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邓韵沿着阶梯走廊,步步而走。
这一刻,她觉得未央宫的路程是如此的漫长,太监在前,匆匆而走。
皇后便问道:
“陛下召我有何事?”
“回皇后,臣并不知道。”
传旨的太监确实是不知道皇帝的旨意。
天际的夕阳缓缓而落,金光渡在瓦片上,似水波泛起。
皇后很快便来到了未央宫,皇帝的住所。
西周的甲士守在门外,长戟的影子落在地上。
甲胄泛光,威严西周。
皇后邓韵一人独进,便看见皇帝躺在龙榻上,西周有太监,侍女,皆跪在地上。
“皇后。”
皇帝的声音发出,皇后便来到床旁,跪坐在皇帝身旁。
“陛下。”
皇后邓韵温柔唤道:
“陛下好好养病。”
皇帝并不回答,缓缓说出了吕氏,王氏的事情。
他的声音低沉,似流水潺潺而来。
在这昏暗的宫殿内,却是让皇后如坠冰窟,皇帝每说一句话,她的身躯便颤抖。
最后,邓韵哭了出来。
“你怕死吗?”皇帝扭头,看向皇后,在低声问道。
“陛下,陛下!”皇后在哀求,她从未想过,她方才所走的路,是黄泉路。
“朕对不起你,朕会使你邓家富贵的。”
皇帝的气力没有了多少,他便挥手。
这是先帝的遗言,他不得不遵从。
太子还是太小了,他见过太子畏惧他母亲的样子,所以皇后不能留。
左右的太监侍女,便站起身来,捉拿皇后,往偏房拉去。
皇后还想哀嚎,侍女便将其嘴巴捂住,免得皇帝心烦意乱。
不一会儿,太监回来复命:
“陛下,皇后薨了。”
皇帝默然,看了一眼皇后的尸体,便挥手,看不到皇后死去,他心不安。
皇后的尸体便被妥善处理,抬了下去。
“父皇,父皇!我母后不见了。”
多日后,太子哀嚎着,要寻找他的母后。
皇帝招手,太子庄睦便止住泪水,来到皇帝的身旁:
“你日后是皇帝了,为君者,是不可以哭泣的。”
皇帝便言说王蛟时期的少帝庄兴,虽然年幼,却是敢于杀贼。
虽然最后为王蛟所弑,但是壮了申家的气节。
“父皇,我以后不哭了。”
太子庄睦绷着小脸,瘪着小嘴,用手擦去眼泪,他哭得眼睛发红。
但是在此时,他也抑制住自己的情绪,也不再问母后去哪里了。
“父皇,你会好起来吗?”
太子趴在床边,小声地询问:
“父皇你若是好起来,我们可以去郊区外打猎吗?母后给我做了一柄弓箭。”
“父皇要去见太祖皇帝了。”
皇帝心中微酸,让年幼的太子失去了他的母后。
这是他的过错,可是为了申家的基业,他不得不这般做。
他艰难地抬手,抚摸着太子的后背:
“你以后,要成为太祖皇帝,太宗皇帝,那般的贤明君王,知道吗?”
太子听闻此,便点了点头。
申纪一百六十年秋,皇帝的病情时好时坏。
有时候,他可以一天下床,且能处理政务。
但是又有的时候,他数月不可以下床,口不言,饭不能食。
时间渐渐流逝。
庄天师依旧守候在皇帝身旁,为其诊治。
宗正庄雄,尚书令霍照,丞相魏安,侍奉皇帝左右。
皇后的母亲窦樱也在一旁。
“天师,陛下如何了?”
庄天师再次针灸皇帝,灌以汤药,皇帝幽幽醒来。
他走到外面,和诸臣说道:
“陛下病情加重了,再医治也没有效果了。”
他告诉众人,现如今的皇帝,己然是石药不可以药治了,最多一年,或许便会追随太祖皇帝而去了。
“死亡对于朕,又有何惧呢?”
皇帝的声音传来。
众人便知道,这是皇帝的生命潜力的支透。
“陛下,臣要回龙虎山了。”庄天师告辞。
皇帝应许,并赏赐其钱财。
庄天师便离去。
“父皇。”
未央宫中,皇帝召来了太子,太子恭敬地行礼。
“太子,近日来学问如何?”
“父皇,老师都夸奖我。”太子说道。
“那便好。”皇帝想了想,教导太子道:
“你尚且年幼,日后要懂得隐忍,只要你成年了,你依旧会是大申的天子。”
皇帝作出了最坏的筹谋,认为日后会大臣乱政,若是那时太子,依旧年幼,便要学会隐忍。
毕竟,身后的事,他管不到了。
“不要如同少帝庄兴那般,刚强而折,遭遇事情,要懂得变通。”
皇帝知道他没有几个月可以活了。
他便想要在临死之前,将一些治国的经验,将交给太子庄睦。
辅政大臣是否可靠,他不知道。
人心总是会变的。
“父皇,儿臣知道。”
皇帝便日日夜夜召来太子,悉心教导。
申纪一百六十一年春。
皇帝再次病倒,这一次他知道,他起不来了。
在未央宫中,他召集宗正庄雄说道:
“不可以使窦氏掌权,朕给你下一道旨意,若是窦氏族人进入朝堂中,你便诏令宗亲诛杀好了。”
“朕的母后……”
窦樱终究是他的母后,他便说道:
“将其冷囚便好了。”
他作出了最坏的打算,在提防着后族。
“臣领命。”庄雄眼眸泛起泪花。
皇帝又召来霍照,对其说道:
“卿侍奉先帝十二年,侍奉朕有八年,一首兢兢业业,朕要追随太祖皇帝而去了,太子便交给你了。”
“不敢负陛下命。”
皇帝看了一眼霍照,便让其退下,又召来丞相魏安,同样嘱托于国家大事。
“召太子,诸位大臣吧。”
未央宫中,太子以及诸位大臣前来。
“太子啊,觉得日后要成为太祖皇帝那般的君王啊。”皇帝伸手,轻轻抚摸太子的后背。
他的语气低沉,声微而不可听闻。
“父皇。”
太子哭泣,众臣皆哭。
“诸位,国家大事便交予尔等了。”
皇帝说完之后,便垂手而崩。
申纪二百六十一年春,帝崩于未央宫。
天下素缟,皆悲哀。
……
隐皇帝英年早逝,不过三十二岁,实在是可惜。
其登基之后,因疾病缠身的缘故,政事皆交予尚书台,内朝的权力大大加强,外朝的三公诸卿成为了执行机构。
隐皇帝以为他生前赐死了邓氏,便可以避免后族的干涉,只能说,崩逝的皇帝并不能继续统治人间。
人臣的忠诚会随着权力的增加而渐渐流逝,王蛟如此,其余人也如此。
权势被外人把持,后世的皇帝成年之后,不得不依靠宫廷之内的太监,自此以后,大申的第二个乱政集团上场了。
那便是……宦官集团!
——《申风烈烈二千年·外戚与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