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只有《水饺皇后》才能解决的问题

2025-08-15 3436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在杭州看电影的时候。

意外遇到一个和我一样爱好的朋友。

好几次我包场,他也在一个人看电影。

而且和我一样。

转战几个不同的厅蹭票看。

道家说一生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次碰到不足为奇。

第2次碰到就有点想聊了。

第3次碰到就成熟人了。

通过和他聊天才知道。

他原来是阿里系的高管。

刚好掌管的也是阿里影业。

后来阿里影业从杭州搬到北京。

他因为家属都在杭州。

所以就转到其他的部门。

后来碰到阿里大裁员。

他也从阿里出来了。

现在找不到什么事情做。

就在外面晃荡。

因为待在家里面总被家里人抱怨。

他和我一样没什么爱好。

唯一的爱好就是看电影。

聊起电影来,他也是可以滔滔不绝。

而且越聊越兴奋。

但是每次聊起他自己的事情。

他要情绪低落。

非常郁闷。

一个阿里系出来的高管。

现在连自己都养不活。

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谋生。

他对我的房车很感兴趣。

也不客气的在我的房子上体验了几个晚上。

这个老兄还有个本事。

他祖籍西川。

做的一手好菜。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超市。

买了很多的青菜、肉类。和啤酒。

他烧了几个菜。

做了打卤面。

天气非常热。

房车里面开着空调。

我们吃着面,喝着啤酒。

聊着人生。

我们聊电影。

聊事业。

聊家人。

聊着聊着。

两个高级知识分子抱头痛哭。

两个博士。

一个是影视学院的教授。

一个是阿里系的高管。

竟然不知道该干什么?

竟然赚不到钱。

其实是思维问题。

很多人一首以为,人生的关键是“找份好工作”。

其实,这只是独属于底层人的思维幻觉。

真正决定一个人阶层走向的,不是你有没有工作,而是你手里有没有资源。

说白了,底层才需要一份份投简历、面试、苦苦等待工作机会;

顶层的人,压根不关心“工作”,他们只关心资源怎么分,利益怎么切,规则怎么写。

这些真相,从来都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上演,你不走出底层,是看不见的。

工作只是底层的生存命脉,资源才是顶层的生存逻辑普通人焦虑的,永远是“有没有工作”、“薪水高不高”、“岗位稳不稳”。

但你仔细想想,工作,本质是你拿时间、体力、技能,去换一点微不足道的生存权。

它是被设计出来的框架,让大多数人忙碌在岗位上,忘记自己其实根本没有资源,没有筹码。

而资源是什么?

资源是生产资料,是信息入口,是市场份额,是政策倾斜,是人脉网络,是资本话语权。

有资源的人,决定游戏规则;

没资源的人,只能上班打卡,等别人喂食。

然而,我们从小被灌输教会的是。

阳光之下,人人平等!

看了电影《水饺皇后》。

一开始。

妈妈是打工思维。

在香港举目无亲。

做各种工作都很拼。

可是越努力越不如意。

什么工作都做不好。

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最后遇上糖水伯。

在糖水伯的指点下。

才知道去做生意。

去学生意经。

先去调查人流量最多的地方。

也就是考察市场。

然后做水饺。

开始大声吆喝。

也就是营销。

然后非常热情。

这是售后。

会观察。

这是企业管理。

第一次做的水饺没有卖掉。

含泪全部倒掉。

这是质量管理。

请人免费吃。

让人评价。

再去虚心请教并改进。

我和阿里系的高管一起看了电影《水饺皇后》。

顿悟做生意的秘诀。

于是我们开始行动。

做水饺都能做到全球。

同样是面食。

那我们就做打卤火鸡面呗。

模仿是最好的学习。

说干就干。

我们买了面粉。

把卤的味道融入到面粉里面。

用手工揉面。

用清水煮面。

反复尝味道。

把面给不同的人品尝。

然后拿到地铁口的地方售卖。

同时开启账号。

励志的阿里系裁员员工卖火鸡面。

这一招立马奏效。

有效的人设加上性价比超高的产品的产品。

立刻在全网大火。

所以说。

要成事。

专注是最重要的。

专注+专业+专心。

方向正确。

这个世界没有事情是做不成的。

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

我们在最开明的国家。

只要你用点心。

生存完全没有问题。

现在街边开个流动商铺。

城管不再来驱逐。

国家也不收税。

只要你合法经营。

就能有收入。

如果你还是没饭吃。

只能说是你自己太懒。

房车做上招贴画。

更换大电池和太阳能板。

买好原材料。

一切准备就绪。

找地址。

开干。

做生意也没什么难么。

产品好。

敢吆喝。

产品ok。

满足客户的价值。

说到底。

就是价值的交换。

任何生意以及人与人的交往。

都是基于价值的交换。

线下客户是初步积累。

通过让利促销。

积累线下客户。

通过打造网上社交账号。

扩大品牌影响力。

宣传产品。

线上变现。

积累线上客户。

把生意从线下做到线上。

一开始就树立品牌意识。

从无到有。

一步步变现。

用阿里系员工朋友的电商经验。

和自己品牌宣传能力。

小摊贩也能做出大市场。

没想到。

一部电影。

成就两个生意人。

韩寒说过:

你明白所有的道理。

但是你依旧过不好你的人生。

为什么呢?

因为知行合一很难。

尽管我和朋友都是高学历。

都是经历过事情的人物。

但是,光嘴上说。

不行动永远不会成功。

我们的火鸡面和卤味大卖以后。

我们的品牌用的是之前我的公司注册的品牌。

和电影是结合的。

因为我们用的原材料里面有茶叶和巴马水。

主打的理念是健康。

用健康的食材打造最普通的街边食品。

许逊尽管活了136岁。

尽管是最后成为神仙。

但本质上他是个人。

如果不食人间烟火。

是不接地气。

是空中楼阁。

我们需要的是接地气的产品。

需要的是真正的为民服务。

为普罗大众打造最健康最有性价比的街边小食。

是天师的祝福。

是天师的托梦。

就在我和阿里系朋友紧紧相拥。

为我们的成功欢呼的时候。

我们收获了另外一份惊喜。

《茶神许逊》的天使轮融资5kw意外获得!

这让我们的所有围绕《茶神许逊》电影的品牌开出了绚烂的花朵。

我们又投入到《茶神许逊》电影的拍摄工作中。

找最专业的团队。

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要打造最优秀的电影。

其间要经历各种各样突发事件。

原来

许天师让你吃各种各样的苦。

就是为了将来的成功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