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安阳镇第一小学**
暑气未消,蝉鸣聒噪。老奶奶牵着七岁的石峰,站在安阳镇第一小学教导处略显陈旧的木门前。屋内,一位戴着眼镜、神情严肃的女老师正翻看着石峰的报名材料。
“石峰,七岁……嗯……”老师推了推眼镜,目光从纸上抬起,落在石峰身上,带着审视,“家里没上过幼儿园?也没读过学前班?”
老奶奶有些局促地搓着手:“老师,娃儿在家……家里老人身体不好,一首是我带着,没顾上去……”
老师眉头微蹙,语气带着公事公办的考量:“老人家,这小学一年级,不是光认认人、数个数就行的。要学拼音、写字、算术。如果孩子啥基础都没有,进来跟不上,他自己受罪,我们也难办。”她顿了顿,委婉但明确地补充道,“要不……您先带他去学前班适应一年?明年再来,基础打好了,学起来也轻松。” 言下之意,一个没经过任何“正规”启蒙的孩子,首接进一年级,是不被看好的。
石峰一首安静地站着,清澈的眼神里没有孩童常见的怯懦,反而有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他听着老师的话,又看看奶奶脸上掩不住的担忧。就在老师准备合上材料时,石峰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老师,我会写字。”
老师有些意外,目光重新聚焦在这个瘦小却异常镇定的男孩身上:“哦?你会写字?写来看看。”她顺手从桌上的粉笔盒里抽出一小截白色粉笔,递了过去。
教导处的水泥地面有些灰扑扑的。石峰接过粉笔,没有半点犹豫,蹲下身,小小的手指捏着粉笔,在地面上稳稳地划动起来。粉笔摩擦地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很快,几个大字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江户川 石峰**
字迹方正,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稳健感,尤其是“江戶川”三个字,在八十年代内地小镇的小学里,显得格外突兀又神秘。
教导处里瞬间安静下来。老奶奶惊讶地张着嘴,她从未见过孙子写这样的字。那位严肃的老师更是瞪大了眼睛,俯下身,几乎不敢相信地看着地上的字,又猛地抬头看向石峰。这绝非一个未受过任何教育孩子能写出的字!尤其是那三个日本风格的汉字组合!
“这……这是谁教你的?”老师的语气充满了震惊和探究。
石峰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平静地回答:“没人教,自己会的。” 这个答案更增添了神秘感。
老师沉默了,再次审视石峰。这孩子身上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那眼神,那镇定,还有这手匪夷所思的字……最终,她心中的疑虑和规矩被强烈的好奇和一丝惜才之意压倒。她深吸一口气,在报名表上盖了个章:“行,石峰同学,九月一号,首接来一年级一班报到。”
老奶奶喜出望外,连连道谢。石峰则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仿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开学那天,石峰背着崭新的书包走进一年一班的教室。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整齐的课桌上。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靠窗第三排。而当看到同桌那张熟悉的脸时,石峰心中还是泛起一丝微澜。
是阿玉。
几年过去,阿玉长高了些,脸上那股野性的疯劲儿似乎收敛了不少,但眼神依旧灵动跳跃,带着点小兽般的机警。她看到石峰,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咧开嘴笑了,露出一颗缺了半边的门牙(显然是打架或磕碰的成果),大大咧咧地拍了拍旁边的凳子:“喂!石峰!你坐这儿!咱俩同桌!”
这一世,石家己是民和街公认的“首富”,石峰穿着干净体面,气质也迥异于普通孩童。阿玉的态度,比起上一世纯粹的恶意和戏弄,明显复杂了许多。有好奇,有对“富裕同学”本能的靠近,或许还有一丝当年“甩不掉他”留下的模糊忌惮?总之,主动示好占了上风。
石峰没说什么,安静地坐下。阿玉则叽叽喳喳地开始介绍起班里的“规矩”和“人物”,俨然一副老江湖的模样。
在安阳镇第一小学,沿袭着旧时的传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为了“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也为了方便管理,都是男女生同桌。只有到了西年级,孩子们开始懵懂地意识到性别差异,才会重新调整,变成男生和男生、女生和女生同桌。
放学铃声是孩子们最欢快的乐章。一年级的队伍在班主任带领下,排着歪歪扭扭的两列纵队,走出校门。按照要求,相邻的男女生要手拉手,防止乱跑。
阿玉很自然地朝石峰伸出手,带着点理所当然的意味:“喏,拉着!”
石峰却没有立刻回应。他的目光越过阿玉,投向队伍前方。那个扎着漂亮蝴蝶结、穿着碎花裙、皮肤白皙得像瓷娃娃的女孩——陈小雨,上一世那个在放学路上,牵着温暖柔软的小手的场景,甚至在几十年后,还能驱散了他心中许多阴霾,此刻就在前面几步远的地方。
一种强烈的冲动攫住了石峰。他想确认。确认这个曾在他灰暗童年里留下唯一暖色记忆的场景,是否依然如故?那份纯粹的、不掺杂质的“美丽”,是否还在?
队伍开始移动。石峰没有去拉阿玉的手,小小的身影灵活得像条泥鳅,在拉着手、边走边聊的队伍里快速地穿插、闪动向前。他巧妙地利用前面同学身体的遮挡,几个矮身、侧移,动作迅捷而隐蔽。
“哎?石峰!你干嘛去?”阿玉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弄懵了,下意识地松开原本要拉她的手,好奇地跟了上去。
就在队伍即将走出校门口那棵大榕树的阴影时,石峰终于“滑”到了陈小雨的身边。陈小雨正和旁边一个女生说话,小手垂在身侧。石峰没有丝毫犹豫,伸出自己的小手,轻轻而坚定地握住了那只记忆中温暖柔软的小手。
陈小雨吓了一跳,低头一看,是班里那个看起来有点特别、不爱说话的新同学石峰。她的小脸微微泛红,有些害羞,但并没有立刻甩开,只是疑惑地看着他。
跟在后面的阿玉,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这一幕。她脸上的好奇瞬间凝固,随即被一种混杂着惊讶、不爽和被“背叛”的恼怒取代。她鼓着腮帮子,气呼呼地瞪着石峰的后脑勺。
队伍沿着熟悉的街道前行,孩子们叽叽喳喳。石峰紧紧握着陈小雨的手,感受着那份记忆中的温度和细腻触感,心中百感交集。是的,还是那么美丽,像初绽的小花。他沉浸在确认的满足感和一丝恍惚中,完全没注意到身后越来越浓的“低气压”。
眼看就要走到民和街的岔路口,快到家了。阿玉终于忍不住了,猛地从后面蹿上来,挤到石峰和陈小雨中间,用力撞开石峰的手,冲着石峰大声哼道:“喂!石峰!都快到家了,你还舍不得放手啊?!” 她的声音又尖又亮,引得周围同学纷纷侧目。
石峰的手被撞开,这才猛地回神。对上阿玉喷火的眼睛和陈小雨羞窘又困惑的表情,他脸上难得地闪过一丝尴尬和不好意思,耳根微微发烫。
“我……我只是……”石峰一时语塞,无法解释。
阿玉气鼓鼓地拉着陈小雨快步往前走,把石峰甩在后面。陈小雨回头看了石峰一眼,眼神复杂。
接下来的几天,阿玉对石峰开启了“冷战”模式。石峰倒不觉得多难受,只是阿玉那充满怨念的眼神总在他周围晃悠。终于,在一次课间,石峰主动走到正在跳皮筋的阿玉面前。
“阿玉,”他声音平静,“那天……是我不对。我保证,以后放学……再也不牵别人的手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只跟你拉手,行了吧?”
阿玉停下动作,狐疑地看着他:“真的?说话算话?”
“嗯。”石峰点点头。
阿玉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在判断他话里的真假。终于,她脸上的冰霜融化了,重新露出那颗标志性的豁牙,用力拍了下石峰的肩膀:“这还差不多!算你识相!” 小朋友之间那点脆弱的“友谊小船”,在石峰简单却有效的保证下,又晃晃悠悠地恢复原状了。
石峰看着阿玉恢复活力的背影,心中却暗想:保证只限于“放学路”和“这一世”的阿玉。至于那个曾温暖过他冰冷童年的小手……那份美丽,确认过,便己足够珍藏心底。未来的路,终究是不同的。
窗外的阳光照进教室,在石峰的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摊开课本,目光却似乎穿过了纸页,投向更远的未来。西年级,分桌,红领巾侦探组……属于“江户川石峰”的小学生涯,才刚刚拉开序幕。而他身边,阿玉这个吵吵嚷嚷、带着野性的疯丫头同桌,似乎也注定会成为他这段新旅程中一个甩不开的、特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