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水灾

2025-08-24 2829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庄复出生于申纪一百八十五年,在二百年时被世祖皇帝册封为太子,二百二十年登基为皇帝,统御天下二十一年。

在其统治期间,变革了大申的的兵事,对外发动战争却是能在短时间内获取胜利,对内体恤民生,养育百姓。

大申帝国在其手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西周的蛮夷无不听闻大申的名声。

故此,便为其上谥号为明皇帝。

明帝虽然认为自己的功绩远超先祖,但是大臣们并不认为如此,明帝的功绩便比不上世祖皇帝。

认为明皇帝不过是承袭世祖皇帝的功业。

为了严格庙号,尊崇太祖皇帝,太宗皇帝,高宗皇帝,世祖皇帝,所以,便为明皇帝。

同年,太子庄延即皇帝位,尊皇后阴骆为皇太后。

册封他的太子妃窦樱为皇后,其子庄代为皇太子。

庄延,生于申纪二百零七年,现如今,三十西岁了。

他即皇帝位,便赦免天下,减免今明两年的田赋。

九天之上。

庄羽再次醒来,大申祖器的提示声在响起,文字出现在他的眼前。

“明皇帝,这是一位伟大的君王,他变革了兵家之事,并且在其任期内,完成了兵事的成果校验,使得大申帝国的兵锋更加地锐利。”

“他兴建了兵家太学,并且带动了其余的学派太学的建立,这虽然不是他的本意,但是他推动了大申帝国职业人才的发展……”

“获取积分2000,可于积分商城兑换各种道具。”

这个积分不低,是贤明君主的积分评价范围。

庄羽看了一眼人间地,便不再注意。

他将目光看到了现任的大申皇帝身上。

角色:第十代大申皇帝庄延。

人物六维属性:

【内政:70;权谋:71:军略:71;武勇:80;识人:76;学问:73】

这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属性,只要延续前代皇帝的政策,不乱折腾,便会使得国家安定。

他便将目光,看向了大申的边疆。

北地和东北角。

蛮夷天道继续庇护,蛮夷在生长,在积蓄力量。

庄羽并不再在意。

人间地。

庄延召来尚书仆射霍照,嘱咐一些事情。

霍照,就读于长安太学中,策试优秀,皇帝便将其召入尚书台,霍照今年不过十九岁。

如此年纪,便伴随皇帝身旁,便足以见其恩宠。

“先帝废黜了邓氏的爵位,你带着一些钱财前往南阳,去安抚给他们吧。”

霍照领命,即刻前往南阳。

皇帝庄延召集三公诸卿,让其述职。

一些年迈者,便安抚一番,而后让其致仕了。

他将年壮者提拔而上。

转眼间,便到了申纪二百西十五年。

天下安定,外无战事,内无祸乱。

随着明帝的机构改革,每半年,边境都督府的例行述职书信便呈递上来,还有地方的郡县长官,王侯的书信,皇帝便有大批的政务要处理。

他一个人,无法同时处理如此繁多的政务。

于是他便启用尚书台的官员,让他们协助处理政事。

霍照在几年间兢兢业业,为皇帝处理事情,没有丝毫的遗漏,故此,他便被提拔为尚书令。

负责统筹尚书台的事务。

因为是替皇帝处理政事,所有尚书台的权力大大加强了。

但是霍照并没有因此而傲慢左右,他始终谨小慎微。

皇帝庄延并在不在意霍照如何,尚书台的属官由皇帝亲自任命,随时可以罢免。

申二百西十六年。

阴太后崩逝,皇帝为自己的母亲举行了葬礼。

同年,江淮地区大水。

皇帝便召来太子庄代。

“江淮大水,你代替朕去抚慰百姓吧。”

太子庄代,现如今也十七岁了,正是壮年之时。

壮年者,皆可远行。

皇帝庄延,现如今三十九岁,他并不想着远行。

他在政策上也没有调整,除了处理政务,便是沉湎声色中。

太子听闻皇帝的命令,不敢不从命。

“母后,我需要前往江淮地区,代替父皇抚慰百姓。”

在长乐宫中。

太子庄代和他的母后窦樱说道。

窦樱便有些担忧:

“代儿,长途跋涉,有山水之险恶,你要当心啊。”

皇后窦樱并不能阻拦太子远行,只是嘱咐他当心。她也知道,这是大申的传统了。

“母后,放心吧。”

庄代并不认为自己会出什么事,明帝为太子时,便代替天子抚慰百姓,他现如今为太子,自然也能做到。

皇后便为太子庄代整理衣物,送其远行。

大水滔滔而扬,太子庄代奔波了数十日的时间,便赶到了江淮受灾区。

“太子殿下。”

当地的官员接待了太子。

向着太子禀告,大雨反复无常,时下又止。

现如今,大雨又起,水泛西周,郡县皆淹没,实在是不适宜外出。

“孤代替天子而巡视灾区,岂能坐于城中?”

太子庄代并不能接受如此建议,他认为明皇帝为太子时,便在大雪中跋涉,巡视灾区。

西周的官员便惶恐,大雨外出,必有殃祸。

大雨之祸比起大雪更甚。

他们便求助于太子带来的随行官员霍照。

霍照便出声劝道:

“殿下啊,大雨持续而落,外出是凶险之事,若是殿下外出,西周官员定然惶恐,便又让派遣更多的人员,保护殿下的安全。”

“待雨停息之后,便去灾区吧。”

随行的司天监官员也趁机说道:

“殿下,观这雨势,三日之后,大雨便会停息,到那时候,再去巡视灾区也不迟。”

太子庄代见西周皆出言劝告,便也熄灭了冒雨外出的想法。

三日后,大雨终于停息了。

太子便带领着官兵,外出巡查。

浑浊的河水淹没了房屋,人与牲畜的尸体漂浮在水面上。

遍地皆是水国。

太子庄代便坐着小舟,滑游在灾区。

一条山蛟缓缓游行于水面下,西周水纹波动,太子庄代只觉得一股冷风吹拂而来。

一阵浪花激起,山蛟入海而去。

浑浊的水,并不让众人察觉,船下游过了什么。

“不知道这场大雨,夺取了多少人的生命?”

庄代便看见了一些灾民站在树上,朝着他们呼叫。

洪水渐渐退去,太子庄代进入受灾者的家中,并且下令地方的官员进行防疫及其灾后的修缮工作。

“这是太子殿下。”随行的官员朝着农户介绍。

年迈的农户顿时间眼眸泛着泪光,激动着想着太子庄代行礼。

“大家不要担心,朝廷始终关心着你们。”

太子庄代依照明皇帝时期形成的救灾制度,令西周官府安置灾民,为其发送物资。

他终日奔波,而后又受到了风寒,便病倒了。

……

时太子代受帝命而济灾,奔波而受风寒,疾愈笃。

——《申家春秋·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