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窝被彻底端掉后,剩下的善后事宜便有条不紊地进行起来。
该枪毙的枪毙,该关押的关押,该送进工厂的送进工厂。
枪毙罪大恶极的土匪的任务,自然落在了新兵们的头上。
杨树彪站在临时搭建的刑场前,目光冷峻地看着眼前二十多个被绑缚的土匪。
他们有的还在挣扎,有的己经在地,嘴里发出绝望的哀嚎。
“全体准备!举枪!”
随着陈涛一声令下,二十多把加兰德步枪整齐划一地举起,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这些罪孽深重的歹徒。
“砰!砰!砰!”
震耳欲聋的枪声响起,二十个土匪几乎同时倒下,鲜血染红了刑场的土地。
“好!好!”
周围的百姓们欢呼雀跃,他们中许多人曾被这些土匪欺压、掠夺,甚至家破人亡。
如今,随着张云手下的士兵到来,一切苦难都烟消云散。
一个老农抹着眼泪,声音颤抖:“这些挨千刀的终于死了!我们村终于能过太平日子了!”
杨树彪环视西周,看到百姓们脸上久违的笑容,心中也是一阵欣慰。
临时营地里,篝火熊熊燃烧,映照着每个人疲惫却满足的脸庞。
杨树彪向老和尚和慧明道谢:“多谢两位大师相助,这次能顺利剿灭土匪,多亏了你们带路。”
老和尚双手合十,微微一笑:“阿弥陀佛,施主客气了。贫僧只是尽了绵薄之力。”
然而,他的笑容很快变得认真起来:“杨长官,贫僧其实有一个不情之请......”
杨树彪一愣:“大师请讲。”
老和尚示意他跟自己来。三人七拐八拐,来到村子东边的一座破庙前。
庙门口,两个小和尚正在清扫落叶,看到三人到来,立刻激动地推开庙门,兴奋地朝庙内喊道:“住持回来了!住持回来了!”
刹那间,上百个穿着破旧布衣的僧人从庙的西面八方涌出,他们激动地涌向门口,迎接三位贵客。
“杨先生,这就是我的不情之请。”老和尚双手合十,神色庄重。
杨树彪看着眼前这群僧人,心中隐约猜到了什么:“大师是希望我带他们一起走?”
老和尚摇头:“不,贫僧希望您可以带着他们加入军队。”
杨树彪皱眉:“大师,他们都是出家人......”
“他们之中有一部分是我在外收留的伤兵。”
老和尚打断他,依然笑眯眯地说道,“他们被遗弃在路边,也是我将他们带回庙里的。所以加入军队,不过只是他们的本分罢了。”
杨树彪还想再劝,老和尚却继续道:“杨长官,贫僧知道您想说什么。但您想想,如今国家危难,外敌入侵,百姓流离失所。我们虽是僧人,但骨子里流的还是大周人民的血!”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杨树彪:“保家卫国,本就是我们的本分。至于在战场上杀人......”
老和尚的声音低沉下来,“杀敌人,其实是在救人。为了救大周的百姓,我们责无旁贷!”
“国难当头,杀敌即为救人,护国即为修行。”
就在这时,一个满脸疤痕的壮汉上前一步,扯下僧袍露出满身伤疤:“长官!我这条命是师父捡回来的,现在该还给国家了!”
“对!我们本来就是兵!”
“让我再扛一次枪吧!”
“让我们跟张少帅再拼一把!”
“好!”杨树彪猛地摘下军帽,“我代表张少帅,欢迎各位弟兄归队!”
老和尚笑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他转身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整整齐齐叠着几十份泛黄并且沾染血迹的证件,这些年来,每个被他救下的伤兵,他都小心保管着他们的身份证明。
临别时,全体僧人跪在庙前,朝着慧明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青石板上“咚咚”的声响震得杨树彪心头首颤。
老和尚站在台阶上,破旧的僧袍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像面永不降下的旗帜。
“敬礼!”
杨树彪突然高喊,带着全体士兵向这群特殊的“新兵”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阳光穿过云层,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一首延伸到庙前那棵老槐树下。
那个老和尚依然站在那里,单手竖在胸前,目送着这支奇特的队伍渐行渐远。
“杨树彪,你他娘的发财了。”
队伍迅速集结,那数百名僧人也脱去了身上的布衣,接着迅速加入了杨树彪的队伍。
“这几百个人你打算怎么用?”
“到时候集中考核再说,然后看少帅怎么安排。”杨树彪不紧不慢的说道。
………………………………
练兵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
士兵们的声音响彻大地,他们获得了新的武器,得到了新的战术,然而,他们在成为真正的士兵之前是车夫,是搬运工,是兵痞,是烟鬼。
然而,就是一支这样的部队将承担起大周,乃至整个东方的未来。
前路在哪里,未来在哪里?
整个东方,只剩下了我们以及旧时代的残党在抵抗。
在面对上百万的新周军队,数百万如同饿狼一般的升阳帝国军队之时,我们的未来应该何去何从?
不管我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我们都将在复仇的烈火之下前进,不惜一切代价的夺回属于我们的土地。
我们将在山脉的沟壑中战斗。
我们将在江水的两岸的烽火中战斗。
我们将在城市里的每一条街巷,每一个房屋之中战斗。
我们将在这片大地上每一寸土地上战斗。
我们绝不交出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土地。
我们绝不让侵略者的铁蹄玷污我们神圣的土地!
我们将让侵略者明白。
他们每占领一寸土地,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他们每前进一步,都会陷入复仇的汪洋!
今天我们在云州回答:
我们,永不投降!
我们将让土地上的每一把泥土,都浸透着敌人的鲜血!
………………………………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我仿造钢丝报纸写的,如果喜欢的话每隔几十章加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