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海盗帝国

2025-08-22 4389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巴巴多斯岛的“海盗帝国”(娜美坚持称其为“加勒比自由领”,但叶大少和十三妹的称呼显然更深入人心)并没有停下脚步。它扩张的方式,并非总是炮火连天,而是一种更为精妙、更令人坐立难安的“和平演变”。

**无形的绞索:炮舰外交与午夜幽灵**

十三妹林副元帅深谙心理战的精髓。她的“镇海”号巡洋舰,连同几艘火力经过“圣女联盟”工程师紧急强化的武装商船(船体加固,加装了中小口径速射炮和重机枪),开始了对周边英属岛屿的“例行友好访问”。

这种“友好”,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每周,如同精确的钟表,“镇海”号那庞大的、涂着海洋迷彩的钢铁身躯,都会准时出现在某个英属殖民地的领海边缘。它并不进入港口,只是在外海锚泊,或者以极慢的速度巡航。粗壮的152毫米主炮塔会缓缓转动,巨大的炮口看似无意地扫过岸上的总督府、军营、或者重要的仓库设施。甲板上,穿着崭新深蓝制服(由十三妹设计,融合了海军元素和些许海盗风格)的水兵们进行着日常操练,动作整齐划一,在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金属光泽。高音喇叭里,有时会播放帝汶岛制作的、旋律激昂的进行曲,有时则是十三妹那带着浓重江湖口音、却通过扩音器显得无比威严的“问候”:

“**XXX岛的朋友们!帝国第一舰队‘镇海’号向你们致以诚挚问候!愿加勒比海的阳光永远照耀这片美丽的土地!我们致力于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任何破坏稳定的行为都将受到帝国海军的坚决回击!**”

问候语之后,往往伴随着一轮象征性的主炮齐射演习。炮弹当然不会落向岛屿,而是在远海炸起冲天的水柱,那沉闷如雷的巨响,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岛屿,震得窗户嗡嗡作响,也震得殖民官员和留守的少量英军士兵心胆俱裂。

如果说白天的“镇海”号是耀武扬威的钢铁巨兽,那么夜晚,则属于“七武海”的幽灵船队。

曾经凶悍但装备落后的“加勒比七武海”海盗们,如今鸟枪换炮。他们的船只虽然依旧带着历史的沧桑感,但在帝汶岛技术人员的改装下,航速更快,船体更坚固,更重要的是,装备了先进的探照灯和大功率音响。每当夜幕降临,这些悬挂着统一黑色骷髅旗(骷髅下方交叉着象征娜美圣像的权杖和柳生静云的武士刀)的船只,就会如同鬼魅般出现在目标岛屿附近的海域。

他们没有发动攻击,只是在外海逡巡。刺眼的探照灯光柱如同利剑,反复扫过漆黑的海岸线,时而聚焦在岸上的哨所,时而扫过寂静的码头。船上大功率音响播放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组合音效:海盗们模仿的狰狞狂笑、尖锐的口哨声、刀剑碰撞的铿锵声、还有节奏诡异、如同招魂般的鼓点。偶尔,还会夹杂着用蹩脚英语或当地方言喊出的、充满威胁的低语:

“**睡吧,总督大人……但别睡得太沉……**”

“**帝国的眼睛,在黑暗中注视着你……**”

“**巴巴多斯的阳光很温暖……不来晒晒吗?**”

这种持续不断的精神折磨,效果拔群。本就因巴巴多斯“陷落”和英国本土无暇顾及而人心惶惶的殖民当局和留守军队,彻底崩溃了。

* **巴哈马(Bahamas):** 拿骚的总督府在经历了连续三周的“午夜幽灵”巡游和一次“镇海”号在主航道外进行的实弹射击演习(声称是“清理航道”)后,总督阁下带着家眷和核心文职人员,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乘坐唯一一艘完好的巡逻艇,仓皇逃往美国佛罗里达。剩余的少量驻军和警察见势不妙,也纷纷脱下制服,混入当地居民中,或者乘小船逃离。

* **格林纳达(Grenada):** “香料之岛”的殖民官员在“镇海”号第二次“友好访问”后,就收到了大量匿名的警告信和画着骷髅的恐吓画。当夜间的幽灵船开始在圣乔治港外播放用当地土语演唱的、关于“解放者娜美”的歌谣时,最后的精神防线被击溃。英国官员和象征性的驻军未作任何抵抗,迅速登船撤往邻近的法属马提尼克。

* **多米尼克(Dominica)、圣卢西亚(Saint Lucia)、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St. Vi and the Grenadines):** 这些背风群岛的小岛,几乎上演了同样的剧本。殖民力量本就薄弱,在持续的心理压力和得知巴哈马、格林纳达官员己逃跑的消息后,剩下的英方人员如同惊弓之鸟。当伪装成海盗的“七武海”成员,在夜色掩护下乘小艇登陆,朝天鸣枪(用的是空包弹制造声势),并用大喇叭喊话“限24小时内离开”时,最后的抵抗意志也烟消云散。殖民官员和残余士兵几乎是连滚爬爬地登上了能找到的任何船只,逃离了这些岛屿。少数顽固分子试图组织抵抗,很快就被熟悉地形的“七武海”成员(他们本就是加勒比本地人)和闻讯赶来“助拳”的当地居民驱赶或俘虏。

**联盟的基石:老乡与自由的召唤**

殖民者仓皇逃离,留下的是权力真空和茫然无措的当地居民。这时,“七武海”的首领们(现在都挂着“帝国自由领XX岛总督”或“军事指挥官”的头衔)再次登场。这一次,他们不再扮演恐吓者,而是作为“老乡”和“解放者”。

他们登上这些岛屿,用熟悉的方言和当地居民交谈。他们宣扬巴巴多斯在娜美女王(他们坚持这个称呼)领导下发生的变化:人人有饭吃,孩子有学上,不再受殖民者的剥削和歧视,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尊严。他们展示从巴巴多斯带来的、帝汶岛援助的粮食样品和药品。他们承诺,只要加入“加勒比自由联盟”(C.F.U. - Caribbean Free Union),就能立刻获得援助,并享受联盟内部的自由贸易和共同防卫。

“看看我们!”曾经的独眼龙首领,现在身着崭新的“联盟海军”军官服(虽然还不太习惯),指着自己和其他“七武海”成员,“我们以前也是海盗,是被逼无奈!但现在,我们为娜美女王和自由联盟效力!我们不再是人人喊打的匪徒,我们是保卫家园的战士!是建设者!你们难道不想和我们一样,有尊严地活着吗?”

饱受殖民统治之苦、又被眼前这些“老乡”描绘的蓝图所吸引的原住民们,几乎没有太多犹豫。在“七武海”首领的组织和见证下,这些岛屿纷纷举行了简单的“入盟仪式”——通常是在最大的广场焚烧一面英国国旗,升起巴巴多斯的圣女金龙旗(旁边加上代表本岛的特色标志),并宣读一份简短的效忠娜美女王和加入联盟的宣言。

巴巴多斯岛的总督府(王宫)内,代表联盟的旗帜地图在迅速扩大。叶大少意气风发地在海图上钉上新的旗帜标记,他的“帝国”疆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膨胀。

**繁荣的潮汐:商船、金币与海盗主题乐园**

随着联盟疆域的稳固和内部安全环境的改善(由叶大少的陆战旅和不断扩编的“联盟海军”巡逻队保障),经济的活力开始迸发。

首先涌入的是悬挂着“叶氏远洋”和“石氏集团”旗帜的庞大商船队。叶家(叶大少家族)和石家(十三妹家族,在香港及东南亚根基深厚)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他们的船队满载着帝汶岛及远东的工业品、日用品、建筑材料,驶入联盟各个岛屿的港口。返程时,则装满加勒比的特产:格林纳达的肉豆蔻等香料、圣卢西亚的香蕉、巴巴多斯的朗姆酒、以及各个岛屿的优质海产品。贸易的利润极其丰厚,金币如同流水般涌入联盟的金库(由罗宾负责监管)和商人的口袋。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海盗帝国”的名头本身,成了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精明的商人(其中不乏嗅觉灵敏的叶家和石家旁支)开始在巴巴多斯和其他风景优美的联盟岛屿(如巴哈马),投资兴建带有浓郁海盗主题风格的度假村。

* 用仿古帆船改造成的“海盗船餐厅”,侍者穿着复古的海盗服,菜肴名字都叫“黑胡子的宝藏烤肉”或“安妮·伯尼的朗姆烩虾”。

* 在废弃的殖民堡垒遗址上,开发了“夺宝奇兵”实景探险游戏,参与者可以扮演海盗或殖民军进行“对战”。

* 海滩上,孩子们可以学习打水手结、升起骷髅旗(当然是联盟特制的、卡通化的无害版本),甚至参加模拟的“炮术训练”(用水枪)。

* 晚上,篝火晚会表演着以娜美和“七武海”首领为原型的(经过大幅美化、浪漫化的)海盗传奇故事剧。

这些新奇刺激的“海盗主题乐园”,吸引了大量来自美国、加拿大甚至欧洲寻求刺激和异域风情的游客。旅游业迅速成为联盟的重要外汇来源,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活力。

**灯塔效应:人口与版图的引力**

加勒比自由联盟展现出的景象,对于周边那些仍在殖民统治下、或者刚刚独立却陷入贫困与混乱的岛屿来说,如同黑暗中的灯塔。

* **生活水平的巨大落差:** 联盟的岛民能吃饱穿暖,孩子能上学,生病有地方治(虽然医疗水平还在提升),还有工作机会和稳定的秩序。而其他岛屿,可能还在为基本的粮食发愁,疾病横行,社会动荡。

* **联盟的吸引力:** 消息像风一样在岛屿间传播。人们听说在联盟,只要肯干活,就有饭吃,有衣穿,有希望。没有苛捐杂税,没有殖民者的颐指气使,有的是自己人(虽然领导者有点奇特)当家作主的感觉。

于是,一场自发的人口迁徙开始了。胆子大的渔民,划着简陋的小船,载着一家老小,穿越海峡,奔向最近的联盟岛屿。一些小的、资源贫瘠或位置偏远的岛屿(如安圭拉、蒙特塞拉特等),其长老或民众代表甚至主动派人联系巴巴多斯,表达了强烈的加入联盟的意愿。他们看中的不仅是联盟提供的物质保障,更是那份在动荡海域中难得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总督府内,娜美看着罗宾提交的最新报告——关于人口流入的数据和新的入盟申请,心情复杂。她揉着额头,对正在兴奋地规划新舰队基地选址的叶大少和十三妹叹道:“我们就像个巨大的漩涡……把人和岛都卷进来了。这到底是解放,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绑架’?”

叶大少头也不抬:“管他呢!人多力量大,岛多地盘广!这是大势所趋,娜美!说明我们干得对!”他用力拍着海图上一个新申请的岛屿位置,“看!又一块拼图!我们的‘帝国’……哦不,‘自由联盟’!注定要成为加勒比海的心脏!”

十三妹吐出一个烟圈,眯着眼看着窗外港口络绎不绝的商船和游艇:“心脏?我看是聚宝盆还差不多。不过侄女,你担心的也有道理。人多了,心思就杂。咱们这摊子,得管得更精细才行。光靠海盗的义气和枪炮,长远可不行。”她的话,给这看似烈火烹油的繁荣景象,投下了一丝现实的阴影。

娜美走到窗边,望着港口。那里,帝汶岛的巨大货轮正在卸下成箱的物资,叶家的商船鸣笛起航,满载游客的仿古海盗船驶向蔚蓝,而更远处,几艘简陋的小渔船正奋力划向联盟的海岸,承载着寻求希望的移民。圣女金龙旗在港口上空高高飘扬,猎猎作响,宣告着一个由海盗建立、却正在努力走向秩序与繁荣的独特联盟,己然在加勒比海的中心强势崛起。它的扩张,或许没有硝烟,但其影响,却比炮火更为深远。