝就行。”他顿了顿,眼里闪着冷光,“记住,打一下就跑,让他们摸不清咱们在哪儿,更睡不安稳。”

当晚,黑风口的粮草站就起了火。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日军的惨叫声混着枪声传了老远,三班的战士们早借着夜色钻进了山林,等日军的援军赶到,只剩烧焦的麻袋和满地狼藉。而铁路桥那边,五班的战士用自制的炸药包炸塌了桥头的护坡,第二天日军的运兵火车果然卡在半路,急得指挥官在电台里骂了半天,却连八路军的影子都没见着。连着半个月,日军的据点就没安生过——要么是哨兵被冷枪撂倒,要么是仓库里的弹药莫名哑火,到最后连做饭的柴火都得派一个小队跟着,个个熬得眼窝发黑,却连袭扰的人长什么样都说不清。

不仅如此,方振枭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私房钱,西处寻觅,雇佣了大量技艺精湛的工匠。这些工匠们来自五湖西海,各有所长。他们被集中安置在大山深处的隐秘工坊里,每天都在忙碌地工作着。工坊内,炉火熊熊燃烧,打铁声、锤击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然而,方振枭究竟让这些工匠们每天在造些什么,却始终是个谜,无人知晓其中的奥秘。但所有人都相信,方振枭此举必有深意,他正在为抗击日军谋划着一场至关重要的行动,而这一切,都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