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东汉纸坊的草木香,埃及莎草卷的“内卷”日常

2025-08-18 3640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青铜罗盘的转动带着点“撒娇”的意味,不再是之前的急吼吼,倒像慢悠悠晃了个圈。叶枫只觉眼前光影一换,脚就踩进了没过脚踝的黏液里——低头一看,是混着碎树皮的纸浆,腥气里裹着点草木香。

“哎呀呀,可算换个干净点的地方了!”一个清亮的女声突然在脑海里响起,叶枫吓了一跳,差点把手里的木耙扔纸浆池里。张妍也愣住了,指着自己的太阳穴:“你…听见了吗?”

“是我呀,你们的系统呗!”那声音带着点雀跃,“刚升级完‘人性化模块’,以后咱能唠唠嗑了,不用再冷冰冰发任务啦。对了,当前坐标:东汉·洛阳,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第二年。你们职业是‘纸坊学徒’,主线任务:帮蔡伦解决‘麻纸易虫蛀’的问题。附加题嘛…瞅瞅同期埃及人的纸莎草卷有多难用,给他们整个‘降维打击’~”

叶枫和张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这系统不仅会说人话,还带点小俏皮,跟之前的机械音简首判若两人。

“别发呆啦!”系统的声音带着点催促,“你们看那堆竹简,压得老工匠首哼哼——再不想办法改进纸,读书人得练举重了!”

顺着系统的“提示”,两人果然看见纸坊角落堆着座“竹简山”,一个戴方巾的老书生正抱着捆竹简龇牙咧嘴,竹简边缘的毛刺刮得他手背上全是红印。旁边的纸坊坊主叹了口气:“蔡侯新造的麻纸是轻便,可放仨月就招虫子,还没竹简耐存。再这么下去,陛下该收回造纸的旨意了。”

纸坊的午饭是糙米饭配腌菜,张妍扒拉着碗里的饭,系统突然“咂嘴”:“啧啧,这饭比丝路商队的粟米饼还难吃。对了,提醒你们,麻纸招虫是因为纤维里有淀粉,虫子爱啃。埃及人那莎草卷也不咋地,卷起来比你们胳膊还粗,想翻页得俩人抬,笨死了。”

叶枫差点被饭粒呛到:“你还能看见埃及那边?”

“那可不,升级后视野开阔着呢!”系统的声音带着点得意,“刚瞅见埃及 scriba(书吏)卷莎草卷,手滑掉地上,当场裂成三截,哭得跟个孩子似的。”

张妍憋着笑,指着纸坊晒架上的麻纸:“你看这纸,摸着手感糙,还发脆。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造纸,确实比竹简轻便,但防虫和韧性都不行。”她捡起张被虫蛀的废纸,上面全是针尖大的小洞,“得加点‘料’,让虫子不爱啃,纸还结实。”

“我知道加啥!”系统突然插话,“楮树皮里的胶汁!还有石灰水,煮料的时候多加,既能去杂质,还能防蛀。哎哎,你们看那边那个老工匠,正用脚踩料呢,多费劲儿——建议搞个‘脚踏舂’,跟你们健身房踩椭圆机似的,省力!”

叶枫和张妍对视一眼,突然觉得这“人性化”系统有点太“话痨”了。但不得不说,它提的建议还挺靠谱。

坊主听说他们有“改良纸”的法子,半信半疑地领着去了料房。叶枫指着堆成山的楮树皮:“这玩意儿好,纤维粗,韧性强。咱用石灰水煮三天,再用脚踏舂捣烂,保证纸浆细得像米糊。”张妍补充道:“煮的时候加点楮树胶,干了之后纸面上会有层保护膜,虫子咬不动。”

老工匠蹲旁边撇嘴:“石灰水烧手,楮树胶黏糊糊的,能好用?”

系统在脑海里“哼”了一声:“老头懂啥?这叫‘科学配比’!等做好了,让他把这话咽回去。”

试做新纸的那几天,系统成了“实时播报员”,一会儿说埃及书吏卷莎草卷把腰闪了,一会儿说他们的墨水总晕染,写三个字就得等半天。

“你们是没看见,”系统的声音带着点幸灾乐祸,“埃及人做莎草纸得先剥莎草茎,劈成条,泡水里,再交叉编织,最后捶打——一套流程下来,做一张纸比你们蒸馒头还费劲儿。关键是还不结实,稍微潮点就发霉,远不如你们这树皮纸有潜力。”

叶枫正踩着新做的“脚踏舂”,听着这话差点笑岔气,脚底下一使劲,舂杆“哐当”一声砸在石臼上,溅了他一脸纸浆。张妍递过布巾,憋着笑:“正经点,蔡侯派人来看进度了。”

果然,一个穿官服的人走进纸坊,身后跟着几个小吏,手里捧着卷竹简。“蔡侯听说你们在改良纸,特意让来看看。”官服人指着晒架上的新纸,“这纸…看着比麻纸白,还厚实?”

张妍拿起一张刚晒干的纸,对着光看:“您看这纤维多匀,摸着手感也软和。我们加了楮树胶,防水防蛀,还韧性好——”她故意把纸揉成一团,再展开,居然没破,“您看,这样都没事。”

官服人眼睛亮了,赶紧让小吏取来笔墨。饱蘸浓墨在纸上写字,笔尖顺滑不滞涩,墨迹干得还快。他忍不住赞道:“比原来的麻纸强十倍!若能批量做,读书人可算不用背那沉重的竹简了!”

系统在脑海里拍起了“虚拟巴掌”:“牛逼!这波装逼我给99分,少1分怕你们骄傲。对了,埃及那边刚传来消息,他们的书吏听说你们在造纸,正吵着要派人来偷师呢,被他们的法老骂了一顿,说‘埃及的莎草纸才是最棒的’,哈哈哈哈!”

纸坊的活计忙到深夜,叶枫和张妍蹲在月光下的晒架旁,看着一张张新纸在晚风里轻轻晃动,像铺了一地的白雪。

“其实吧,”系统的声音突然软下来,没了之前的咋咋呼呼,“我升级的时候,看了不少你们俩的记忆。叶枫你小时候在农村,用作业本背面练字,总嫌纸太薄;张妍你爷爷是老中医,写药方总抱怨麻纸吸墨太快,字都晕开了…你们现在做的纸,不就是在圆小时候的念想吗?”

叶枫愣住了,张妍也没说话。确实,刚才往纸浆里加滑石灰时,他下意识想的是“这样纸能更白,像城里孩子用的草稿纸”;张妍调楮树胶浓度时,心里念着“得让墨迹干得快,爷爷写药方就不用等了”。

“哎哎,别煽情啊!”系统赶紧打岔,“说点正经的,埃及人那莎草卷虽然麻烦,但也有优点——他们用炭黑加树胶做墨水,不容易褪色。你们也可以试试,把松烟墨里掺点蜂蜡,写出来的字黑亮还防水。”

正说着,纸坊的老工匠端着两碗热汤过来,粗瓷碗里飘着葱花。“俩娃子,歇会儿吧。”他看着晒架上的纸,眼里闪着光,“我活了六十年,没见过这么好的纸。等量产了,我要给远在会稽的儿子寄一张,让他知道洛阳出了好东西。”

叶枫接过汤碗,突然想起系统说的“记忆”——小时候他爹在外地打工,寄回家的信写在糙纸上,字被雨水洇得模糊,他盯着看了半天也没认全。要是那时候有这样的纸…

“别感慨了,有新任务!”系统的声音带着点郑重,“蔡侯说,要给西域都护府做一批‘军报纸’,要求折叠五十次不断,还得防水——这可是硬仗,做好了,你们的纸能跟着汉军打到西域去!”

军报纸的改良比想象中难。折叠五十次不断,得提高纸的纤维韧性;防水则需要在纸浆里加动物胶。叶枫和张妍试了七次都失败了,纸要么一折就裂,要么吸了水就软塌塌。

“别急,我给你们找了点‘灵感’。”系统的声音带着点神秘,“埃及人做莎草卷时,会在两层莎草中间涂树胶,你们试试在纸浆里加‘纸筋’——就是泡软的麻线,剪碎了混进去,韧性绝对够。防水的话,用蜂蜡煮纸,晾干后跟涂了层油似的,雨水都不沾。”

照着这法子试做,第八次终于成了。军报纸折到第五十次,只是有点发皱,愣是没裂;泼上水,水珠在纸面上滚来滚去,一点没渗进去。蔡侯亲自来验纸时,拿着纸在雨里站了一刻钟,回来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清清楚楚,当场拍板:“就用这纸!给陛下上表,嘉奖你们俩!”

离开纸坊那天,老工匠给他们塞了卷新纸,卷得整整齐齐。“这是用你们的法子做的,上面有蔡侯题的字。”他笑得皱纹堆成了花,“以后啊,天下的读书人都得念你们的好。”

叶枫展开纸卷,只见上面写着“功在千秋”西个大字,笔力遒劲。系统突然叹了口气:“哎,有点舍不得这儿。埃及那边的莎草卷作坊听说你们的纸这么厉害,己经开始偷偷模仿了,就是把树胶熬糊了,纸做得跟牛皮似的硬邦邦,哈哈。”

青铜罗盘转动时,带着点依依不舍的慢。叶枫最后看了眼纸坊,晒架上的新纸在阳光下泛着柔光,像一片白色的云。老工匠挥着手,身影越来越小,最后融进了洛阳城的晨雾里。

回到实验室,张主管正对着显微镜发呆,看见他们手里的纸卷,突然叫起来:“这纸…纤维排列比东汉出土的‘蔡侯纸’还规整!还有这墨迹,是松烟墨混蜂蜡吧?我在博物馆见过类似的,但没这么完好!”

张妍摸着纸卷边缘,突然发现角落有个极小的印记——是个“叶”字和“妍”字叠在一起,像朵刚发芽的草。系统的声音轻轻响起:“升级礼包附赠‘时光印记’功能,你们留下的痕迹,会真的留在历史里哦。”

叶枫笑了,突然觉得这“人性化”系统还挺暖心。他刚想开口,就听见系统又开始“剧透”:“下一站去三国赤壁,帮周瑜搞点‘防火材料’,顺便看看同期罗马帝国的战船有多怕火——听说他们的船板涂的是橄榄油,一点就着,跟放烟花似的!”

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照在那卷东汉的纸上,草木香仿佛还萦绕在鼻尖。叶枫摸了摸青铜罗盘,突然开始期待系统的下一次“唠嗑”——毕竟,有个会吐槽、会支招、还懂点温情的系统陪着,穿越千年的路,好像也没那么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