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必须通海

2025-08-21 2808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张彻紧握手中信纸,手指微微颤抖。

他猛然抬头,望向天边初升的太阳。

脑海一片混乱。

他曾在信中问过张勇,为何自己随身的玉佩上会刻着“彻”这个字。

当时张勇只是笑着说,那是他识字不多,刻错了。

那时的张彻还曾笑话过父亲,未曾深思。

可现在回想起来,两人通信如此频繁,张勇怎可能连玉佩上的字都弄错?

我不是爹亲生的儿子?

张彻心头翻涌,难过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爹与大哥一死,张家就只剩我一人。

他却依然没有瞒我这件事。

想必他在临终前最担心的,是我今后孤单无依,无人相伴。

但他不知道,我根本不会照他说的去做!

张勇养育我多年,恩情如山;我那素未谋面的亲生父母,又做过什么?

在张彻心里,养育之恩远胜于血脉之情。

他们既然当初狠心将我抛弃,我又何必再去认这一门亲?

我叫了十六年张彻,就是张家的人,此生不变!

夜幕降临,皇宫奉先殿内。

老朱结束了一日政务,正与马皇后闲话家常。

“今天我问了老西,他说彻儿练兵己经练得很好,没什么要教他的了。”老朱脸上带着笑意。

马皇后瞥了他一眼,语气略带责备:“这孩子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快。可他练兵是为了替张千户外头报仇,你怎么能答应?”

老朱大笑起来:“咱老朱的儿子,不一定非得上战场。但本事多点,总不是坏事。”

他稍作停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这孩子样样都好,只是来得太迟了些。要是从小就跟着咱,如今成就未必在老西之下,真是可惜了这块好料子。”

提到这事,马皇后心里又泛起一阵难过。

老朱却没注意到她的情绪变化。

此刻,他正心里琢磨一件事。

要不要亲自教一教张彻?

老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了太子朱标从小被他亲自带在身边,悉心培养之外。

其余的皇子,都是按照他制定的一套教育制度来训练,可以说像是流水线上的成品。

跟许多皇帝不同,即便如此,老朱的儿子们几乎个个都有能耐。

也许性格各异,但论能力,大多都有一技之长。

老朱对此一首颇为得意。

对张彻,他始终抱有一丝歉疚。

这孩子从两岁起就离开自己,别说教导了,连基本的生活他都未曾关心过。

虽然当时确有难言之隐,可老朱心里始终过意不去。

现在再把张彻送去跟其他皇子一样接受那套教育,显然也不合适。

更何况,老朱心里并不想将他和其他皇子同等对待。

如果张彻自身不争气,也就罢了,大不了以后认祖归宗,让他安心待在自己和马皇后身边。

大明朝再怎么说,也不差他一张吃饭的嘴。

可正如老朱所说,张彻展现出来的天赋,分明就是难得的好苗子!

如果让他就这样埋没了,反倒可惜。

他才跟朱棣学了几天兵法,练兵都能练得有模有样。

要是老朱亲自调教,他又能走到哪一步?

想到这里,老朱心里不由生出几分期待。

他从不担心儿子们太有能力!

相反,老朱觉得,自己是真命天子,是真龙。

那他生的儿子,也理应个个是龙子。

身为他的儿子,庸碌无为才是最大的耻辱!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声。

片刻后,张彻熟悉的那个老太监弓着身子走了进来。

“陛下,锦衣卫传来消息,张大人派出海的几位船员找到了!”

听到这话,老朱精神一振!

这些天,他虽未提开海的事。

但并不代表他不重视。

他向来做事讲究谋定而后动。

这么大的事,即便出自张彻之口,他也不会只听一面之词。

前些日子,他让锦衣卫去查那些被张彻派出海的人。

没想到今天才有了消息。

老朱转头望向马皇后,嘴角含笑:“今晚朕还得忙一阵子,妹子你先去歇着吧。”

马皇后应了一声,轻声说道:“你也别太晚,上了年纪,别像年轻时候那般拼了命地做事。”

告别马皇后后,老朱领着老太监,往谨身殿走去。

进了大殿,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己带着十几个穿着普通布衣的人跪在殿中等候。

老朱看了他一眼,开口道:“先把别人都带下去,朕要亲自问话。”

两个时辰后,老朱才将这些人一一问完。

站在谨身殿门前,望着蒋瓛带人远去的背影,老朱眼神微动,似有心事。

刚才,他亲耳听那些远航归来的船员讲述海外的经历。

他们谈到了异国风物、航行路线,还有从海外带回的东西。

老朱拿出一张故意画错的世界地图,请带队者辨认。

那人一眼便指出了地图上的错误。

所有细节,竟与张彻之前所说完全吻合。

据他们所说,去年春天从东海出发,沿着海岸一路向北。

航行约半年后,穿过一个狭窄的海峡,抵达了一块面积几乎比大明还要辽阔的新大陆。

之后依照张彻的指引,调头向南,再行八个月时间。

终于到达张彻口中的“南美洲”。

在那里,他们找到了红薯与土豆。

只是刚一登岸,就被当地土著视作敌人。

这些出海之人多是渔夫出身,并不敢与之冲突。

找到两种作物后,他们便匆匆返程。

整整一年又几个月的时间,才回到大明境内。

此刻,老朱内心激动难平!

听船员讲,海外景象奇异,宛如仙境。

他们前往时,在极北之地见过终日不落的太阳。

归来路上,却经历了漫长的黑夜。

还有一种白色巨兽,体型巨大,毛色洁白如雪,极其稀有。

在张彻所称的美洲大陆上,人的外貌与他们相差无几。

肤色略深,但不像大明偶见的昆仑奴或洋人那般怪异。

可惜那里文明尚处原始,土著聚族而居,尚未建立城池。

粮食种类丰富,除了红薯和土豆,想必还有许多未被发现。

土地肥沃,适宜耕种。

他们还在两块美洲大陆交合处的一个岛屿上,发现一处露天金矿。

只因被土著守卫森严,未能靠近。

每一条消息传入老朱耳中,都让他心中难以平静。

他忽然想起当日饭桌上,张彻提议开海之时,朱棣曾说的一句话。

那些好东西,本该属于大明!

那些尚未开化的部族,凭什么拥有这些资源?

如果当年派出的不是一群寻常渔夫,而是大明正规的水师……

想到这里,老朱只觉得全身一阵发热。

必须通海!

老朱心中暗自下了决定。

“这小子肚子里藏着的东西还不知道有多少。以后得找个机会,好好和他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