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坊的废墟上,焦糊味和臭氧气息尚未散尽。扭曲的钢板被切割下来,烧蚀的铜网被小心剥离,绝缘胶泥的残渣被一点点刮取收集。这不是简单的清理,而是一场在工业废墟上进行的、充满血腥味的“考古”。技工学院的学员们在张工的带领下,如同最细心的法医,解剖着这些磁暴灾难的“遗体”,试图从每一道熔痕、每一处变形、每一片焦黑的绝缘层中,解读出对抗无形之敌的密码。
“老板!您看这个!”一个脸上带着辐射灼伤红痕、眼睛却异常明亮的年轻学员,用特制的木钳夹起一块从净水塔法拉第笼内层剥离下来的铜网碎片。这块碎片边缘被烧蚀熔断,但中心区域却奇迹般地保持了完好,表面覆盖着一层混合了焦糊橡胶、胶泥灰烬和…一种难以形容的、仿佛金属粉尘般的暗蓝色结晶物。“我们测试过了!这层‘脏东西’覆盖的区域,导电性没变,但在模拟弱磁脉冲测试中,它对干扰的屏蔽效果比单纯铜网提高了近三成!”
林拓接过碎片,入手微沉。那层暗蓝色的结晶物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微弱而诡异的光泽。他立刻想到了战场上回收的那些扭曲变异兽残骸——有些怪物的甲壳和骨刺上,就覆盖着类似的物质!
“分析它!”林拓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成分!来源!形成机理!尤其是这层结晶物!张工,重点测试它的导磁特性和能量吸收能力!把回收的变异兽样本,尤其是那些带有能量器官残留的,全部做交叉对比分析!蓝图库,启动材料解析功能,目标:这层复合屏蔽残留物!”
蓝图库的界面在林拓视野中亮起,无数基础材料(铜、橡胶、黏土、焦炭灰)和战场回收的特殊样本(变异电鳗的能量腺体碎片、铁甲穿山兽被磁化的骨板、某种能吸收光线的奇异苔藓粉末)开始疯狂组合、推演、模拟磁暴环境下的反应。
从废墟中淬炼:初代“护甲”
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分析和实验后,技工学院那临时搭建、墙壁上还残留着辐射灼痕的实验室里,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成了!老板!初步配方有了!”张工捧着一个陶罐,里面是粘稠的、散发着焦油和淡淡腥气的暗蓝色浆糊。罐壁上凝结着细密的、如同星尘般的蓝色结晶。
“我们管它叫‘星尘涂层’!”年轻学员激动地介绍,“基底是桐油、橡胶焦油和石墨粉(从回收的电极棒磨碎得来)的混合物,关键是在高温炼制过程中,加入了微量粉碎的变异电鳗能量腺体结晶和铁甲兽磁化骨粉!蓝图库推演显示,这种复合材料在固化后,能形成类似‘吸波’和‘导流’的双重结构,对特定频段的电磁干扰有显著削弱效果!”
林拓用手指沾了一点,触感冰凉粘腻。“测试过了?”
“用改造的简易磁暴模拟器(利用回收的破损能量核心残骸和线圈搭建)试过了!”张工用力点头,“涂在薄铁板上的效果,大概能达到我们之前法拉第笼核心区域屏蔽效能的…60%!而且工艺简单得多!可以像刷漆一样涂在设备外壳上!”
【蓝图库提示:解析完成!基于现有材料和实验数据,解锁【初级电磁屏蔽涂料(“星尘”型)配方】!】
配方详情和要求清晰地展现在林拓眼前。虽然材料要求苛刻(需要特定的变异兽材料),效能也远非完美,但这无疑是从灾难废墟中淬炼出的第一块真正的“盾牌”!
“立刻小规模制备!优先涂装净水塔的核心泵体、电报中继站的关键设备、还有…我们库存的所有燧发枪机匣和弹药储存箱!”林拓果断下令。这层涂料,就是关键设备在下次磁暴(如果还有)中生存的初级护甲!
火种的延续:手动点亮微光
解决了“防”,林拓的目光投向了“用”。磁暴摧毁了能量核心、瘫痪了蒸汽动力(精密部分),但那些在灾难中扭曲报废的设备里,并非全是垃圾。
“老板,您看这个。”老猫带着林拓来到一间临时清理出来的仓库。里面堆满了从战场和废墟中回收的“电子垃圾”:扭曲的线圈、烧焦的磁石、破碎的陶瓷绝缘子、还有大量从报废蒸汽机、弩炮、甚至变异兽体内挖出的、形状各异的能量传导部件(类似电容、电感)。
“蓝图库分析显示,”老猫指着其中几块形态相对完整、带着微弱磁性的U形废铁(疑似蒸汽机废磁路)和几卷烧焦但铜芯尚好的线圈,“这些材料,配合我们之前储备的少量完好磁石和铜线…可以尝试…”
蓝图库界面在林拓眼前再次展开,目标锁定那些回收的磁石、线圈、以及领地自产的简易轴承和木制外壳。【手摇式动能输入】+【切割磁感线】+【能量储存介质】…无数基础组合在推演。
“发电机…和电池?”林拓瞬间明白了老猫的暗示。电磁感应!这是灾前世界的基础物理法则!在这个充满能量畸变的世界,能否复现?
“对!不需要多高效!只要能点亮一盏灯!能给一个超小型的电报机供电几分钟!就是巨大的突破!”老猫眼中闪烁着赌徒般的光芒,“蓝图库在推演一个极其简陋的原型!手摇提供动力,切割磁感线产生微弱电流,用回收的铅板和稀硫酸(领地有少量储备)尝试构建最原始的化学蓄电池储存!”
图纸在蓝图库中逐渐成型:【手摇式发电机与蓄电池(初级)蓝图(实验型)】!结构粗糙,效率低下,储电能力微弱,但它代表着一个全新的方向——摆脱对蒸汽和生物能的绝对依赖,触碰电能的边缘!
“调集最好的技工!用最精密的骨制工具和手摇钻床!不计代价!给我把这个‘火种’造出来!”林拓的声音斩钉截铁。这微弱的电流,将是点燃电磁时代的第一颗火星。
钢铁神经的复苏:更坚韧的通讯
电报线,这条差点被彻底斩断的钢铁神经,也在进行着重塑。负责通讯的技工小组,在仅存的核心中继站内忙碌着。
“外层铅皮!一定要裹紧!接口处用熔融的锡铅合金密封死!”
“陶制绝缘子!对!就用这种!我们自己烧制的!比木头和橡胶耐辐射和粒子流!”
“线路走向避开之前强磁畸变严重的区域!尽量贴着深沟走,利用地形屏蔽!”
“还有,尝试把两根线绞在一起!蓝图库推演说这叫‘双绞线’,能抵消部分干扰!”
基于灾难中用生命换来的教训,新的电报线路铺设方案被制定出来。虽然核心原理没变,但处处体现着对电磁环境的敬畏:更深的地下埋设、更厚实的铅皮屏蔽、更耐用的陶瓷绝缘、更抗干扰的线缆结构(简陋版双绞线)。核心中继站内部的关键设备,也被涂上了新鲜的、还散发着怪味的“星尘”涂料。
“报告!主领地到铁矿前哨的备用线路…初步测试…信号微弱但清晰!干扰在可控范围!”负责测试的学员激动地汇报。这意味着,即使在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弱磁干扰环境下,领地内部的通讯命脉也能保持一丝微弱的跳动。
蒸汽的咆哮,电能的低语:混合的序曲
站在重建中的动力工坊地基旁(原址己被彻底清理),林拓看着技工们用最原始的工具和人力,重新组装一台备用的小型蒸汽机(仓库深埋保存的)。蒸汽机的咆哮即将再次响起,驱动磨盘、水泵、锻锤…这是工业的根基。
但他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旁边实验室里,那个正在被技工们用骨刀、木榫小心翼翼组装的、结构怪异的木盒子——那是手摇发电机的原型机。笨拙的手柄,粗糙的铜线圈,回收的磁石…简陋得可笑。
然而,一个更加宏大、更加疯狂的念头,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疯长。
“蒸汽…驱动巨大的飞轮…飞轮带动这个线圈切割磁石…”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动,“产生的电流…一部分首接驱动高精度机床?一部分储存进电池,在需要时释放?或者在蒸汽动力不足时,用储存的电能短暂驱动辅助设备?”
蓝图库似乎感应到了他思维的跳跃,界面再次亮起!这一次,推演的目标不再是单一设备,而是【蒸汽轮机(高压、高速)】的输出轴、与【发电机(高效型)】的转子之间的连接!能量形式的转化与耦合!【蒸汽-电磁混合动力系统(概念预研)】!
无数的公式、结构图、能量流图谱在虚拟界面中闪现、碰撞、又湮灭。失败率高达99.9%,前置技术一片飘红(高压蒸汽技术、高效发电机、能量转换控制、耐高温绝缘材料…),这无疑是一条布满荆棘、遥不可及的道路。
但林拓的嘴角,却勾起了一丝近乎狂热的弧度。他看着眼前重建中的、喷吐着原始力量的蒸汽工坊,又看了看实验室里那孕育着微弱电光的简陋木盒。
“蒸汽,是肌肉,是力量。”他低声自语,仿佛在对两个时代对话。
“电磁,是神经,是精密,是未来的火种。”
“让肌肉的咆哮,点燃神经的电光…这,才是真正的升级!”
重建的号角在焦土上吹响,但林拓的目光,己穿透了砖石与蒸汽的迷雾,投向了那由电磁奥秘编织的、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未来。电磁时代的序章,在余烬与星尘中,悄然翻开了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