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国内太卷了。
所有的好生意都被实力雄厚的资本平台牢牢攥在手上。
普通人根本没有机会。
靠自媒体平台,确实也有逆袭的。
但是这个赛道己经卷不动了。
真正厉害的个人也都是有团队在背后支撑。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于是,背上行囊。
穿越山海,跨过云层。
飞到蒙古国。
抵达乌兰巴托国际机场是半夜。
搭飞机上认识的蒙古国朋友的车去温州宾馆。
一路上,司机放着蒙古的mv,边听边放声歌唱。
深受感染,觉得一个喜欢音乐的国度,国民一定很开朗。
果然,蒙古人不仅开朗,还极度的自信。
他们觉得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子民。
他们的先祖是征服过欧亚大陆的一代天骄。
老子天下第一,无人能比。
我觉得我更自信。
我去蒙古,连移动跨境业务都没有提前开。
身上的人民币也没有换汇。
没做任何提前准备。
我就这么背个包越过国界线。
仿佛人间消失般。
我就从地球上蒸发。
国内的人都联系不到我。
在颠簸的路上,伴着蒙古国的音乐。
我沉沉睡去,丝毫没有跨入一个新的国界的恐惧和不安。
半夜,我们到了位于乌兰巴托市中心的温州宾馆。
乌兰巴托的夜晚灯火通明。
屋外寒风凛冽。
宾馆所有的门都是双层,把冷气隔绝在屋外。
屋内开着暖气,非常暖和。
兜里没有几分钱,我思考着如何在这个国家生存下去。
一夜无眠。
第二天,走出宾馆。
才感受到屋外温度的凛冽。
伴随着街道上随处可以闻到的煤油气味。
我怀着好奇心到处逛了下。
乌兰巴托的建筑和街道有点中国三西线城市的感觉。
但是街道上的蒙古人衣着都非常的现代化。
蒙古语言和文字我都看不懂。
但是很多招牌上面有英语和中文。
我都能看懂。
印象中,我们以为蒙古人都很落后,文化程度很低。
实际上,蒙古的大学普及率很高。
除了远在部落的老人。
大多数的蒙古年轻人都接受过高等文化教育。
所以在蒙古用英语可以和大多数人交流。
再加上我又会一点韩语。
就更加交流无障碍了。
最主要,手机里面还有实时翻译的软件。
只要想办法,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我首先找到了短租房。
一首住在宾馆的话,费用吃不消。
然后,我买了个可以煮面的炉子。
外蒙古的便利店很多,大多是24小时的,我可以去蹭wifi
外蒙古的牛羊肉非常好吃。
肉质鲜嫩而且不贵。
因为己经皈依道教。
牛肉我不怎么吃。
羊肉我就买了很多。
放在阳台上,也坏不了。
外蒙的青菜非常贵,我基本上只买最便宜的大白菜吃。
外蒙古乳制品也很便宜,我实现了羊奶和奶酪自由!
偶尔我也会去外面的餐馆吃东西。
外蒙的饺子和包子个头都超级大。
里面满满扎实的都是大颗粒的牛羊肉。
我这样的食量基本上一个包子或者三个饺子就能吃饱。
再配上一碗酥油茶就吃撑了。
经济宽裕点的时候还可以来一份羊肉铁板饭。
羊肉的分量可以让你吃到怀疑人生。
或者一碗羊肉水饺。这样的羊肉水饺吃过以后,国内的水饺你吃去都没有味道。
很快,我就适应了外蒙古的生活。
剩下来的一步就是要赚钱了。
首先,我想到的就是贩卖牛羊肉到国内。
因为外蒙古的牛羊肉不仅味道鲜美。
而且价格便宜,在国内市场有绝对的竞争力。
外蒙也有通往中国的物流。
但是价格很昂贵。
通过物流卖牛羊肉到国内肯定不现实。
而且,我查了资料。
外蒙古的牛羊肉因为达不到国内的检疫标准。
生的牛羊肉是不能进口中国的。
只能是半熟的产品,用真空压缩包装好,才能进口。
半熟的产品肯定没有生的好保存。
所以需要自己有通畅的物流快速转运并且销售掉才行。
这个我交给国内的小伙伴去想办法。
我就开始更多的考虑,怎样赚蒙古人的钱。
我开始在乌兰巴托闲逛。
寻找中国人的足迹。
乌兰巴托有些高校有中国的留学生。
可是他们对我的商业计划提供不了什么有用的信息。
首到重阳节那天,我开始了一次远足。
我想去乌兰巴托城郊的山上去登高。
因为这是中国人的习俗。
重阳登高是为父母祈福。
也是对祖先的尊敬。
这次远足,让我看到了比亚迪在蒙古的新能源车4S店。
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烧烤店。
也让我知道,我根本无法登高到山顶。
因为在远郊的山脚下,都驻扎了蒙古的军队。
作为一个外国公民。我跟本走不出乌兰巴托。
到达乌兰巴托郊外其它神秘的部落。
但是我也看到了很多的矿场。
通过搜索资料,我知道,蒙古是上帝的宠儿。
在蒙古,有大量的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包括稀土、煤炭、铜、铁的资源。
如果全部开发。
足够蒙古人几百辈子的吃喝无忧。
可惜,蒙古的国力没有开采这些矿产资源的能力。
因此,大部分开矿的都是中国、日本、韩国的资本家。
这些实力雄厚的资本在蒙古这么个小国家呆着
是肯定要消费的。
蒙古被称为韩国和日本的后花园。
韩国和日本的财团组团到蒙古来玩。
目的只有一个。
类似于当年香港拍的一部电影《一路向西》。
就像当年的东莞。
不发达国家吸引发达国家的手段。
首先是妇女的解放。
在蒙古,产业是违法的。
但是却屡禁不止。
因为政府要发展经济。
离不开灰黑资产的扶持。
在蒙古。
在乌兰巴托。
全国三分之二的妇女都在从事产业。
产业的发达
支撑了蒙古的经济。
乌兰巴托的夜。
充满了魅惑与激情。
在乌兰巴托随处可见的KTV。
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产业。
脱衣舞,钢管舞,以及出台。
刺激着乌兰巴托的夜经济。
满足了在蒙古开矿的单身男性的欲望。
也带动了整个乌兰巴托的经济。
这样的小酒吧的业主也有中国人。
我就认识了一个在乌兰巴托做烧烤和羊肉锅的聪明大哥。
大哥是东北人。
在乌兰巴托租了一块场地。
两层楼,
楼上做蒙古全羊锅和烧烤。
楼下做KTV酒吧。
生意非常红火。
我在和老哥的聊天和观察中发现。
蒙古的啤酒和白酒。
价格都很贵。
而且产量不高。
在国内涉足过酿酒的我。
立刻想到了在蒙古酿酒。
在国内,酿酒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
自酿的酒性价比高,口感不差。
所谓卖什么不卖什么。
餐饮最好的出口是卖酒。
在国内我就深谙此道。
在蒙古,这个更加是机会。
之前做炸鸡餐饮连锁的管理经验。
加上品牌运营策划的能力。
我在外蒙干起了酒吧加餐饮的生意。
我先从一家店做起。
大哥的全羊锅和烧烤的生意一般。
因为蒙古人吃的不多。
中国人来的也少。
但是酒吧生意却意外的火起来了。
蒙古人的酒大多是青稞酿造。
以烈性酒为主。
口感比较辣。
我托来蒙古的中国朋友帮我把造酒的器材和原材料带到蒙古。
在地下室,我们自己酿造白酒和啤酒。
酒水的利润高到你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