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世祖光武皇帝

2025-08-24 3492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边疆战事胜利的消息传回长安。

皇帝庄柱下令,嘉奖出征的甲士,于是内侍便启程前往边疆都护府。

他也开始在安息地区设置都护府。

将其命名为安息都护府,以便更好的辐射贸易通道。

皇帝在征伐密诏中,要求庄锋和庄胜,率军攻打不服从大申的蛮夷部落。

故此征伐结束之后,安息地区几百个蛮夷部落,便只剩下几十个了。

大申并不寻求占据安息地区,只是为了保护其商业要道。

因为安息地区太贫瘠了,大多是山地。

安息都护府驻地也在大月国的临近地方,并未深入安息地区的腹地。

庄柱任命安息都护府的都护,边疆的战事便告落了。

九天之上,庄羽再次醒来。

他听到了大申祖器的提示声:

“海疆生土,以养蛮夷。注意,海疆正在生长出土地。”

庄羽便注意到了渤海西郡地,大量的泥沙从黑河入海口流入。

蛮夷天道又发力了。

他便知道到了人间地,大申刚刚诛灭安息蛮族。

西边蛮夷势力弱小,东边的蛮夷便生长。

但是大申帝国占据了边疆之地。

蛮夷只能在海疆生长。

而蛮夷天道,要弥补祂的逻辑缺失,便要用泥沙造土。

庄羽看着蛮夷天道的泥沙量,想必不出百年,黑河郡和黑洲之间的海峡将会被泥沙填满,再次勾勒出适宜蛮夷生长的土疆。

果然文明帝国的副作用在持续生效。

北地没了蛮夷,便雪化八百里。

东北向的疆域也被申军占据,所以便海疆生土。

文明帝国的边疆,必然会滋生蛮夷。

这条铁律还在持续。

而且蛮夷天道为了保护新生的蛮夷,申军入境,必生天灾,使得申军不可久留。

八百里雪化百地,便是如此。

庄羽注意到了,蛮夷的生长期,有长达几百余年的。

在此期间,大规模申军,皆不能入境。

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蛮夷的土地,终究会长出申军的。

庄羽对此,并无在意。

他不再垂眸人间。

人间地。

长安再次雪落,己然到了申纪一百一十八年。

庄柱己然六十二岁了,他的精力不济了。

他便将国家的大事,皆交给太子庄复。

太子庄复便开始监国。

皇帝便在建章宫中,编写他的治国理政。

一日。

皇帝庄柱便想着见见太子的儿子。

他担心若是太子的儿子过于不成器,又会使得祖宗的基业遭受损坏。

太子庄复,生于申纪一百八十五年,现如今,也有三十三岁了。

他有多个儿子。

长子庄延,生于二百零七年,是太子妃阴骆所生。

其余儿子,比起庄延小一两岁,为其余妃子所生。

当皇帝的诏令传到太子府中后,所有的人都忙了起来。

一些妃子知道,皇帝在担心后人的继承问题。

若是自己的儿子表现杰出,想必日后是可以作为太子了。

做了太子,距离皇帝的位置还远吗?

太子妃阴骆此刻也紧张,皇太后阴漓虽然是她的姑姑。

但是在这种事情上,并不能帮助她。

更是因为他们阴家两代女皆为储君女主,阴家便更加的小心谨慎。

“延儿,到了你皇爷爷面前,可要表现得乖乖啊?”

太子妃阴骆不知道该如何和她的儿子商议对策,便只能让其表现得乖些。

庄延点点头。

皇帝庄柱拥有多子,其子也多子嗣。

而皇帝又热衷于处理政务,故此,皇孙们和皇帝一年的见面次数并不多。

纵使是太子的儿子。

庄延和他的兄弟便被带到建章宫中,面见皇帝。

“拜见皇爷爷。”

庄柱便看着太子的诸位儿子。

他并不将自己的对皇孙的喜好表现出来。

侍从引领着诸位皇孙入座。

“皇孙们,在这纸面上,回答一些策问便好了。”

庄延便有些紧张,他看向纸上的第一个问题:

“申军大破安息蛮夷,堆垒其尸为京观,是否残忍?”

第二个问题便是:

“若是你的母亲想要你册封你的舅舅为彻侯,你是否会册封?”

上面便只有这两个问题。

庄延便知道,这是考虑对外和对内的态度。

“蛮夷有罪而诛,此彰显武功也!”

“太祖皇帝有言,无军功不得封侯。”

庄延刚刚写完,一旁侍从便说道:

“诸位皇孙,殿前对奏吧。”

几个皇孙便以此出列,言于皇帝面前。

皇孙都有正常的认知水平。

皇帝便让诸位皇孙退下,在之后,便不再理会了。

皇帝庄柱并不认为,他可以在诸位皇子年幼的时候,便可以看到几十年后光景。

其中的变数太多了。

只要皇子有正常的认知水平,那便足够了。

庄延回到了太子府中,他的母亲便问道:

“皇爷爷问了什么?”

庄延便一一说出,以及其余皇孙的回答。

阴骆便有些不明白了,既没有嘉奖,也没有惩罚。

“儿子,你想到了什么?”她问道。

“皇爷爷的意思是对待蛮夷不可以仁慈,对待后族不可以太过于……亲近。”

最后他的话,他看向了他的母亲。

吕后乱政,王蛟篡位,似乎都是外戚所为。

故此,他不敢太过于言实。

他对于她的母亲,还是亲近的。

而阴骆,并没有乱政的心思,她只想着她的儿子做太子而己。

“那你皇爷爷想要校考什么呢?”阴骆问道。

“皇爷爷只是想着看看我们有没有正常的认知。”

皇孙的学习,都有皇室统一安排,并不会有过多的差距。

不会一个皇孙指物为马,一个皇孙指物为牛。

皇帝庄柱再次召见了太子,说道:

“朕遍观国内,无大族可以干涉朝政,唯一可能的,便只有后族了。”

“若是日后的皇帝继位时年幼,便要下诏处死他的母亲。”

太子庄复陡然间有些悚然,他抬头,看着皇帝。

“朕教给你听,你也要教给后世的皇帝听。若是不听,恐怕有社稷倾覆的风险。”

庄柱叹息说道。

“唯。”

庄复心神恍然。

“朕己经没有什么可以的教导给你,你退下吧。”

太子庄复便离开。

庄柱在建章宫写了两年的治国政书,便感觉到了自己生命的逝去。

他召见了太子,三公诸卿,嘱托于身后大事。

申纪二百二十年,帝崩于建章宫。

天下素缟,皆同悲。

……

世祖光武皇帝讳柱,元帝少子也。

帝少时聪慧。

元帝时,王蛟圣人之名愈显。元帝召诸皇子问曰:

“若有不轨之徒谋圣人之名,当如何?”

时诸子不能对。

唯帝对曰:

“当使刀剑加其身,以验圣人之名!”

元帝惊,踱步于帝侧,曰:

“吾儿何出此言?”

帝曰:

“不死者圣焉,死则伪冒也。”

元帝大悦,曰:

“当为我申家柱石也。”

时太子擎喜儒而厌百家之学,元帝不喜之。

患其乱申家基业,遂阴使帝藏于民间,欲行高宗皇帝故事。

及元帝崩,幽帝即皇帝位。

幽帝独用儒生,擅杀宗亲,致使宗庙倾覆。

幽帝及崩,王蛟摄政,行废杀天子之事。

时帝养于巨鹿,及长,神武有力。尝与宗室比武,单手扛鼎,绕行三圈,有太祖之神勇,宗亲皆服。

及蛟篡位,帝即起兵于巨鹿,攻克诸郡,三年而下,定河北之地。

于是欲攻河东,将兵长安,复先祖之宗庙。

是时蛟败宗亲都护,威望愈加,引兵军河东,欲与帝决胜负。

及战河东。

有天火流石击蛟营,蛟西十万兵皆没。

帝乃引兵击,蛟不能当,遂复立宗庙于长安。

即皇帝位,破蛟之残部于北地。

帝复申家基业,忧天下之民无田可以耕,遂行度田令。

时安宁公主纵府人行侵田之事,帝不因其亲而诛之,天下遂安康。

……

赞曰:帝御极三十六载,平王蛟之乱,行之度田,严之律法,养之百姓,诛之蛮族,于是海内日隆,威望日加,西夷皆宾服。

呜呼,上古圣王之治未能及也!

——《申纪三百年·世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