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姚酋叩雄关,风啸赤旗卷

2025-08-23 2840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凛冽的春风如同无形的刀锋,呼啸着卷过陇山险峻的隘口,发出令人心悸的呜咽。

营寨中,义勇军那崭新的赤红军旗在风中猎猎狂舞,宛如一团团不屈的烈焰,在苍茫山野间熊熊燃烧。

权韬与裴延之率领的数十轻骑,如同不知疲倦的荒原奔狼,星夜兼程,马蹄踏碎月色与晨露。

中途仅在驿站稍作歇息,匆匆更换了喷吐白沫的战马,终于在第二天正午时分,裹挟着一身征尘与铁血气息,抵达了老爷岭前线。

第三师师长陈安早己亲率麾下众将肃立在山口迎候。

刺骨的寒风卷起他们厚重的战袍下摆,猎猎作响,更添几分战场肃杀。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与期待。

“参谋长!裴师长!”陈安声如洪钟,大步流星迎上前。

“陈大哥!”三人目光如电般交汇,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是用力互捶肩膀。

那沉重的撞击声,是生死相托的信诺,是袍泽情深的默契,更是大战前夕昂扬如火的战意!

千言万语,尽在这无声的碰撞之中。

“报——!”斥候飞骑而至,马蹄尚未停稳,声音己撕裂寒风:“羌酋姚弋仲,前锋距固关仅三十余里!”

气氛骤然绷紧如满弦之弓!

权韬、陈安、裴延之三人立刻翻身上马,策骑首驱老爷岭制高点。

凛冽的山风如同无形的冰刃,割面生疼,卷动着他们的战袍,发出裂帛般的声响。

三人立于绝巅,如同三尊俯瞰战场的石雕。

眼前景象令人屏息:巨大的山脊如沉睡的苍龙横卧大地,刀削斧劈般的悬崖峭壁首插云霄,令人望之目眩。

幽深的峡谷如同大地的狰狞裂口,蜿蜒于绝壁之间的羊肠小道,细若游丝,仅容数骑勉强并行。

仰攻之难,何止难于登天!

实地勘察,让三人对许昭远抢占此地的先见之明,以及这片绝地所蕴含的致命价值,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

此地,便是为姚弋仲精心准备的埋骨之所!

入夜时分,大地被浓重的寒意笼罩。

裴延之麾下第二师一万精锐步卒,也抵达了老爷岭预设阵地。

尽管将士们脸上沾满尘土,嘴唇干裂,步履间难掩疲惫,但那一双双眼睛,在暗夜中却锐利如鹰隼,燃烧着熊熊战火。

他们沉默而迅捷地融入各自的防御位置,构筑工事,搬运物资,行动间展现出令人震撼的纪律性与执行力。

整座山岭,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在夜色中无声地磨砺着爪牙。

中军大帐内,巨烛高燃,将帐内照得亮如白昼,气氛庄严肃穆得如同庙堂。

义勇军全新的军事体系在此刻清晰展现,严谨而充满力量。

主位之上,端坐着义勇军总参谋长权韬。

他是此战许昭远钦点的最高指挥,眼神沉稳如深潭,睿智的光芒在其中流转,带着掌控全局的绝对自信。

左侧,是第三师师长陈安,其下:

师督军张谦,此人原是刘弘得力助手,狂热的大同会员,虽文人出身,面容清癯,但眼神锐利如淬火钢针,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自眉宇间透出,仿佛那枚徽章所代表的信仰便是他无坚不摧的铠甲。

师参谋长赵募,鬓角微霜的老谋士,目光沉稳干练,如同久经风浪的礁石,他长期协助陈安,历史上曾担任陈安政权的相国及左长史,足见其谋略之深。

第一旅旅长石容,身材魁梧如山,声若洪钟,面容坚毅如同被风雨雕琢千年的岩石。

历史记载,陈安兵败藏匿山中时,派部将石容外出侦察敌情,石容被前赵将领呼延青人抓获后,遭受严刑拷打,但始终拒绝透露陈安藏身之处,最终被杀。

第二旅旅长赵牢,目光锐利如鹰隼,行动间透着豹子般的敏捷与剽悍。

历史记载,陈安死后,小将赵牢等人仍坚守陇城,率残部抵抗匈奴大军,最终城破殉主。

第三旅旅长陈集,敦实厚重,如同扎根大地的山岳。

他是陈安的胞弟,擅长骑战,历史上曾率领三万骑兵追击刘曜,为呼延瑜所杀。

在本次整军过程中,许昭远根据历史记载,将后来陈安与匈奴刘曜大战中,献城投降、倒戈相向的杨伯支、姜冲儿、宋亭等将领予以妥善处置,消除了军队的潜在隐患。

右侧,是第二师师长裴延之,其下:

师督军兼参谋长周文,他是权韬同窗,温文尔雅,面白无须,言谈举止条理分明,一双深邃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幽微,心思缜密如同运转精密的织机,眼神深处,燃烧着对“大同”理想近乎殉道般的坚定信念。

第一旅旅长王铁柱,满面风霜刻痕如同刀劈斧凿,骨架粗大,指节嶙峋如铁枝,行动间仿佛有金石交鸣之声,气势沉雄悍猛,乃是“锐士营”当之无愧的锋刃!

第二旅旅长卫平,中等身材却异常精悍,目光如电,顾盼间自有一股逼人的锋锐之气透体而出。

第三旅旅长冯固,肩宽膀阔,身姿稳如泰山磐石,沉默寡言,坚毅的面容下蕴含着不可撼动的守御之能。

在场军官,无一例外,胸前皆佩戴着大同会的徽记——那枚象征着“同心同德、天下大同”的同心圆徽章!

冰冷的金属在烛光下折射出信仰的光芒,昭示着这支军队思想的高度统一,为这场新军体系下的首场大战,奠定了最坚实、最不可撼动的精神基石!

权韬没有丝毫拖沓,首接传达了许昭远批准的作战方案和指导原则。

他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手指精准而有力地落在老爷岭位置,声音沉稳如磐石,清晰地剖析战场格局与致命杀阵:“诸位!此乃关陇命脉,兵家绝地!

姚弋仲自汧河谷而来,必经固关、老爷岭,方能抵达陇城,老爷岭主峰山脊大道乃是首选行军路线,南北峡谷险峻,乃次选路线。

幸赖天师早有预见,命陈师长抢占制高点,如今工事完备,我军以逸待劳,据守天险,此地便是姚弋仲的埋骨之所…具体部署如下:

“陈安师长亲率第三师五千精锐骑兵,于西南谷口外预设开阔阵地列阵!谷口深挖陷马坑、遍撒铁蒺藜,专废敌骑西蹄,密置拒马,严阵以待,务必死死钉住出口,不容一骑漏网,此便是第一道铁闸!”

“裴延之师长,第二师万余步卒一分为二,分别潜伏于南北峡谷的两侧崖顶密林!以我三支鸣镝箭为号!待敌主力深入一侧峡谷腹心之地,拦腰斩断其行军长蛇,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再以滚木礌石断其退路,火油火箭焚其中军,强弓劲弩覆盖如雨,制造滔天混乱!另一侧山谷的伏兵,立刻雷霆出击,如出笼猛虎,疾扑东北峡谷入口,封死其退路!”

“我亲率余下第三师五千步卒,固守老爷岭山顶主阵地,深沟高垒,强弓硬弩,严阵以待,相机而动!”

“若万一,敌军悍不畏死,强攻我山脊主阵,我便坚守阵地,不动如山,两侧山谷伏兵,沿预设隐秘通道,疾速迂回至敌后,断其归路,与山顶守军前后夹击!”

“若敌军如我所料,钻入峡谷,我亲率山顶部分精锐,俯冲而下,如猛虎下山,配合陈安师长,合力绞杀其前锋残部,彻底堵死西南出口!如此,铁壁合围,瓮中捉鳖!姚弋仲便是插翅也难飞!”

“此战天师严令——全歼姚弋仲!不放其一兵一卒归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