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瑶看着铜镜中这个女人,张大了嘴,好像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不过还挺好看,嘻嘻
林薇看着付瑶一脸沉醉的样子,拍了拍她的脑袋。
"干嘛被自己的美貌震惊了?!!"
付瑶不要脸的点点头"为什么我变了,你没有变?
薇薇你到这边的时候有听过什么奇怪的声音吗?"
林薇看着她,摇摇头,
"我什么都不知道啊。从我穿过来的时候我发现我自己变成了一个小丫鬟。之前的事己经记不清了。"
说罢她又像想起什么一样大叫
"我听说你奶奶和你小叔把你的钱拿走了,我就去你老家那里找你。还没等我走到那里,就看到一个车朝我撞过来,剩下的我就不记得,一睁眼就变成了一个样子。"
付瑶听着林薇的讲述,想了想说
"我也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一醒来就到这里,只听到有人说这是一个游戏世界。是不是完成了任务就能回到现实世界?"
"什么游戏世界?"林薇好奇道。
正当付瑶准备说出她知道的事情,脑海中中久违的机械音响起
"宿主,请不要透露关于你知道的大部分事情,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样,剧情的安排属于保密阶段哦。"
付瑶黑线,保密剧情还怎么玩,啥都不让说。
"系统什么意思?"付瑶在脑海中大喊然而回应她的只有沉默。
林薇看着付瑶得表情从开始的兴奋到沉默,再到若有所思。
"?怎么回事?你干啥了"
付瑶一脸为难,"总之你只要知道这是个游戏世界,而我们的任务只是负责完成任务通关就行"
"???????????那不是就跟打怪升级一样,我可以体验真正的宫斗游戏了?"林薇的脸上居然浮现出兴奋。
付瑶点点头,其实她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去。暗骂一声,这个死系统,啥也不说。
思索片刻对着林薇说"薇薇,这么晚了,我们先睡觉吧,今晚你和我一起睡。明天我们在出去外面走走。找找线索"
"莺莺你说我们带一个回现代的话,是不是就发财了"
林薇指着一边桌子上的古董花瓶,满脸都写着想要想要。
付瑶白了她一眼"收起你的口水,等本小姐带你进宫,吃香喝辣"林薇眼睛亮晶晶的,“好呀好呀,进宫肯定超好玩。”
两人拉灭了蜡烛,钻进被窝,不一会儿,林薇均匀的呼吸声就传了出来。
付瑶却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琢磨着这游戏世界的任务到底是什么。
房间的右上角摆放着一个半人高的香炉。
香炉西周有些龙头样式,西角就像麒麟一般站着,香炉中间燃放着安定心神的檀香,让人昏昏欲睡。
付瑶想着今天的事情,一边想一边在脑海中呼唤系统,想知道关于这个世界的更多事情。
可惜不管她怎么呼唤,回应她只有一片寂静。
她以为这个世界只有她一个这样子的,林薇的出现让她意识到了。
这个游戏世界肯定不止她一个被系统带进来的人。
也许还有很多个,身边的小丫鬟,
自己的爹娘,每一个都有各种可能。
这样想着,她越想越困,呼吸渐渐的平稳睡去。
此时主院的书房,付思源看着手中明黄色的圣旨沉思。
林婉枝站在他的身旁用纤纤玉手温柔的抚慰着他
"思源。难道 己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吗?我们真的要瑶瑶进宫?"
"圣旨以下,圣命难违”
付思源握住林婉枝的手,他何尝不知道,付瑶进宫的危险。
如今的他身处高位,如果可以她也不愿意拿亲生女儿的命来博。
荣华富贵又如何,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的陛下早己不是之前人人拿捏的对象。
“如今朝堂并不安稳,多少虎视眈眈的人盯着,当今陛下果敢刚毅,婉枝,如若我们不主动,恐怕付家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付思源长叹一口气,眼中满是无奈与忧虑。
林婉枝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颤抖:“可瑶瑶她还小,这宫中凶险万分,她如何能应对?
”付思源将林婉枝拥入怀中,用手为她拭去眼泪安慰道:“我也心疼女儿,可这是为了付家上下几百口人的性命。只能希望瑶瑶在宫中能平安无事,寻得一丝生机。”
她们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官场多少凶险都扛了过来。如今也是他将她们最疼爱的小女儿亲手送了出去,自是心痛。
“婉枝,你莫要思虑过多,你可还记得太后身边的竹欣姑姑,我以和她说过等瑶瑶进宫便让她帮衬一二”
林婉枝看着他破涕为笑"我知道她,是太后如今贴身女官,不是听说己经求了恩典要出宫吗”
“太后想留她些时日,让她晚两年在宫”
林婉枝没有说话,默默的垂下头看着丈夫手中的圣旨。
而此时的皇宫内圣宸宫,皇帝正在书案前批阅奏折,门口传来一声通报"太后娘娘驾到"
沈临照一听,放下手中的朱笔向前走去,"母后怎么这么晚还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太后笑着拉过皇帝的手,“哀家过来看看你。皇上政务繁忙可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哀家听说,册封秀女们的圣旨己经下发到各府?可有中意的人选?”
沈临照无奈一笑,“母后。朝堂之事我自有考量,秀女们也还没入宫,谈不上中意与否。"
太后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这选秀之事,关乎皇室子嗣绵延,你不可懈怠。哀家瞧着万巡抚家的二女儿,和付大人人家小女儿,仪态端庄大方,生性纯良,想来也是不错的人选。”
沈临照微微皱眉,他对选秀之事本就兴致缺缺,不过太后既己提及,便说道:“母后既然觉得好,那便等进了宫儿臣多留意着些。”
太后满意地点点头,又道:“如今朝堂暗流涌动,他们在朝中也算根基深厚,若性子是个好的,皇帝多宠爱着,对稳固朝政也有好处。”
沈临照陷入沉思,他明白太后的意思,他们在朝中势力不小,若能拉拢,对自己的统治的确有益。
“母后所言极是,儿臣会考虑的。”太后欣慰地看着他,“你心里有数便好,哀家也能放心了。”
说罢,太后起身准备离去,沈临照将她送至门口,待太后走远,他又回到书案前,继续批阅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