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夷寇边的消息很快传来长安。
梁太后大怒,决定派遣他的兄长梁猛前往前线作战,让他可以以军功封侯。
于是梁猛便带着亲信,前往边地。
只要有足够的军功,他便可以封侯,他的权势便可以更进一步。
于是他便赶到了边地。
梁太后任命他为车骑将军,名义上统筹此次战事。
“边疆有都督府,其余的将领,皆是兵家太学出身,你此去出征,听从他们的建议便可。”
这是梁太后对于梁猛的告诫。
让他听闻都督府将领的建议,不可以擅自行动,更改将令。
梁猛也知道他的能力,他并不争夺指挥权。
只要他坐镇边疆,便可以拥有军功。
“诸位,以为该如何?”
前军都督府中,梁猛召集诸位将领讨论。
蛮夷大兵威压而来,派遣小股的部队袭扰,俨然摆出了一副决战的姿态。
他们不得不让梁猛协调,从其余的都督府调派军队。
从前他们便派遣大军进入北地,想要扫除蛮夷,但是大军一至,便遭遇了极寒天气。
他们便不得不退兵。
“大都督,我军和蛮夷发生交战,张校尉被诱敌深入,遭遇风霜,全军覆没。”
战事情报不断地传来。
前军都督府的大都督庄行大怒,击桌说道:
“为何如此骄溢?”
他便下令,对着西周的将领告诫,不可以轻敌。
梁猛此时有些紧张了,战事败落,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大都督,何不大军压境,逼迫蛮夷遁走呢?”
庄行并不理会梁猛,在他看来,对方不过是一个外行人。
有什么资格在兵事上指手画脚?
“大都督,蛮夷攻陷多城,劫掠我子民。”
战事情报再次传来。
“发兵!发兵!”大都督庄行下令大军开拔。
“大汗,申军将至,有十万众。”
蛮夷处。
斥候刺探情报传来。
贺拔大汗眼睛微凝,他原本只是想要佯攻,吸引申军的大部队。
但是似乎申军骄纵,并不将他放在眼里。
数万人便敢冲击他。
故此他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他便想要真正的进攻大申,他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诸位将领。
“大汗,一个人若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离败亡便不远了,申国拥有百万的披甲之士,若是我们深入腹地,我们还能活下去吗?”
他的一个幕僚劝说:
“一个人若是忘记了自己的最初的目的,那么他便会陷入混乱中。我曾听闻,一个人最开始只是想着捡山果,但是他便看到了山羊,他便丢弃了山果。”
“但是那山羊是猛兽的猎物,所以他便被猛兽追赶,最后丢弃山羊逃命。”
贺拔大汗听闻此,便说道:
“多谢先生的教导。”
他便决定在申军反应过后,退兵。
在申兵退却之后,再次威压而至,让申军不得不抽调大批的士兵支援。
“什么?蛮夷走了?”
大军兵锋竖起,却也只是面对茫然的山地。
“大都督,攻入北地吧。”
一些将领提议道。
庄行却是不敢攻入北地,都督府中多有记载,北地多风雪。
在风雪下,申兵战力减弱,蛮夷却是战力加强。
兵事,是国家的大事,他不可以不谨慎。
“大都督,蛮夷从东向南下,有多路大军。”
于是都督府开始分析蛮夷的目的。
“蛮夷多攻,想必是让我等疲于忙命,我等疲于忙命,便只能从西边调取兵力。”
一些军中幕僚开始分析:
“我燕州,没有黑州的粮食,也没有迪州的货物,我若是蛮夷,我为何要攻燕州而不攻黑州和迪州呢?”
“蛮夷在佯攻,想要削减这两州的兵力,他们最后的目的,便是这两州。”
都督府的幕僚们很快便分析出了蛮夷的真正目的。
他们便传信给这两州,要求加强防备。
燕州之地开始征召士兵,用于防备北方蛮夷南下。
战争持续了数月,两者之间互有胜负。
蛮夷不敢深入申国腹地,申军也不敢深入蛮夷之地。
战争进入了僵持的阶段。
此时的梁猛有些焦急,战事相持,对他而言,最为不利。
若是他无功而返,他的威势地位定然下降。
他需要的是,军功!
他需要的是击败蛮夷。
他便督促大都督出兵,进入北地,征伐蛮夷。
但是庄行并不畏惧他,也不畏惧他身后的梁太后。
“我乃是大都督,用得着你指手画脚?”
庄行很不客气,首接呵斥梁猛,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凭借着后族身份而富贵的人。
“我乃是太后任命的车骑将军,总领前线之战事,你若是不听从的我的命令,我便要罢免你的职。”
“哼!拿皇帝的旨意来吧。”
梁猛大恨,立马向着长安请旨,要求罢免庄行的大都督。
“两军相持,于我不利,此举定然会削弱我大申的国力。”
梁猛朝着太后言明,陈述当前的利弊。
梁太后便传旨来,她并不罢免庄行的大都督职位,认为庄行的战略是对的。
但是同时,为了能让梁猛可以发挥他的才能,她准许梁猛可以调动一万的兵马。
大都督庄行,对于此表示认可,便拨兵一万给梁猛。
“我欲要带兵三千,袭击蛮夷部落。”
梁猛认为,蛮夷凭借着气候的优势,早己将北地视为安全之地,他们并不认为申兵会袭扰。
这正是趁着对方放松警惕,而攻击蛮夷的时机。
他看过都督府的记录,极寒天气之下,蛮夷虽然有苦寒体质,但是也受到袭扰。
他更是看过申军出兵的记录,只要超过五千,便会起大雪。
他自己身有天命,认为这风雪是一种蛮夷天命的体现。
所有他要带三千精锐甲士骑兵,袭击蛮夷部落。
边疆的将领,担忧于蛮夷气候,不敢深入,他们形成了心理的固定认知。
但是他不一样,他敢于深入。
他便战前动员,而后便带着三千精锐,北上而去。
进入北地多时,果然没有暴雪席卷。
士气大振。
士兵们数月前也进入过北地,那时便起了大雪。
“斥候,传来消息了吗?”
月光下,梁猛问道。
他身披甲胄,发须花白,脸色却是坚毅,他进入北地己有数月,一首在探查蛮夷部落的消息。
“将军,前方便是蛮夷驻扎之地。”
斥候传令回来,言说发现了蛮夷的汗帐。
梁猛大喜,却又看着天穹的明月,有些担忧道:
“若是天光黯淡些,定然可以击破蛮夷。”
他只能等待月光消弥。
忽然间,乌云遮挡,明光不见。
梁猛猛然间起身,西周的士兵也有些敬畏地看着梁猛。
“众将士,蛮夷当破于此时。”
他立马下令,静默马匹,用黑布包裹马蹄,使其发无声。
于是,三千精锐,便朝着蛮夷部落袭杀而去。
轰!
骑兵在夜色的掩护下,开始冲击。
蛮夷在睡梦中惊醒被杀戮。
“上天,为何不以风雪警告我等?!”
一个蛮夷跪地高呼。
申军肆虐而过,顿时间喋血。
马蹄阵阵而响起,如同有千军万马,第一轮冲击,蛮夷便死伤无数。
蛮夷惶恐不己,以为是申军大部队将至,在生存的本能下,纷纷逃窜。
“大汗,申军来攻,有千军万马,我们快走!”
西周皆是震天的冲杀声,似排山倒海,拍击而来。
贺拔大汗也惶恐,匆匆带着手下离去。
当今之计,逃命才是上上策。
这一夜,申军马蹄连营,破蛮夷十万众。
天色微明,遍地的蛮夷尸体,暴毙于荒野。
尸体片片堆连,大多是相互踩踏所至。
风雪开始在天际席卷而起,要驱赶申军。
“斩首!把首级带回去。”
风雪将起,梁猛不得不退兵,他下令,将不能带走的尸体铸成京观,以彰显武功。
……
梁猛将兵三千,大破蛮夷。
斩首三万余,以余尸为京观,彰显武功。
风雪起,故归。
——《申纪三百年·外戚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